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时间,深圳的GDP已然超越香港,在全球所有经济特区中鹤立鸡群,城市文化也悄然花开,别绽一枝。
1984年,为展示改革开放的显著成果,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剧组来到深圳拍摄实景并挑选演员、歌手,22岁的深圳歌手周峰由于出色的音乐才华被选中。就这样,这首《夜色阑珊》成为《九州方圆》节目中最火的歌曲,周峰在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这首歌也成为深圳飘向全国的第一首歌。
那时,蛇口刚刚打响开山炮,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深圳大兴土木,灯火辉煌……随后,在西丽水库、深圳水库边,迥异于今天的歌舞厅开始设立,走场的歌手、乐手到处遇到火爆的掌声,虽然那些歌曲都是翻唱。周峰的《夜色阑珊》也是一支改编自日本的外来歌曲,但是录音通常是在香港文志唱片有限公司制作,电子音效和动感节奏的配器在当时国内无疑极具先锋和前卫意义;而录音品质的精湛,在当时国内歌手专辑中首屈一指。
1984年,风格明快、歌唱深圳的歌曲《夜色阑珊》经由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节目的传播,唱响大江南北。周峰的声音和他阳光的形象一夜之间风靡大街小巷,成为一代人的歌坛偶像,也掀起深圳本土音乐的第一个**。《夜色阑珊》影响了内地很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
《夜色阑珊》是深圳文艺在中国的首次亮相,见证了深圳早年的青春与**,却还只是一阵流行风。风过处,树摇草伏。这是深圳文化最初孕育生长的空气和土壤。适合这种风土的种子,很快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根、发芽、长叶。
“大家乐”舞台诞生记
1986年5月,当时的深圳已经被戴上“文化沙漠”的帽子。全市上下都掀起为丰富特区文化建言献策的热潮。时任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的云蔚成召集一班骨干,商量如何利用中心的阵地,活跃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云蔚成提出,中心的宗旨既然是“服务青少年、效力全社会”,就可以仿照香港餐饮业的“大家乐”,搞个群众艺术表演的“大家乐”。“大家乐”最初计划是在中心建个舞台,主要邀请当时深圳各机关单位的基层团委,为他们举办各项文艺演出提供场地。
最开始因为资金有限,“大家乐”只是用砖头垒起的一个14米长、8米宽的“土台子”。舞台前的广场一半是水泥地,另一半因钱不够,仍是沙土地。台上用角铁焊了个架子,用来悬挂灯具和条幅。后台砌起了一面长14米、高近1.5米的波浪式砖墙,由中心美术老师在上面绘上了载歌载舞的青少年群像。舞台后面上百棵柠檬桉树则成了天然的后景天幕。舞台中间悬挂着“大家乐”的标徽,两边挂着“开辟群众文化广场舞台、鼓励青年参与文化建设”的条幅。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极其简陋的露天土台子,短短一年后便成了风靡深圳经济特区的娱乐场所,更在此后20年中成为深圳独创的广场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大家乐模式”之雏形。
1986年6月17日,中心群文部向全市基层团委发出邀请通知书:欢迎基层团组织和青年朋友前来“大家乐”舞台大显身手。7月8日晚,第一场“大家乐”表演晚会还没开始,200多个座位早就坐满了刚从流水线上下来的青年男女,后面还站着上千人。开场时间眼看就到了,预约前来演出的队伍却迟迟没有到。原来,因为没有汽车,演出队伍来不了了。这可急坏了所有人:演员来不了,这场演出就黄了。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活动中心主任云蔚成看着台上挂的“群众艺术表演晚会大家乐”标徽灵机一动:现场这么多青年观众,他们当中肯定有能歌善舞的,何不写个“自荐表演报名处”的标语贴出去,当场接受报名、登台表演?
