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如何预习,一位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何让预习发挥更好的效果呢?本来很有用的预习方法为什么变得不再高效了呢?
或许这是很多同学都应该了解的问题,因为我发现,不少同学制订了完善的预习计划,可在执行的过程出现了问题,导致效果并不是很好。
这位同学刚升入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一般。可他并不想像其他中等生一样混日子,一直努力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想要提高学习成绩。他接受老师的建议,开始进行课前预习,并且以成绩最差的数学作为突破口。
他开始针对数学展开预习,每天做完功课之后、上课之前都进行预习。果然,一段时间后,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让他感到很高兴,开始对所有学科都展开了全面的预习,试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可没过多久,他就感觉力不从心了,不仅其他科目的成绩没有明显提高,数学成绩反而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所以向我提出了问题。
是啊,之前很有效果的预习方法为什么会失去效用呢?其实,问题不是出在预习方法上,而是他没有给自己的预习计划做好排兵布阵。
这位同学以数学作为重点实验对象,集中预习数学,成绩很快得到提高。可当他全面预习所有学科的时候,却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排兵布阵,便很快出现了疲惫、时间不够用、效果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
后来,我建议他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预习计划,确定哪些学科需要仔细预习,哪些学科需要什么时间预习,每个学科需要预习多长时间,以确保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结果在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位同学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所以,每个中学生都需要正确的预习,合理做好统筹安排,计划好预习时间和各科目的步骤。你做好了排兵布阵之后,就会发现预习变轻松了很多,效果也会好很多。那么,如何合理地规划预习,让预习科学合理呢?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合理安排预习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做预习计划,要做到老师讲多少就预习多少,并且力求各个学科都能兼顾,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来合理安排、突出效率。
但是预习花费的时间不宜太多,每天一个小时就足够了。时间太多的话,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预习占用太多时间,不仅会影响做作业的效率和进度,还会把自己搞得非常疲劳。
第二,控制预习时间和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在预习的过程中,预习时间不能过长、预习内容不能过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在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每次预习要花多少时间,每门学科要用多少精力都心中有数。如果时间比较紧张的话,同学们可以采用及时预习的方法,就是在下一节上课前预习老师要讲的新内容。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只针对老师要讲的内容进行预习,不仅时间花费少,预习量也不多。
当然,同学们也不能忽视了阶段性的预习和寒暑假期间的预习,这对了解掌握所学知识,弥补平时预习时间不足都有很好的作用。
第三,处理好时间和科目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不能长时间预习某一门学科,比如你喜欢数学,就长时间预习数学,也不管其他学科成绩如何,其他学科是否应该好好提高。在合理安排预习时,还应该注意文理科的合理搭配。适当的交替预习,不仅可以减少脑部疲劳,而且还能提高预习效率。
必须注意的是,虽然同学们应该重视预习,但预习的时间必须安排在做完功课之后的剩余时间内,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因为预习而不完成当天的功课。如果剩余的时间多,我们可以多预习几门学科,预习得详细一些,相反,剩余时间少的话,就应该把时间用在自己的弱势学科上。
总之,只要同学们能够做到统筹安排,给自己的预习做好合理而科学的排兵布阵,那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自然就变得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