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操大师(1 / 1)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正式起兵,并打出了“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要清除的自然就是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帮挑拨皇帝与各位藩王叔叔亲密关系的险恶小人。虽然朱棣起兵了,但是当时整个大明朝上下就没人会认为朱棣能够战胜建文帝。要知道,朱棣在北平举事时,手下只有八百亲兵归他用,等他稳定好北平周围的局势时,手中也不过才三万多军队。就算朱棣后来联合了十七弟宁王朱权(这里心疼朱权一波),把宁王的军队也夺了之后,其所掌握的军队也才不过八万人左右。那么朱棣的对手建文帝掌握有多少军队呢?将近一百四十万,这还只是建文帝拥有的中央军,八万对一百四十万,相信以朱棣的数学水平一定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差距。再加上建文帝还占据正统地位,可以说朱棣靖难成功的概率无限接近为零。然而,接下来建文帝的一顿微操直接让人看得傻眼,最终昏招迭出的建文帝输掉了自己的皇位,下面就来看看建文帝在靖难之役期间的表现。

第一,表面仁慈,假装不想杀叔父。朱棣在七月起兵后连战连捷,得知消息的建文帝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八月,建文帝起用洪武年间的老将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平叛。但是在大军出征之际,建文帝又当着大军的面说了一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话“勿使朕负杀叔之名”,前面搞死了那么多无辜的叔叔了,现在要紧关头,真的来了个谋反的,倒开始假惺惺了。这句话可能在将士们听来,充分展现了建文帝的仁义,即使自己的叔叔造反了还不忍心杀害。

但是在耿炳文听来就有些不对劲了。要知道,耿炳文也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不知道政治的小白,其能够毫发无损地度过明初四大案,尤其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能看出其政治敏感度之高。等大军开拔之后,耿炳文越想建文帝的这句话越不对劲,皇帝是真的想要保全自己这位皇叔吗?如果是的话,他可以直接说不要伤害朕的老叔啊,为啥非要说“勿使朕负杀叔之名”呢?况且那么多叔叔死的死、残的残,也没见皇帝陛下有多伤心难过啊,为何突然对四叔这么关心。等下,耿炳文突然想到什么叫不要让皇帝背上杀害叔叔的名声,皇帝不背谁来背?就算自己活捉了燕王,皇上要是以谋反的罪名处决燕王,人还是建文帝自己杀的,这不还是要背上杀叔的名声吗?

想到这里,耿炳文突然明白了建文帝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建文帝只需要一个死了的皇叔,不需要一个活着的皇叔,打起仗来刀枪无眼,谁知道会不会伤到燕王,皇叔在战场上死了也很正常,而如果燕王阵亡,那这头功必然是大将耿炳文的。好嘛,皇上这是想让耿炳文来背锅呀。背锅也不是问题,但是看皇帝这个表现,最后很有可能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让耿炳文来陪葬他的皇叔呀,毕竟皇帝可以宣布自己没想让燕王死,是耿炳文自作主张。想通了这一点,耿炳文也明白自己这仗该怎么打了。

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耿炳文充分发挥自己擅长打防御战的特性,坚守真定城,就是要活活耗死朱棣,使得朱棣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投降,投降之后押送回京,怎么处置朱棣就是皇帝的事了,他耿炳文自然就可置身事外。不过这种可能很小,以朱棣的性格如果最后起兵失败,他很可能就会选择“杀身成仁”,而这才是耿炳文想要的。这样既完成了皇帝的任务,也避免自己被皇帝用来背黑锅。也正因此,耿炳文在兵败被征召回京后,曾给建文帝上书,其中毫不客气地指出,燕王是皇帝的嫡亲叔叔,各地的藩王都是太祖的亲儿子,皇帝为何全不顾亲情要加害于他们,这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啊。可见,若不是建文帝曾试图搞骚操作扣锅给耿炳文,他也不至于此时大胆上书指责皇帝。

从现存史料来看,还真看不出建文帝这句话对朱棣起到了什么“保护”作用。朱棣在战场上并没有因为这句话就所向披靡,相反多次战争中不是所乘的马被刺翻在地,就是多次差点被兵器所伤,要不就是“直前刺王(朱棣)”,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啊。如果不是朱棣命大,可能建文帝的目标就真实现了。

第二,用人不明,明人不用。建文帝最大的昏招就是在用人上的识人不明。这个问题从他的三人智囊团就能看出,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全是儒士,并且还属于腐儒那一种。三人不仅不懂军事,而且尽出瞎主意。其实在他们哥几个看来,削藩这些事都是次要的,他们最大的理想是撺掇着建文帝以《周礼》为蓝本,实行改革,从而恢复古制。一会儿要把郡县的名字改回周朝的名字,一会儿又要把官职的名字恢复周官制度,更厉害还是,方孝孺这位仁兄竟然主张恢复井田制,井田制这一土地制度早在王莽时期就已经用血的教训来证明行不通了,但方孝孺不管,在他看来古代的什么东西都比当代要好。这一改又给朱棣那边送借口了,朱棣阵营一个破坏祖制的帽子就扣过来了。

