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七月,明朝正式与鞑靼开战,朱棣任命靖难功臣、淇国公丘福为主将率领大军出征漠北,出征之前永乐帝一再告诫丘福不可轻敌冒进,一定要稳扎稳打。但俗话说得好,越怕什么越来什么,丘福压根没把朱棣的话放在心上,在前期取得几场小胜利之后,志得意满的丘大将军便不把鞑靼放在眼里了,接着便重蹈前辈徐达的覆辙中了鞑靼人诱敌深入之计,孤军深入,最后全军覆没,丘福本人也战死。丘福的战败打乱了朱棣的部署,虽然本次战败的责任看似全在丘福,但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当时整个明朝存在轻敌思想,包括朱棣本人,几年之前征伐安南的过于顺利,加上鞑靼此前几十年早已被打残,明朝上下普遍存在“跳梁小丑,不足为惧”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影响了明军的作战。
但这次战役以后,打醒了明朝,经过朱家两代人的努力,大明此时已无可用大将,为了消除边患,朱棣决定御驾亲征。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二月,北征大军举行出征仪式,这是朱棣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出征,为了确保作战胜利,永乐帝集结了五十万大军(丘福只有十万),必须一次击垮鞑靼部使其不敢再攻边地。朱棣对这次亲征信心满满,认为此次必胜有五个原因:“以大击小,以顺取逆,以治攻乱,以逸待劳,以悦吊怨。”当北征大军路过朱棣藩王时期出征抵达的旧地时,朱棣还特地仿效当年的霍去病封狼居胥,亲自作了一篇记载此次北征经过的铭文,以给后世留下他曾经亲征漠北的文字记录,也顺道激励军官将士奋勇杀敌,报效大明。
而此次大军也一改去年的轻率冒进,相反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又因为装备先进,后勤保障充足,五十万大军进展相当顺利。而更大的好消息即将到来,五月明军行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朱棣将之更名为“饮马河”)流域,明军从俘虏口中得知了蒙古大汗本雅失里与太师阿鲁台不和的消息,说起二人的不和也是搞笑,原来在得知明朝五十万大军即将来临的消息后,鞑靼高层明白打肯定是打不过的了,那就跑吧,可是在往哪儿跑的问题上,二人起了争执,大汗本雅失里主张往西逃,最好逃到瓦剌去,可以受其庇护,太师阿鲁台跟瓦剌部关系一向不好,还打过仗,自然不愿意寄人篱下,所以他主张往东跑,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最后索性一拍两散,本雅失里往西跑,阿鲁台往东跑,谁能躲开明军就算谁命好了,事实证明他俩的运气都不好。
他们之前的扯皮错失了逃跑的良机,永乐帝在得知这一重要情报后当即做出决定,本雅失里是鞑靼乃至蒙古名义上的最高首领,但他只是阿鲁台拥立的傀儡,因此实力不强,打败他不费吹灰之力又能敲山震虎,投入小回报大,性价比那是相当高,因而朱棣决定大军就在胪朐河扎营,自己亲率精锐追击本雅失里,只用了几天的时间,朱棣就在成吉思汗的龙兴之地,斡难河追上了本雅失里的部队。本雅失里本想着明军远道而来,乘着明军立足未稳,率先发动冲击,但是没想到明军登山布阵,抢占了制高点,不等鞑靼骑兵冲到,顺着山势迎面向鞑靼军冲去,利用兵力优势彻底击溃鞑靼骑兵,本雅失里只能率领七骑遁逃。随后永乐帝很快回师与大部队会合,挥师向东攻击阿鲁台,刚刚得胜的明军士气高涨,一举击溃阿鲁台主力,阿鲁台抵挡不住,坠马逃遁。
永乐帝的第一次北征即以大获全胜而告终,虽然鞑靼已经溃不成军,但朱棣并没有赶尽杀绝,因为朱棣对于蒙古诸部的战略是先以武力加以威慑,然后通过怀柔的手段使其归附,而不是一味追杀,所以战争一结束,便释放了不少俘虏回去,宣扬大明的怀柔政策,经过这一番攻心之策,鞑靼的不少部落派遣使节来到永乐帝大营表示愿意臣服,后来就连阿鲁台本人都上表向明朝表示归顺投诚,对于阿鲁台的请求,永乐帝并没有因为阿鲁台过往的叛逆之举而拒绝,相反为了平息边地的战火,为了维持蒙古各个部落势力的均衡,朱棣同意了阿鲁台的归降,册封其为“和宁王”。明朝与鞑靼之间暂时和平下来。
