朱高煦曾经是朱棣最宠爱的儿子,朱棣甚至一度想要立他为太子,但是在前面的章节我们讲了,出于各种考虑,朱棣最后还是理性压到了感性,选择了最合适的大儿子朱高炽为自己的接班人。但朱高煦并不死心,依旧在幕后活动,想要令父亲朱棣回心转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高炽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而朱高煦看到皇位离自己越来越远,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他不过是在朱棣面前打打朱高炽的小报告,挑拨一下父子二人的关系,但现在这一切显然已经很难奏效了,于是朱高煦决定铤而走险来硬的。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月,朱棣从北京返回南京,但是刚刚返回南京没多久的朱棣就接到了手下密探的密报,得知朱高煦在皇帝不在的这段日子里私下小动作不断,“私造兵器,阴养死士,招纳亡命,及漆皮为船,教习水战等事”。招兵买马的朱高煦想干什么,很明显是要仿效朱棣再来一场靖难之役或者是明朝版的玄武门之变。
之前朱高煦的种种骄横行为已经引起了朱棣的不满,如今其不仅不知悔改反而还变本加厉,这无疑已经触碰到了朱棣的底线,朱高煦想当李世民。但朱棣可不是李渊。于是随着朱棣一声令下,朱高煦便被囚禁起来,准备将其废为庶人。眼看朱高煦这次是要彻底玩完了,谁知屡遭朱高煦陷害的皇太子朱高炽不仅没有趁机落井下石,反而积极地在朱棣面前为朱高煦求情。看着兄弟情深,朱棣最后还是心软了,同意了朱高炽的求情。但是死罪能免,活罪难逃,朱高煦被削去了两护卫(亲王有三卫),手上没兵自然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了。而朱高煦的封地也被朱棣挪到了山东乐安州,这个地方也是朱棣精心挑选的,因为乐安州的地理位置是相当的不好,此地离北京特别近,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一旦朱高煦想在封地搞什么幺蛾子,朝廷都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镇压。
朱棣拔去朱高煦的爪牙可能是担心自己死后朱高炽过于仁慈镇不住朱高煦,于是朱棣又对随侍一旁的皇太孙朱瞻基嘱咐道:“我作为皇帝又是朱高煦的父亲,他尚且敢在我活着的时候做这些事情,将来你们父子登基后,恐怕他不会吸取教训,反而会变本加厉。如果到时候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希望你们能记住我说的话,朱高煦将来如果想要造反,动摇国家的根基,你们一定不能仁慈,该下杀手的时候就要痛下杀手。”朱棣说这段话或许是他真的对朱高煦寒心了,又或许是他想要提醒朱高炽父子严加看管朱高煦,不要让他有作乱的机会,好好了此残生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