其实要只是智囊集团不行也就算了,毕竟打仗还是看前线将领的军事才能的,要是建文帝选一个战斗力爆表的军事大才,直接一战拿下朱棣,叛乱也就解释了。然而,万万没想到,到了后边双方开打的时候,建文帝识人才能更进一步,他的三人智囊团全部选择性眼瞎了。耿炳文在和朱棣初次交战中落了下风是不假,但战后耿炳文及时调整作战方针,死守真定城,朱棣几次攻打劳而无功,无可奈何之下朱棣只得退回北平。本来在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并且这个失败对于朝廷一方来说也是无关紧要的,中央家大业大,损失几个兵马压根就不叫个事。但是我们的建文帝和他的智囊团受不了了,受不了就要开始作妖来了,建文帝在黄子澄的建议建议下颁布诏书怒斥耿炳文,指责他丢盔卸甲,手握三十万大军不思直捣黄龙,却在一个小小的真定城驻扎下来,传出去朝廷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朝廷决定临阵换将,于是将其征召回京,随后派开国名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来代替耿炳文。李文忠战功显赫,又是朱元璋的外甥(算下来李景隆是朱允炆的表哥),妥妥的皇亲国戚,用起来也放心,建文帝和他的三人智囊团对于李景隆是有着厚望的,认为老子英雄儿好汉,希望他能像他爹那样横扫“燕贼”。结果“战神”李景隆可不是吹的,率领着几十万大军围攻北平将近两个月愣是没打下来,要知道当时李景隆可是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带去的几十万大军全是生力军,而北平这边为了防守,最后连士兵的家属都派了上去,孰强孰弱一看便知。可饶是这样,李景隆就是没打下来,打不下来就打不下来吧,但没想到李景隆还扯后腿。李景隆这个人打仗不行,耍起心眼来那可是老手,嫉妒心还特别强,不允许别人和他抢功。在攻城期间,都督瞿能好不容易把北平的张掖门打开了个缺口,李景隆不仅不赶紧派兵支援,反而下令翟能,不得轻易攻城,等他率领大军过来后再打。

等李景隆大将军点齐大军晃晃悠悠过来已经是第二天了,燕军早已经把缺口给补好了,李景隆也只能望城兴叹了。有这样的统帅,朝廷一方的战绩就可想而知了。先是围攻北平的功亏一篑,随后郑村坝之战、白沟河之役和济南城下的一败再败,更是让朝廷一方损失惨重。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文帝都没有严厉地处罚李景隆,只是免去其统帅之职,当时就连举荐李景隆的黄子澄都上书建文帝要求杀了李景隆,给下面一个交代。但是建文帝就是没有同意,就算朱允炆顾念亲情吧,但是李大将军的所作所为建文帝应该明白这个人绝不能再用了吧。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这话在建文帝身上一点都没体现,之前下耿炳文的职的果断却被丢到了九霄云外,后来朱棣已经打到南京的时候,竟然还派李景隆去守卫最重要的金川门,可能建文帝是认为李景隆是自己的至亲,不会背叛自己。但是建文帝忘了一件事,李景隆是他的表哥,但也是朱棣的侄子啊。这眼看表弟就要失败了,表叔就要胜利了,现在开城门迎叔叔还能立个大功,想到这李景隆迅速忘记了表弟对自己的种种优待,立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开城门迎接燕王朱棣,本来还能抵抗一下的南京城就这样轻易沦陷。