但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鞑靼这边一安静下来,瓦剌那边可就不老实了。此前鞑靼部不可一世,态度嚣张,朱棣才决定教训他们一下,现在鞑靼已经老实了,朱棣也不打算赶尽杀绝,毕竟对中原王朝来说维持草原上平衡才是最重要的。但瓦剌部不这么想,瓦剌首领马哈木跟鞑靼人打了一辈子,其做梦都想统一蒙古诸部,在他看来现在鞑靼部已经元气大伤,正是消灭其的好机会,因而其借着进贡的机会,多次派遣使者来挑拨明朝与鞑靼的关系,希望明朝能够再次出兵彻底打垮鞑靼,然后瓦剌再坐享渔人之利,统一蒙古。但是就瓦剌的这点小伎俩还能瞒得过明朝大皇帝?挑拨离间,借刀杀人,坐山观虎斗,这都是中原王朝玩剩下的东西,翻翻史书找出来的案例太多了,所以对瓦剌的请求,朱棣也就是笑笑不说话,瓦剌派来的使者明朝好生招待,并且告诉他们瓦剌和鞑靼也可以和平共处嘛,意思很明确,大明不想蹚这趟浑水。
面对大明的无动于衷,马哈木觉得可能是瓦剌缺乏诚意,致使大明不愿意出兵,因而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马哈木攻杀了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并且据说还缴获了元朝的传国玉玺,马哈木派人带着传国玉玺来到明朝向永乐帝表示,鞑靼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我已经帮大明干掉了,并献上传国玉玺,这投名状是不是诚意十足啊,希望大明能够趁此机会出兵讨伐阿鲁台,一举消灭鞑靼,大军出征之际我瓦剌必定为大明鞍前马后,这一下子朝廷的边地一定就能彻底安宁下来。明朝对此的表示是,传国玉玺啊,当年太祖皇帝北征的时候也缴获过一枚,不过你们还是有心了,朝廷会有赏赐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一次瓦剌明白了,明朝是指望不上了,终究是错付了,最后只能自己扛下了所有,此后瓦剌多次进攻鞑靼阿鲁台部,打得阿鲁台叫苦不迭。这有悖于明朝的平衡各个部落势力的政策方针,因此明朝多次想要调停,但既然明朝不愿意答应瓦剌的请求,瓦剌又怎么会理会大明呢,双方的关系就这样日益紧张,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瓦剌领袖马哈木派遣使者前来进贡,这一次马哈木提出来相当无礼的要求,要朝廷将甘肃、宁夏等地区原来隶属鞑靼的部落划给瓦剌管辖,并且擅自扣留了朝廷的使者。
小小一个瓦剌竟敢如此嚣张,假以时日那还得了,朱棣勃然大怒,他感到此时的瓦剌由于明朝的长期放任,势力已经强大到足以影响到明朝北地,继续坐视不理,总有一天会酿成大患。但天朝上国不能像野蛮的瓦剌一样无礼,因此朱棣决定先礼后兵,如果瓦剌不听从劝告再教训他,永乐帝派人给马哈木送去了一封信,信中严厉谴责马哈木狂妄自大的行为,并且表示如果马哈木再不知道收敛,那么明朝将会派大军来讨伐瓦剌。明朝不惜以威力威胁,而马哈木也表示自己不是被吓大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宣布从此以后不再向明朝朝贡。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十一月,马哈木进兵胪朐河,声称要攻击阿鲁台,实际上是向明廷施加压力,基于此朱棣决定第二次北征。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又率领五十万大军从北京出发,并且这一次朱棣还特意带上了皇太孙朱瞻基,想要让他跟随自己历练一番。明军有五十万,而瓦剌只有三万骑兵,虽然瓦剌依托山势,分三路阻抗,一时间跟明军打得难分难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的火器优势逐渐发挥出来,狠狠地压制住了瓦剌骑兵的优势,最终结果是瓦剌大败,马哈木逃窜。第二年春天,被打老实的马哈木派遣使节来到大明,呈上进贡的马匹,送回了被扣押的使者,毕恭毕敬请求明朝的原谅,言辞十分恭顺,朱棣表示:“早点这么识相不就不至于有今天了吗,算了,大明不会跟你们一般见识的,就这么原谅瓦剌吧。”通过第二次北征,收拾了猖狂的瓦剌,永乐帝达到了他维持蒙古诸部势力均衡的目的,此后数年间明朝的边境相当安宁,朱棣也十分高兴,认为北征还是卓有成效的。
