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亲戚,以藩屏国—朱元璋在开历史倒车(1 / 1)

分封制好,还是中央集权制度好?这在秦汉时期曾经是一个值得争论的话题。秦朝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然而秦二世而亡,继之而起的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没有搞分封,使得大厦将倾时竟然没有宗室力量可以依靠。因而西汉建立后,刘邦实行了具有大汉特色的“郡国并行”制度,然而事实证明宗室子弟也并不可靠,分封制实行了仅仅五十年便酿成“七国之乱”。自此以后的王朝为了防止裂土封王造成“倒逼皇权”的形势,大多采取“虚封”的政策,即被册封的诸王只能享受封地的食禄,而无封地的行政权,至于军队,那是想都不要想。

但历史的车轮行驶到明朝的时发生偏转,在朱元璋登基称帝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便给中书省下令让他们编纂一部《祖训录》,并且要求中书省要在这本书中正式把“分封制”作为大明不可动摇的一项基本国策给确定下来。紧接着,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的时候,朱元璋又专门和手下的大臣们就分封诸王的问题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谈。在这场交谈中,朱元璋公开表示自己之所以推行分封,是因为天下太大了,必须要进行分封,从而实现“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不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儿孙们有私心,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西汉之后,西晋不信邪,大搞分封制,结果“八王之乱”成为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所以分封制在此以后成为历朝历代的禁忌,唐朝中晚期的藩镇割据与分封制类似,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唐朝一开始的设想。由此可见分封制的危害巨大,而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明白拥兵自重的危害,那么为什么他还要一意孤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