如果单纯只是李景隆一事还凸显不出建文帝的“优秀”,那么再举一个例子,朱棣即将打到南京的时候,建文帝委任驸马梅殷镇守南京的门户淮安。结果这位被朱元璋密诏辅佐建文帝的梅驸马,率领着四十万大军去镇守淮安,真的只是镇守,能不主动出击绝不出击,朱棣要打他就防守,朱棣不打他也不反攻,后来朱棣想明白了干吗非得和梅殷在淮安干耗着,于是朱棣绕过他直接去打南京了,而梅驸马依然坚守着淮安,等到朱棣打下南京之后,梅驸马还是坚守着淮安。他这是守给谁看呢?当然,史书中称最后是朱棣逼迫梅驸马的妻子宁国公主写了一封信,还是血书,招降了梅驸马。当时,朱棣已经即位称帝了,这件事的真实性大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任人不明这个锅不能全扣在建文帝头上,当时建文帝手里能用的人本来就不多,那些能打的大将在朱元璋晚年为了给建文帝扫清障碍时已经杀得差不多了,剩下这些所谓的“军二代”又应了那句老话“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不可否认的确存在这方面的原因,但是在上面讲李景隆的问题就可以看出这个锅建文帝背的不冤枉。耿炳文只是因为一次战败就被免去统帅之职,而李景隆多次战败丢盔卸甲,使得朝廷对燕王朱棣的优势不断缩小,在群臣强烈要求处决他时,建文帝竟然也只是免去他的统帅之职。要是建文帝有识人之明的话,他在李景隆第一次战败的时候就应该撤掉他,或者就不该让他担任统帅,而不是一味纵容他。反观,朱棣一眼就看出李景隆难成大器,称其骄奢**逸、色厉内荏,平常又不喜欢看兵法,就是一个**的公子哥,建文帝敢给他五十万人马,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如果说建文帝手上确实没有可用的大将也就算了,但当时建文帝手下并不是没有能打的“军二代”,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可以说是当时能征善战的大将了。靖难之役时,他作为南军主将,先是在白沟河之战中掩护李景隆撤退,全师而还;接着又在齐眉山大胜燕军,此次大胜之后,燕军都打算撤回北平了。但是建文帝却猜忌徐辉祖是朱棣妻弟,将其召回并控制起来。南军失去了统帅,战斗力大为削弱,淮北的何福、平安等中央军也因为失去南军支援而先后被燕军击败。要知道,徐辉祖可不像他弟弟徐增寿那样私通燕军,反而始终忠于建文帝,当初朱棣派三个儿子入京的时候,徐辉祖就直接上书建文帝,朱棣其他两个儿子可以放,但第二个儿子朱高煦必须扣下来,因为他“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要知道这也是他的亲外甥。但是就算徐辉祖做到了这分上,建文帝还是不相信他。同样是亲戚,徐辉祖不被信任,李景隆却被当个宝,可以说建文帝的想法是很清奇的。

第三,苛责宦官,自掘坟墓。建文帝在位时期大大提升文臣地位、减轻刑罚,大力推崇儒学,还时不时给老百姓减轻赋税负担,在文官集团看来,建文帝简直就是一位千载难遇的明君,这就是为什么建文帝后来被推翻了还有那么多官员缅怀他的原因。但是,就是这么一位“明君”,却十分看不上自己身边的宦官,朱元璋在位时曾三令五申“宦官不得干政”,这一点上朱允炆倒是遵循祖制了,并且和他的祖父朱元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宦官但凡稍出差错,绝对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平常建文帝也不曾给过他们什么好脸色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轻视宦官这些“身边人”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在建文帝的这种“打压”下,宦官们纷纷转换阵营,开始投向朱棣的怀抱,朝廷的不少消息就是经由宦官暗中传递到朱棣阵营的。朱棣最终决定直接进攻南京,就是在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的时候,宦官们给他传来了消息,告诉他京师防务空虚,只需派奇兵南下定能一举攻克。于是朱棣当机立断,绕过自己一直打不下的山东地区,直接攻打南京。建文帝最终为自己的苛责宦官付出了代价,只是这个代价有点重。

第四,未能御驾亲征。建文帝未能御驾亲征也是他的一个昏招,如若建文帝御驾亲征,那么凭借古代的“君为臣纲”,对于燕军的士气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而燕王起兵口号的煽动性也将受到极大的冲击,你燕王不是说要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吗?如今皇帝御驾亲征,你继续打就是造反,就代表你所谓的“靖难”是有私心的。并且,建文帝出现在战场上,无疑会使北伐的朝廷军队找到主心骨和靠山,会放手一搏,同时各地的官员也会纷纷支援朝廷,不至于像之前那样隔岸观火或坐山观虎斗。

反观后面宣宗时期,宣宗刚即位时,其叔父汉王朱高煦也效仿自己老父亲打算再来一次“靖难”,结果宣宗吸取建文帝的教训,直接率兵亲征,一举解决汉王叛乱一事。如果说靖难之役前期朝廷优势巨大,建文帝犯不着以身犯险,深入敌境,那么到靖难之役后期战事已经处于胶着的情况下,建文帝就应该果断挥师北上,震慑叛军,虽然也曾经有大臣提出过这一举措,但建文帝可能有他的考虑,最终没有上战场,也就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如果建文帝在削藩过程中没有昏招迭出,可能大明朝也不会出现一个明成祖,中国历史上也不会出现一个永乐大帝。但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在建文帝昏招跌出的情况下,朱棣以八百亲兵举事,最终打败了坐拥百万大军的建文帝,使得大明朝的轨迹发生重大变化。

朱棣虽然胜利了,但其在位的二十多年间始终有一个巨大的阴霾笼罩着他的皇座,让他坐卧难安,那就是今晚吃……不是,是朱允炆你到底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