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针对性地预习,效果才给力(1 / 1)

做事情应该讲究针对性,预习也不例外。每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英语注重词汇语法,语文注重阅读写作,理科则注重定理思维,所以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千万不要搞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以及自己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进行针对性的预习,因“科”制宜,才能做到高效学习。

可遗憾的是,很多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预习方法,不管是语文、历史还是化学、物理都是笼统地翻阅一下课本,只是弄清每堂课的大纲和熟悉大概内容就好了。而有的同学则正好相反,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运用精细的预习方法,一点点地抠知识点,力求预习所有内容。

可以说,这两种预习方法都是不恰当的、不科学的。如果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我相信,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

霖霖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可上了初中后,虽然学习态度还是那样认真,每天上课前都会预习,可成绩却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看着自己成绩不断下降,霖霖非常着急,于是便向我咨询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后,我发现霖霖的预习方法出现了问题。小学阶段功课比较少,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外,就是品德与生活、科学等次要学科了,而中学阶段增加了物理、生物、化学、地理等综合学科。可是霖霖还是按以前的预习经验和方法,再加上霖霖刚接触这些学科,课堂上经常遇到一些难以消化和理解的知识,所以成绩开始逐渐下降。

经过沟通,霖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于是开始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研究预习方法。通过半年的努力,霖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说到底,课前预习充分有效,学习效果就会好,而课前预习不到位,学习效果就很可能不佳。就像所有的礼物不能套用一个盒子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合用同一种预习方法。课前预习不应该是盲目的、毫无计划的,有效的课前预习应该是因学科而异的,更应该是因每个人而异的。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预习,同学们投入的时间才会收获双倍的效果,并且更有利于课堂上高效地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重点、难点。

另外,预习并不是为了应付差事,也不能成为表面功夫。下面我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预习方法:

第一,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针对性预习。课前预习有粗略的,也有精细的,一般来说,历史、政治等文科注重事实、理论,总体上并不难学,所以只要厘清提纲,粗略地预习一下就可以了;而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则侧重于逻辑性和思维性,难度比较大,就应该采用精细的预习,熟记一些公式和定理等。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文科的课前预习应该多向课外扩展,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拓宽自己的视野,比如阅读一些名人名作,了解一些历史人物典故,等等。而理科的预习则应该紧紧围绕课本,掌握其公式定理,摸透课本上的习题、例题,等等。

第二,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预习。课前预习要做到因科制宜,根据不同学科进行粗略和精细不同的预习,而至于粗略到什么程度、精细到什么程度就要看你掌握知识的程度了。

如果你擅长数学,不擅长物理,那么就可以多多预习物理,把物理预习得精细一些;数学的预习就可以少些时间,粗略一些。如果你这段时间数学成绩有所下降,那么就应该调整自己的预习计划,多花些时间预习数学。

这个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时,任何成功的方法都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更科学有效地进行预习,同学们也不一定完全按照我上面的方法执行。同样的道理,别人的预习方法再有效、再合理,也不一定适用于你。

只有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做有针对性的预习,效果才能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