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露和男友相处了三年,两人都想趁年轻奋斗几年,但由于双方年龄大了,父母又不断催婚,两个人便结婚了。但他们是裸婚,没房、没车、没钻戒。婚后一年徐露就生了一个儿子,当时由于经济条件不好,每次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她都选择最便宜的,而且能少买就少买。有时孩子想吃炸鸡、汉堡,或者说想报钢琴班等,她就会说浪费。徐露心里也觉得对不起儿子,但当时实在没有办法。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徐露一家在城里买了房子,还买了车,于是二胎计划也提上了日程。多年不做新妈妈,徐露看到各种新奇的婴儿用品,二话不说就是买买买,一是家境富足了,不在乎这些钱了;二是一种补偿心理:“现在的经济能力好多了,大宝没吃过的,没用过的,要抓住机会让二宝享用。”
就这样,家里的婴儿用品买了一大堆,应有尽有,而且全是价格不菲的大品牌,令十多岁的大宝一脸的羡慕嫉妒恨。
“如果我再生一个孩子,我一定如何如何。”这样的话,相信不少妈妈曾经说过,仿佛在第一个孩子身上总结了很多教训,有很多遗憾需要弥补。其实这种“缺憾弥补式”教育,是万万要不得的。
增加一个孩子,可不仅仅是增加一张吃饭的嘴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合理地表达对孩子的爱,让两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将对大宝的教育缺憾,弥补在二宝身上,这对两个孩子而言都是非常不公平的。
无论大宝现在多大年纪,在二宝即将出生的时候,他的内心都会感到失落和苦恼。无节制地满足二宝的话,大宝更会觉得不公平或者备受冷落,人为加重大宝的嫉妒之情,进而可能对父母以及弟弟妹妹产生敌对情绪。
同时,对二宝的特殊待遇,无形中会增加二宝的家庭地位,错误地以为自己才是父母最重要的孩子,自己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这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日后,一旦这种特殊待遇淡化,或者发现父母同时疼爱大宝,他就会出现懊恼、烦闷情绪,甚至仇视大宝,从而影响两个孩子的关系。
可见,无论对于大宝而言,还是对于二宝而言,“缺憾弥补式”教育都不利于彼此之间的相处和感情的培养。
在大宝身上,徐露一直有个未完成的心愿,那就是满足大宝学钢琴的愿望。但是大宝的学业日趋繁重,这个未遂的心愿于是乎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二宝身上。谁知道,二宝对钢琴一点兴趣也没有,根本不愿意练习。
“你哥哥当初想学,根本没有条件,现在你有条件了,却不好好学,真是浪费我一片苦心。”徐露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导二宝,但二宝却越发反抗,直到有一天,二宝为了逃避钢琴练习居然离家出走了,徐露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多子父母常犯的毛病——“缺憾弥补式”教育是多么要不得。
家有俩宝,对我们父母提出的不只是精力和时间的考验,更考验我们在教养过程中要学会“量体裁衣”,要懂得发现和发掘每个孩子自身的兴趣和闪光点,要顺应每个孩子的天性,切勿任性补偿,切勿矫枉过正。毕竟,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尊重每一个孩子的需要,这是最起码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