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成祖朱棣的五次北征?相比于明太祖的八次北征都是皇帝坐镇京师,派遣大将领兵出征,朱棣的五次北征都是御驾亲征,因而无论是军队人数、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要比朱元璋的北征规模更大。但若以其效果来说却不如明太祖的八次北征,朱元璋的北征虽然没能完成全部目的,但瓦解了北元,消除了正统性危机,使得蒙古成为边患,而且到朱元璋晚年时蒙古诸部已经无力南下了。对比来说,朱棣的北征虽然被后世称为“五出漠北,三犁虏庭”,看起来很威风。但明成祖北征的战略目的是为了让草原上的鞑靼、瓦剌两部臣服于明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但这个目的显然没有达到。
无论是鞑靼还是瓦剌都没能真正臣服于明朝,所以朱棣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够保持蒙古诸部的势均力敌,以减轻大明的边地压力,所以鞑靼也好,瓦剌也罢,乃至于兀良哈,谁敢冒头,朱棣就打谁,但正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一部势力削弱,会另一部崛起,继而明军北征讨伐,最终陷入这样一个循环。尤其是虽然第一、第二次北征重创了鞑靼与瓦剌,战术上还是蛮成功的,但朱棣的后三次亲征并不算成功,几次出征都没能遇到敌军主力,劳而无功,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也并不是说五次北征就毫无用处,至少北征确实抵御了蒙古诸部对明朝边地的攻扰,使得北部边民能够在永乐时期较为安定的生活;此外多次北征使得蒙古诸部落的许多民众归附了明廷,促进了民族融合。从这些方面来说北征有其一定的功效,只是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投入产出比不划算罢了。也许正是由于意识到一味动武是不能解决明朝边患的,加上大军多次出征的不便,朱棣才决定将首都迁往北平,当然这个就是后话了。
在追逐草原敌人的同时,朱棣的眼光并没有局限于此,“万邦来朝”才是朱棣最大的野望,于是明朝最壮丽的大航海时代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