然而按下葫芦浮起来瓢,瓦剌这边安静了,鞑靼又开始蠢蠢欲动了,瓦剌被明军打败,鞑靼趁此机会经过几年的发展,势力日益强盛起来。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瓦剌领袖马哈木战死,令本来已经实力受损的瓦剌又雪上加霜。马哈木在世时,鞑靼的阿鲁台被其逼打到墙角,现在马哈木一死,阿鲁台就又有些飘飘然了,在阿鲁台看来自己当年依附明朝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他本人与明朝的矛盾还是颇大的,加之鞑靼部要发展就必须南下劫掠,而这迟早会与明朝撕破脸,晚撕不如早撕,于是鞑靼便开始时不时对明朝边地进行骚扰的劫掠,发展到后来甚至侮辱或拘留明朝派去的使节,一改对明朝的依附政策,以草原霸主自居。为了证明自己还是拿得动刀的,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永乐帝第三次率领大军出征沙漠,决定给阿鲁台一个教训。
出征之后没多久,探子来报阿鲁台得知皇帝亲征,害怕了,已经跑了。明朝大军一出征,鞑靼部就跑了,这个已经成为基本操作了,所以永乐帝手下的将领们都建议率兵追击,与阿鲁台决战。然而朱棣拒绝了众将的提议,他之所以没有去追击敌军有他自己的想法,鞑靼是游牧民族,军队都是骑兵,跑起来很快,而明军如果去追击必然要带着大批辎重(火枪、火炮这些都得运输啊)去追击,这样速度太慢,不一定追得上,如果也派骑兵去追,轻骑突进又十分危险,后防给养也不容易跟上。况且此时的朱棣已经年过六旬,作战讲究稳扎稳打,不能像当年那样啥也不顾,就是干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此次北征始终没有找到阿鲁台的主力,随着明军粮草日益匮乏,朱棣决定班师回朝。此次出征大军劳而无功,朱棣是越想越气,这回去太没面子了,得打一仗啊,突然永乐帝灵光一现想到了兀良哈。此时的兀良哈早已不是永乐初年听话的朵颜三卫了,这些年兀良哈蠢蠢欲动,不时袭扰大明边境,虽然没有鞑靼那么猖狂,但也是特别烦人,而且朱棣听说兀良哈的首领还曾与鞑靼暗中勾结,想到这朱棣决定就顺便教训他,杀鸡给猴看。兀良哈可就倒霉了,实力本来就不如鞑靼、瓦剌,关键他压根没想到朱棣的大军会冲着他来,因此几个回合下来,兀良哈大败。得胜的朱棣保住了些许面子,就此得胜回朝。
第三次北征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阿鲁台的主力也没有被消灭,不时还会骚扰明朝边地,因而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七月,永乐帝第四次北征,希望能够完成未完成的目标。大军出发不久,探子来报,早前几个月阿鲁台就被瓦剌领袖脱欢(马哈木之子)击败,已经没有实力再来对抗大明了,所以这次出征不会有敌人了,转了几圈之后果然是这样,大军只得原路返回,就这样永乐帝的第四次北征空手而归。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恢复了一点元气的阿鲁台又来骚扰大明边地,此时的朱棣已经65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按理说各方面条件已经不允许他再次亲征了,然而面对阿鲁台(这位老兄这几十年来真是锲而不舍啊)多年来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朱棣不能忍,因而他不顾朝中大臣反对,坚持再一次北征,这就是明成祖第五次北征,也是最后一次。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军队众多,后勤保障也足够,然而这次到了草原之上还是没能发现阿鲁台主力,明军就在草原之上晃**了好几个月,尽管朱棣几次下令大军追击,但别说鞑靼人了,羊都没一只,看来这次是不能决战了,永乐帝无可奈何地宣布撤兵。大军班师回朝的路上,明成祖朱棣带着遗憾驾崩于榆木川(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