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恭维当作称赞是一种无知(1 / 1)

我的姑父是小镇上很有能力的人,因此很多人都来求他帮忙解决问题。姑父性格豪爽,只要不违背做人的原则,他都会尽力帮忙,但有些人也会被拒之门外。

上个月我回了一趟老家,期间和姑父坐在一起喝茶,一个叫瑞的中年男人前来寻求帮助。从进门的那一刻开始,瑞先生就不断赞美说:“您真的太了不起了,整个镇子,哦不!全市!哪个不知道您的大名和您的好心。我想用不了多久,全国都会知道您的。您不仅是大人物,还是大善人,这真是太难得了。”

当时我强忍住了笑意,姑父有些尴尬地回答说:“你这么说可太夸张了,在镇子上都是大家给我情面,不然我什么也做不成。”

瑞先生又说:“您就别谦虚了,您就是对政务不感兴趣罢了。要我说,如果您也参加选举,我看要不了几年,市长都该您来当。”

看着瑞先生越说越离谱,姑父没有回答。

但瑞先生没有收手的意思,又夸起了姑父养的小狗,他说:“您真的太了不起了,养了这么一只独特的狗,与众不同!”

姑父冷冷地说:“这就是一只普通的土狗,没什么特别的。”说实话,当我听到旁边有人猛灌好话,确实也会一脸的不屑。

后来,瑞先生又转而夸赞姑父的房子、车子、孩子,甚至是保姆。直到最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该夸什么好了,才停住满嘴跑火车式的夸奖。

当瑞先生向姑父提出自己的请求时,姑父委婉地拒绝了。

“人家那么夸您,您也不回馈下吗?”我笑着揶揄姑父。

“不是我不帮,”姑父摇着头,叹息道,“我只是感觉这个人太假了。”

尽管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但说赞美的话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赞美都奏效。能打动人心,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你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甚至赞美得不符事实,言过其实,对方只会觉得你很虚伪而产生反感,沟通也将宣告无望。

比如,对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为了跟她套近乎,你却偏要说她美如天仙;对一个不懂专业的人,你却夸口说他是个天才;如果一个人球技臭得不能再臭,你却违心地夸他球技好。那么,对方马上就会认定你是个口是心非、虚伪之至的人,还可能认为你不怀好意,是在嘲笑他,或想利用他。

可见,赞美虽能帮我们更快赢得人心,但货不真价不实的商品无人问津,同样虚假的、恭维式的赞美也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在我看来,把恭维当作称赞是一种无知。不要为赞美而赞美,赞美一定要真实具体,言之有物,越具体越好,这是我常常会提及的要点之一。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我们具体而详细地说出对方值得称道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此既能让对方直接感受到你的真诚,又能让赞美之辞深入人心。

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两组对话:

“你这幅画画得无与伦比!”

“你这幅画画得真好!颜色搭配得十分舒服,我尤其喜欢这片草原,你看,小草画得多好,我都能感觉到它们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你唱歌真是全世界最动听的。”

“你的歌唱得真不错,挺有韵味的,特别是那句……尾音做了适当的颤音,既稳住了,又加入了情绪,十分好听。”

至于哪种赞美更好,相信不需要我再赘述,你们一定都能明白。

在现在这样一个情感表达自由开放的社会里,赞美和接受赞美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不过,在赞美他人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明确指出原因,明确说出令你心生赞美的理由,那么带给对方的一定不是过度的恭维、空洞的吹捧、虚假的套话,这对被赞美的人来说,是多么感动和开心的事。

例如,当你夸一个人“真棒”“真漂亮”“真聪明”时,这类泛泛的赞美,往往给人敷衍的感觉,是无法打动人心的。对方内心深处也立刻会有一种心理期待,想听听下文,以求证实:“我棒在哪里?”“我漂亮在哪里?”“我聪明在哪里?”此时,如果没有具体化的表达,是多么令人失望!

所以,当赞美别人时,你一定要在心里问自己你要赞美的具体对象是什么。比如,他究竟好在哪里?我佩服他哪个方面?她究竟漂亮在哪里?是眼睛还是身材,眼睛又是如何的漂亮……可列举具体事实,也可以说出你的感想。只要源于生活,发自内心,真情流露,就能收到赞美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