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进行特长培养(1 / 1)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玩耍,突然指着小草问妈妈:“妈妈,这些小草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笑笑回答说:“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世界上好多东西都是从泥土里生长的。”

小男孩奇怪地看着妈妈,继续问:“那小狗是不是也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动物是不能从泥土生长的,”妈妈回答,“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你是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是谁?”

“哦,应该是上帝。”

“但是,上帝是谁生的?”

小男孩继续问道,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

妈妈摇摇头,笑着说:“妈妈也不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未知的东西。等你长大了,就用知识去解开这些谜团吧,好不好?”

这个男孩从此有了个愿望:“长大后一定告诉大家好多好多人们不知道的东西。”

男孩长大了,成了享誉世界的伟大的生物学家。他就是达尔文。

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天赋和素质的先兆,这就需要父母加以引导和开发,只有这样,兴趣才会转化成孩子努力的动力和无限的潜能。

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不同领域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孩子可能对语言敏感,而有些孩子对音乐敏感;有些孩子记忆力很好,有些孩子观察力比较强。有些父母不懂得这点,孩子明明五音不全,硬要孩子学习音乐。孩子活泼好动,却要孩子学棋类,这是对孩子严重的伤害。

有一部电视剧叫《谁的青春不迷茫》,女主角林天娇是一个女学霸,她自小就爱好天文,从小的梦想就是想当个天文学家,但父母却要她考清华大学金融系。有一天,林天娇说自己想选择天文专业,却遭到了母亲的当面训斥,甚至还为此挨了耳光。“为什么父母硬逼着我做不喜欢的事?”这让林天娇感到十分迷茫,甚至为了考第一而作弊。

你看,如果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天赋智能,或者放不下自己的期待,不懂得顺应孩子的兴趣去引导,孩子活得痛苦,父母也牺牲感十足,大家都不开心。

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有效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些方面。而兴趣,就像孩子身上一个小小的火苗,父母一定要去点燃它,它才能够熊熊燃烧。因此,父母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及时地进行特长培养。

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

喜欢,是孩子做一件事情的内驱力。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情的情况。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上,用各种惩罚、限制、责备、说教等方式,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期待去做,那结果一定是进一步破坏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同时破坏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充分了解孩子,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认真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爱好,看孩子最喜欢什么,在哪方面表现出特长。还可以通过启发和诱导孩子,观察孩子对哪类玩具或哪类事物有特别的爱好,鼓励孩子去做喜欢的事情,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件事情,往往事半功倍。

创造环境支持孩子的天赋发展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或爱好,长处或特长,这就是天赋。了解孩子的天赋很重要,但不等于孩子有喜欢的事情,我们父母就当甩手掌柜,顺其自然发展就行了。毕竟孩子的经验是有限的,孩子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没有适合智力开发的环境和教育,他们再有强大的内驱力,也是比较难实施的。

是的,开发孩子的天赋,不是坐等奇迹发生,而是要让孩子接触尽可能多的领域。无论是绘画、音乐、文学还是体育,有机会就让孩子去试一试,表现自己一下。如晚上聊天时,可以让孩子叙述自己经历的某件有趣的事情;家人过生日时,鼓励孩子表演一个节目……当孩子有了这样的表现机会时,他的能力就能慢慢地得到发挥,同时也就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

请注意,6~12岁是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性格已初具雏形,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能适应和接受一些技巧、技能的训练,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还有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因此,抓住这个黄金时期让孩子适当参加兴趣班学习一些特长是完全可行的。

有一位妈妈做得很好,发现大宝对英语很感兴趣后,她开车就给大宝听英语歌曲。在大宝玩游戏的时候,她也放一些英语歌曲,或者是比较短小趣味性强的英文动画片。如今,大宝7岁,英语日常对话非常流利。二宝喜欢绘画,于是她经常带二宝去看画展,买了几本临摹绘本,还报了一个绘画班。二宝今年只有5岁,却已有两年画龄,每张作品都非常有艺术气息。

如今,社会职业非常多样化,而且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份职业只要用心做,都是被尊敬的,孩子自己也快乐,为什么不去支持呢?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爱好,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而这种与众不同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所以,无论对待大宝还是二宝,让我们放下自己的焦虑,顺应孩子的天赋和喜好,给孩子创造合适的成长环境,引导孩子不断地发挥与运用自身能力,相信他们都能成为大众眼中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