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是某货运公司的一位经理,这天他接到一个紧急的任务:一位重要客户要求他将一批货物搬运到码头上去,而且必须在半天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手下只有几个伙计,怎么办?给几个伙计下死任务,硬逼着他们完成?这不仅容易激起伙计们的怨恨,还可能导致罢工。怎么办?高明自有妙计!
这天一早,高明亲自下厨给伙计们做饭。开饭时,他又给伙计们把饭盛好,还亲手捧到每个人手里。伙计小甲接过饭碗后,正要用筷子往嘴里扒饭,突然闻到一股诱人的红烧肉香味,他用筷子悄悄扒开米饭,当即发现三块油光发亮的红烧肉。小甲立时扭过身,一声不吭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想“经理这样看得起我,今天干活时可要多出点力”,一开工他就把货物装得满满的,一趟又一趟,来回飞奔着……
整个上午,其他伙计也都一样卖力,个个汗流浃背也不说累。结果,原本需要一天才能干完的活,一上午就干完了。
小甲偷偷地问同事小田:“你今天怎么这么卖力?”
小田反问:“你不也干得起劲嘛?”
小甲说:“不瞒你说,早上吃饭的时候,经理在我碗底塞了三块红烧肉!他对我这么关照,我总不能让他失望啊!”
“啊,我的碗底也有三块红烧肉,”小田说,“今天所有人都干得比平时卖力,莫非……”
于是,两人又问了其他伙计,这才知道原来经理在大家碗里都放了肉。难怪吃早饭时,大家都不声不响地吃得那么香。
为什么要单独在每个伙计碗底放红烧肉,而不是端在桌子上大家共分享?“那样大家可能就不会如此卖力了。”高明解释说。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明很会笼络伙计,他让每个伙计都感到这份激励只是针对自己,每个人都会因此而产生一种“经理这样看得起我,今天干活时可要多出点力”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试想,如果他把红烧肉端在桌子上大家共分享,会是什么结果?肯定也能激励大家,效果却会大打折扣。
同样是几块红烧肉,也同样是几张嘴吃,但分配的方式不同,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同样的道理,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一样的,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在这方面,一些父母的做法值得称道。
李柳兄弟姐妹一共四个,她上面有一哥一姐,下面还有个弟弟。小时候,家里条件比较困难,家里如果有什么好吃的,母亲都会当着四个孩子的面,公平进行分配,但这却令四个孩子经常抱怨东西太少,不够吃,进而抱怨父母生得多。而李柳更觉得委屈,认为自己应该算是爹不疼娘不爱的那个孩子。
有一天,母亲把一个烤红薯悄悄塞给李柳说:“你快吃吧,家里就这一个,你哥哥、姐姐和弟弟都不知道。”李柳一阵激动,狼呑虎咽地就把那个红薯吃掉了。吃完后感觉很幸福,因为她突然发现母亲原来对自己是最好的。从此以后,她在母亲面前变得越来越乖,心里也一直记着母亲的好。
后来,母亲渐渐老去,兄弟姐妹也都长大了。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偶然聊起小时候最喜欢的食物,居然异口同声地说了“烤红薯”。原来,母亲用同样的方法笼络住了每个孩子的心,使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才是母亲最疼爱的那个,让每个孩子心里都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深爱每一个孩子,又十分聪明的母亲。爱,是人心最渴望的情感。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心中最特别、最不同的一个。所以,我们要每个孩子都疼爱,每个孩子也都会笼络。当你学会笼络每个孩子的心时,就会让他们都觉得自己是父母的最爱,无疑将大有益处。
家有二孩的父母,总是会遇见孩子们的追问:“妈妈,你最爱谁?”就像全世界的痴男怨女们都喜欢追问“你爱我吗”一样。
这个问题难住了诸多父母,手心手背都是肉,说什么好呢,都爱?可是孩子很反感这种话,更会不依不饶地问。说其中某一个?这肯定是万万不可的。我们不想去伤害任何一个孩子,可有时一碗水很难端平,我们做不到绝对的公平,那么就尽量避免伤害,从孩子不同的闪光点出发。
在这一方面,芭芭拉·M.宙斯的绘本《妈妈,你最爱谁?》是很好的实操:
芭芭拉拥有一对孪生儿子,麦克斯和朱利安,两个小男孩总是卯着一股劲,一较高下,都想成为妈妈眼里最好的那一个。两个小男孩抓虫子,抓完虫子,让妈妈裁决谁抓的最多,妈妈无比平静地回答:“麦克斯,你捉的虫子最好看。朱利安,你捉的虫子最肥。”两个孩子又较劲比起了划船:“妈妈,我们俩谁划得最好?”妈妈微笑着回答:“朱利安,你划得稳。而麦克斯,你划得快。”
孩子们终于问到了这个问题:“妈妈,你最爱谁?”
“哦,朱利安,我最爱你的沉静。我爱你,像蜻蜓翅膀尖上那一抹蓝色,像灰熊和蝙蝠出没的山洞深处的颜色。我爱你,像山中的薄雾,像瀑布飞溅的水花,像说悄悄话时的那一份宁静。
“麦克斯,我最爱你的热情。我爱你,像晚霞映照天空的那一片火红,像悄悄穿过丛林的猎豹眼睛的颜色,像夜晚燃烧篝火的颜色。我爱你,像一个大大的拥抱,像湍急的漩涡,像一声洪亮的呼喊。”
看到这些,你是不是也很佩服这位妈妈的智慧。她既没有特别诚实地回答“麦克斯抓的最多,朱利安划船最快”,也没有用“你们都很棒”的话语敷衍孩子们,而是用了些心思,去观察,去分析,然后去表达:你们各有长处,你们是妈妈眼里独一无二的孩子,你们都值得赞美!
无论孩子的性格怎样,无论孩子反复确认多少次,有时他们并非想得到一个“我最爱你”的答案,而是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的特别之处。而你发自内心的认可,就是对孩子最深刻的爱。面对这样的爱,孩子有什么理由不和你亲近呢?面对这样的爱,一定会让每个孩子都充满信心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