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朱棣行动起来吧(1 / 1)

除了上面的种种疑点外,朱棣即位后所采取的种种措施,也在向天下展示皇帝本人好像都不相信建文帝已经死了,因为他的这些行动背后都带有寻找建文帝的含义。总的来说朱棣寻找建文帝是通过水陆两路并行的。先说陆路,朱棣登基后不久就立刻派遣自己的心腹胡濙巡访全国各地。当时,朱棣派遣胡濙出巡天下,其对外打出的名号是寻找仙人张邋遢(即张三丰),顺便考察天下的民情,但实际上是让他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胡濙这一巡访就巡访了十几年,在巡访途中其母因病去世,按照礼法规定胡濙是要为母守孝三年的,三年待在老家那还得了,于是朱棣直接下令“夺情”,即胡濙不必去职回乡守孝,直接以素服办公,继续巡访天下。从中可见朱棣内心的急切,也可看出胡濙寻张三丰是假,寻建文帝为真。如果真的只是寻张邋遢,顺带再巡视各地民情,朱棣不至于这么着急和不近人情,这些只能说明胡濙所担负的任务十分重要,重要到朱棣容不下一丝拖沓,而这一行动绝不可能是去寻访一位行踪缥缈的仙人。

胡濙是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正式开始出巡天下的,其间在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胡濙返回南京,短暂待了一段时间。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胡濙再次从南京出发巡视天下,继续他的任务,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胡濙经过四年的查探似乎有所收获,结束出巡返回北京(此时,明朝已迁都北京),想要告诉朱棣自己寻访所得。不巧的是此时朱棣正在进行第五次北征蒙古的军事行动,并不在北京。胡濙到京城后,发现朱棣不在京城后,于是顾不得休息又紧急赶往前线,最终在宣府(今河北宣化)追到了朱棣。胡濙到达宣府时已经是深夜,朱棣已经就寝,但是胡濙表示事情紧急让宦官赶紧通报,而在宦官汇报后果然朱棣连忙接见胡濙,两人彻夜长谈。至于具体谈的什么内容,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明史·胡濙传》记载了此次交谈的结果是朱棣“疑始释”,由此可见,胡濙所带回来的消息很有可能是关于建文帝的消息,并且很大可能是建文帝已经去世,所以朱棣才放下心来,不再纠结建文帝的行踪。

而水路就是举世闻名的郑和下西洋一事了。郑和下西洋固然一方面是为了宣扬国威,但是可能也带有探寻建文帝的意图,因为当时也有传言说建文帝一路出逃,后来觉得在朱棣统治下的大明朝实在是无处可逃,于是就泛海出国,乃至于有传说建文帝在海外招揽旧臣,积极培植势力,只等时机一到就要反攻回国,种种传说让朱棣感到不能放松警惕。

而另一方面郑和下西洋的人员配置也透露出寻访建文帝的蛛丝马迹,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里面带有锦衣卫,这就有意思了。要知道,锦衣卫的职能通常有两个,即“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而他们跟着郑和下西洋所要履行的职能绝对不是护卫皇帝,那就只剩下“巡查缉捕”了,当然锦衣卫有时候也负责刺探敌情、策反军将,但是当时朱棣并不想发动对海外征伐,那些小国又远又小,不值得朱棣下手,所以这个职能也就作罢了。如果他们跟着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巡查缉捕”的,那他们巡查缉捕的对象是谁呢?郑和吗?肯定不是,朱棣对于郑和是十分信任的,不然也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或者是因为朱棣担心郑和的安全,所以派锦衣卫协同来保护郑和,但是郑和每次出航都会有上万的士兵跟随,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不放心郑和的安全的话,那么干脆一开始就别让郑和出航了,老老实实在皇宫里服侍朱棣岂不更安全。

