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阳虽然只有5岁,但他就像一个小霸王一样,以自我为中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很难妥协。若父母坚持要阳阳听话,阳阳不是大哭大闹,便是十分生气,让父母伤透了脑筋。比如,外出游玩时,阳阳经常要买一堆玩具,一旦被妈妈拒绝,就会当街大哭、大喊、耍赖近半个小时。
“哎呀!你这是怎么了!”
“妈妈,我要这个玩具,呜呜……”阳阳在玩具柜台前哭闹着。
“不是刚给你买了这几个玩具吗?”妈妈不解地问。
“我还要这个,”阳阳呜咽着说,“给我买。”
“好了,好了,别哭了!把这个也买了吧。”妈妈无可奈何地说。
……
有了妹妹之后,阳阳的脾气更大了,经常和妹妹因为争玩具闹矛盾。没过一会,妹妹就会呜呜哭起来,而阳阳也不甘示弱,总是比妹妹哭得还要大声。而且,他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闹,吃饭要哭,睡觉要哭,做作业要哭,不给零食吃也哭,上幼儿园要哭……直到妈妈“投降”为止,才会停止这个“噪音”。
更糟糕的是,妹妹也跟着哥哥变得爱哭闹了,满足不了自己想法时,就会选择用哭表达。
两个孩子,一个哭,一个闹,这种场景令无数父母们崩溃至极。
哭闹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会第一时间选择哭泣的方式。这样的孩子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家里,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有些父母会失去原则,失去理智,只要孩子不哭,什么条件都能够答应,正可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然而,孩子一哭就妥协,对孩子的成长能够带来好处吗?那些会闹腾,会哭闹的孩子,就应该赢得更多的关注吗?实际上,这样只会误导孩子,让孩子觉得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一哭或者一闹就能解决,所以不愿意去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久而久之,养成投机取巧,甚至无理取闹的习惯。
家有两宝的父母一定要避开这种误区,以免孩子们一遇到问题,或者有什么需求时,就会比谁哭得更厉害,那就更令你头痛了!
那么当孩子们以哭闹“要挟”父母的时候,父母该怎么科学地处理,并且以后杜绝这样的情况呢?
为此,我们需要遵循三个原则:
原则1:适当满足,适当拒绝
在美国,实验者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其中一组的父母从来不让孩子吃糖,而另外一组父母则适当地给孩子吃糖,控制好量,并不是无节制!后来实验证明,被父母限制不让吃糖的孩子,一旦有机会吃糖,便会不停地吃,没有节制。而另外一组适当吃糖的孩子则会很好地控制自己,吃了几颗以后会自己停下。
实验证明的结果即是,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反而愿望更强烈,不容易自制;而得到适当满足的孩子则不那么渴望,行为得当。
这个不难理解,当个人要求被满足时,无论对谁来说,这都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当孩子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时,父母不妨适当满足孩子,这会让孩子心情更好,更有安全感,便不会以哭闹表达不满的情绪了。
当然,面对孩子的哭闹,父母不能什么都顺从,要分清是不是需要,不合理需求坚决不满足,哪怕是哭。即便孩子哭得再厉害,也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满足,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哭和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否则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会哭闹得更厉害,持续时间更长。
原则2:先说好,再说不
当然,这个适当的满足也是有技巧的!一定要先跟孩子说好,再说不,先顺应孩子的心理,答应他的小要求,等孩子心情或者状态稳定了,再去商量要怎么做。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说,当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表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不过哭闹是孩子表达情绪的常用方式,而且越小的孩子,越会如此,这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因此,我们要先处理孩子的情绪,再处理具体的问题,因为只有孩子的情绪冷静或者稳定下来了,才能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样做法的效果在于,孩子因为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接下来就比较容易接受约束!
原则3:不制止,要疏导
当孩子哭闹时,不少父母会着急制止孩子哭闹、耍赖的行为,大喊着“别哭啦!”“你别闹了!”“赶快给我起来!”孩子却什么也听不进去,更不会照做。因为,你愈说哭,就愈刺激孩子哭。与其马上采取行动,让他觉得“使出这招我妈有反应了,管用”,进而变本加厉,不如就让他哭两声。
在一档亲子节目里,哥哥和妹妹之间发生了一点小摩擦。妹妹想要把凳子拿到其他地方,哥哥却认为不能随意搬动凳子,于是妹妹大哭起来,伤心地哭着说,不想要原谅哥哥。
这时爸爸走了过来,他没有去说服哭泣的女儿,而是严肃地说:“那你搬走啊!”
妹妹见爸爸没有帮助自己,继续哭,而爸爸转身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妹妹哭了一会儿,终于平静了下来,又跟着哥哥开始玩耍了。
这时,爸爸走过来,抱着女儿说:“你刚才有些小任性,爸爸有一点点失望。”讲述完自己的感受之后,爸爸把两个孩子的手互握在一起说:“有一天,我会放开手。但你们不能放,要抓稳。你们都是彼此重要的人,要互相原谅才行。”
让孩子哭一会儿,再处理。很多孩子哭一会儿发现大人没有注意时,也就不哭了。有些父母以为孩子一哭,安全感就会破坏了,孩子就会留下心理阴影。你把孩子想得太脆弱了!孩子又不是窗户纸,一捅就破。一般来说,只要你的情绪坚定平和,孩子哭得再厉害,时间再长,他的安全感都不会被破坏的。
转移注意力,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孩子往往是一碰到开心的事情,马上会忘掉不高兴的事情。带他上街走一走、到邻居家串个门,买点小食品吃一吃,打开电视看一看,就像平时那样自然,然后等孩子安静下来后,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让他明白“不行”的道理。虽然这种解释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但至少能让他明白:父母拒绝他是有理由的,会哭的孩子不一定有奶吃。
从这样的过程来看,如果你的孩子遇到问题时,总是喜欢用哭来解决问题,表达情绪,就说明你需要改进自己的教育培养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