想出点子,立即行动,主持人鼓动台下观众报名自演同乐,云蔚成更是第一个上台高歌一曲。台下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立即涌出了自告奋勇的表演者。一时间,自荐者络绎不绝,再穿插中心文艺老师的演出,气氛出人意料地火爆,几乎没有冷场。
就是这次意外引发的成功,让中心工作人员总结出了“大家乐”的演出经验:观众就是演员。随后一年中,每次要登台表演的人实在太多,最后只能收钱,限制一下人数,由最开始唱一首歌5角钱,到后来慢慢地涨到1元钱,再到5元钱。“大家乐”活动最开始每周只举办一次,每到演出日夜色降临时,露天舞台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连舞台后面的小山坡上也站满了人,还有人没有位置,挤不进去看演出,干脆爬到树上去看。自荐表演开始后不到一个月,大家就强烈要求多开场次,后来为了满足当时观众的要求,就改成每周的周三、周六,一星期举办两场。结果这也不行,登记报名要表演的人,有时要等一个星期才能轮到上台演出。大概不到一年,就增加到每周三次。再到后来,发展成每天晚上都有。
不到两年,“大家乐”就成了全国最独特的表演场,看演出的观众分文不花,上台献艺的“演员”反要花钱登记,排队上台。在这种“互动、参与、平等、交流”的氛围中,没有演员与观众的区别,“演员”之间也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心与心没有了距离,台上台下融为一体。人们将白天工作的疲倦以及种种不顺心的事全部抛诸脑后,留下来的是一片“你乐、我乐、大家乐”,其乐融融的欢笑声。
由于“大家乐”舞台一直保留着“自愿、自荐、自费、自演、自娱、同乐”的特色,青年人的自觉参与性很强,很多青年人都是在这里体验人生第一次登上舞台的经历。“大家乐”每周、每月、每季都举行卡拉OK表演赛,从中发现和挖掘人才。自1987年开始,每年7月举办“荔枝杯青年歌手大奖赛”,至2007年连续举办了20届,每届都有几百人参加,进行通俗组、民族组与美声组的分组比赛。评选出的前10名歌手,由团市委授予“深圳青年十大歌手”的荣誉称号。20年来,不少青年歌手,通过比赛走上艺术殿堂,走向成功之路,例如李春波、隋宁、陈思思、张秋秋等。2000年3月,共青团中央、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电视台联合开展的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在深圳启动,将深圳“大家乐”活动的经验全面推向全国。从此,“大家乐”舞台不再限于深圳一隅,它走出深圳,走向了全国。现在北京有“大家乐”舞台,四川有“大家乐”舞台,新疆也有“大家乐”舞台……
“大家乐”文化
2008年,因为修建地铁,“大家乐”舞台地块被围圈起来。持续20多年的“大家乐”舞台时代告一段落,但是“大家乐”舞台作为特殊的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设施将被保留。据2009年11月27日公示的《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方案》显示,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改造后,重建的“大家乐”舞台就在旧址后面,也是一个露天活动广场,广场上的舞台面向荔枝公园,将配套现代化的灯光音响设施。原有“自愿、自荐、自费、自演、自娱、同乐”的“大家乐”广场文化模式被永久保留,“大家乐”舞台将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迎来再出发。
理念源自香港、模式成于深圳的“大家乐”文化,以其强劲的生命力,渗透到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和企业文化之中,成为群众文化的代名词和广场文化的主旋律。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办公室主任刘林波回忆说:“在‘大家乐’舞台,无论是登台表演还是台下观看,彼此是平等的,心态是欢乐的,气氛是融洽的。‘大家乐’的这种开放性与参与性,使他们很快就适应和融入了深圳。”“大家乐”之所以会获得群众的喜爱与支持,是因为它以文化娱乐充实着广大来深建设者的业余生活与精神世界,真正体现了特区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得当年离开家乡来深圳支援经济特区建设的人们在业余时间有了一个很好的放松、愉悦身心的精神家园。
作为在“大家乐”工作时间最长的舞台灯光师,彭振坚是深圳最早的文化建设者之一。在他眼中,“大家乐”从一个“土台子”发展成为群众文化的代名词,除了不断创新发展外,更重要的还是坚持自觉参与的演出模式。这种舞台模式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缩影——营造一种平等、开放和包容的氛围,为深圳青年建设者们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即使“大家乐”的舞台已经被拆除,但是“大家乐”精神依然伴随着深圳,依靠这种精神,深圳人正在培育着一座文化绿洲。