所以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锦衣卫所肩负的职能有且只有一项,那就是巡查缉捕,其巡查缉捕的对象就是建文帝,看看建文帝到底有没有逃亡海外。如果他真的逃亡海外的话,那么在航行途中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他的消息,在这时锦衣卫就可以发挥他的巡查缉捕功能,把建文帝给抓回来。不过从胡濙出巡的结果来看,建文帝应该还是在大明的疆土上四处躲藏,并没有选择出逃海外。此外,朱棣除了派遣郑和下西洋外,还曾多次派遣郑和率领一支小队前往云南、贵州等地,其目的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

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朱棣靖难之役首席谋臣,有着“黑衣宰相”之称的姚广孝于庆寿寺病逝。在姚广孝病重期间,朱棣多次亲自前往探视,并询问姚广孝有没有什么愿望要求。姚广孝则表示希望朱棣放了僧人溥洽,朱棣最终看在姚广孝的面子上同意释放溥洽。

溥洽是在朱棣攻入南京的同一年被朱棣关起来的,到这个时候已经关了十六年了。那么为什么朱棣会无缘无故地关一个僧人,还一关就是这么多年年。因为溥洽除了僧人之外还有一个身份,即他还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所谓主录僧就是指帮助皇帝或亲王做法事的一群和尚中的首领,明朝有这一传统可能和朱元璋的经历有关,而溥洽就是专门帮建文帝做法事的那群和尚的首领。所以两人的关系可想而知,正所谓“瓜田李下”,朱棣刚入京的时候就有传言说建文帝当了和尚,而溥洽作为建文帝的主录僧则知道具体经过,甚至还有人在朱棣面前举报溥洽曾收留过建文帝。

本着“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朱棣随便找了借口把溥洽给关了起来。这件事也表明了建文帝根本没有在大火中丧身,朱棣虽然名义上葬了“建文帝”,但也知道那是假的,因此才会把溥洽给抓起来,想从他那里得知建文帝的下落,但是从溥洽被关十六年的结果来看,显然他也不知道建文帝下落,但是他可能知道建文帝确实从皇宫逃离了,不然朱棣不会一关就关他十六年,甚至直到姚广孝临死前请求将他释放才同意释放出来。

因此,从朱棣即位后的种种表现来看,建文帝并没有死于建文四年的那场大火,而是趁大火逃离了皇宫,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人们则多认为建文帝在大火中追随了其爷爷明太祖朱元璋早年的脚步,出家为僧。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在广西思恩府便出现了一个九十多岁的僧人公开宣称自己是建文帝,当地官员不敢怠慢,连忙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朝廷。英宗下令将这个僧人带到京城,命令有司进行调查,一调查就发现是假的,因为首先年龄就对不上,如果建文帝此时还活着那差不多有六十多岁,九十多岁这个年龄跨度有点大啊,经过调查发现这个所谓的“建文帝”实际上是钧州人杨行祥,朝廷当即将其下狱,不久之后其便死于狱中。

尽管最终朝廷证明了这是一起事先谋划的事件,但是也表明了建文帝出家为僧并四处流亡这一说法的广泛流传。甚至在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张居正在回答万历皇帝的问题时,都提到了建文帝出家为僧,但是,关于建文帝的最后下场,连张居正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复,他所做的也只是在回答完万历皇帝的问题,把那首著名的据说是建文帝出逃路上所作的诗上奏给了万历皇帝。

至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呢?到现在都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有人说他去了云南,有人说他去了四川,还有人说他去了浙江,也有人说他去了陕西,林林总总的说法加起来也有十几种了,为了确定建文帝的最终下落,所运用的史料连地方志、笔记小说、摩崖石刻甚至连民间传说和地方民俗都列入了考察范围,但最终任何一方都没有成功说服其他人。或许,建文帝的一生根本没有一个确切的落脚点,建文四年的那场大火不仅烧毁了皇宫,也烧毁了他的家,他唯一能落脚的地方,从此之后,他只能做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曾经属于他的大明江山上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