也正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家乐”自身不断创新,突破以往较为简单的自娱自乐“卡拉OK”的独唱形式,在保留原有的特色外,逐步向系列化、专题化活动发展,演出节目既通俗又不失品位。如开展暑期公益义演、文艺交流、歌星献艺、热点论坛等项目,活动红红火火、生动活泼。这样,来深建设者们既可不花钱观看公益义演和周一至周三的自荐表演活动,有时也可花5元、10元享受到诸如郭颂、戴军、江珊、王子鸣等全国著名歌手的演唱和著名演出团队的精湛表演,还能在各种主题文化艺术活动中历练素养、陶冶情操、扩大视野。1991年,深圳市政府拨款65万元建成“大家乐”新舞台,配备钢网结构及灯光音响设备,舞台形象焕然一新。1993年,“大家乐”舞台举办“卡拉OK”月赛、季赛和年赛,并在此基础上推出“明日之星”专场演出,造就了一批人才。1994年,响应党和政府“让民工留在当地过年”的号召,首次创办的“深圳是我家”系列文化活动,引起全国反响。1995年推出青年业余歌手“个人演唱会”系列活动。
“大家乐”舞台是集“移民文化、大众文化、广场文化”三位一体的崭新文化模式,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广场文化形式和参与面广、辐射力强的大众文化特征,成为市民特别是打工青年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深圳社会文化形式,赢得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赞誉。它不仅成为人们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而且也为政府和深圳建设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深圳举办第二届荔枝节时,时任市委书记在“大家乐”广场敲响了开幕铜锣;每当“大家乐”举办大型活动,市领导都会亲临现场。尤其是新年到来的时候,市五套领导班子都会亲临“大家乐”,与市民包饺子,共度新春佳节。这项包饺子、迎新年的活动就是“深圳是我家”活动的前身,后来成了“大家乐”的一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热闹、平民化,只要有才艺就可以上去表演,下面不乏捧场和欢呼的观众。这个曾经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群众舞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长盛不衰。“大家乐”文化产生的背景,主要是与特区经济迅猛发展相适应;与百万外来青年文化需求相吻合;与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一致;与青少年事业发展相配合。深圳经济特区创建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口急剧增长,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一时难以与经济增长同步。伴随特区建设的发展,百万青工投入特区建设。他们年轻力壮、青春勃发,白天大多在流水线上作业,晚上需要有一个温暖、融洽的精神家园来充实和慰藉自己,“大家乐”文化活动正与打工青年的特点相吻合。大概是2004年、2005年以后,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电视、网络、手机的普及,文化活动、娱乐节目越来越丰富,“大家乐”这种草根娱乐的形式逐渐淡出了都市白领的生活,最后退出了深圳的主流文化市场。但是“大家乐”这种平等参与的文化精神,不仅在深圳始终传承着,在后来风靡全国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的海选方式中,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庶民的娱乐
1986年7月,几乎就在深圳“大家乐”舞台搭台演出的同一时刻,香港大家乐餐饮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香港首个本地饮食上市集团。这家成立于1968年、立足于为市民提供便利餐饮服务的香港快餐公司,一直到现在,处于行业的领导地位屹立不倒。大家乐餐饮的平民精神、市民精神给初出茅庐的深圳人很大的影响,“大家乐”舞台就是因为这家餐饮公司而得名。
还有一部电影名字也叫《大家乐》,是1975年上映的香港喜剧电影,由黄霑执导,谭咏麟、钟镇涛等主演。电影《大家乐》讲述了默默无名的温拿乐队是如何在歌唱比赛中脱颖而出、一举成名的故事。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云蔚成给“大家乐”舞台起名的时候,他有提过香港大家乐餐厅,他有没有也看过这部叫《大家乐》的香港电影呢?人们无从知晓,但是这部电影讲述的关于温拿乐队的故事跟后来深圳“大家乐”的舞台故事和中国“超女、快男”的现象有许多巧合之处。
温拿乐队的前身,是1968年由谭咏麟与陈友、彭健新、叶智强、陈百祥等组成的Loosers乐队。1970年,Loosers参加香港的业余歌唱大赛,获得冠军。1971年,Loosers乐队又夺得海滩流行音乐节的冠军。可是之后谭咏麟就去新加坡读书,陈百祥去中东做生意,乐队成员只能分道扬镳,Loosers也宣告解散。
1973年,温拿乐队正式成立,乐队的成员包括主音歌手谭咏麟、主音歌手及吉他手钟镇涛、吉他手彭健新、低音吉他手叶智强、鼓手陈友以及Andrew Oh。此后聚聚散散,直到今天,成为名副其实的“千载不变之大家乐”。1975年的电影《大家乐》所讲述的故事就是以这个乐队为背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