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聪明的人会工作也会玩耍。”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这句话在学习上也同样适用。聪明的学生从不长时间地学习,让自己的大脑始终处于疲劳状态,而是注意劳逸结合,会学习,也会玩耍。
每次我看到一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一学就是几个小时,没有片刻的休息和娱乐时,我就不禁摇头感叹。事实上,这种学习方法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大脑也会疲惫。刚开始时,大脑非常活跃,同学们精神头也很足,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记忆,大脑自然就会疲惫不堪。这个时候,同学们就需要休息了,如果你忽视了大脑疲惫的信号,继续埋头学习,那么之后的学习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再学也是枉然,只是浪费时间,让自己的大脑更疲惫罢了。
比如同学们在做数学题时,开始半个小时,头脑非常清楚,思维非常活跃,很快就可以想到解题方法。但再接着做题,思维就可能有些迟钝了,解题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本来5分钟就能解出来的题目,花10分钟也没有写出答案。
超过1个小时,你的大脑开始明显地感到疲惫,相关知识点变得模糊起来,甚至连题目都要念几遍才能弄懂它的意思,更别提尽快解题了。连续做题两个小时以上,你的大脑基本已经混沌了,失去了思考的能力,甚至处于罢工的状态了。由此可见,长时间的学习,让大脑没有休息的时间,对于高效学习根本没有好的效果。
就像是一根弹簧,如果在弹性限度内拉伸,只要一松手,就可以自动弹回去。可是如果你长时间地拉伸,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那么弹簧就无法恢复原样,甚至崩断。所以,提高学习成绩,不是靠超负荷地学习来实现的,勤奋努力也不意味着必须如拼命三郎一样忽视休息。
我始终认为,只有劳逸结合,合理调配学习和玩耍的时间,这样才是最正确的学习方式。不妨看看你身边的同学,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都不会长时间地学习,而是很会注重劳逸结合。来听听一位学霸的学习经验:
“我在学习中很注重劳逸结合,平时学习30—40分钟就会休息10分钟,或是看看窗外,或是玩一会儿,总之就是让身体和大脑都休息一下。同时,我非常注意自己的睡眠,每天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早上6:30起床,晚上10:30睡觉。而且越是到考试之前,就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这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休息好,就没有精神,大脑就不清醒,学习效率自然就不高了。人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十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减轻大脑的疲劳,保证之后的学习效率,这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我非常赞同这位同学的说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提醒学生们不要长期过度用脑,不要运用耗时间的做法来试图提高学习成绩。那么,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
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轻松地学习。
第一,提高睡眠质量,补足自己的精神。睡眠质量高,精神才会好,学习效率才会更好。所以同学们尽量不要熬夜,保证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即便是学习任务重,晚上也不应该超过11点睡觉。
在白天的学习中,如果感觉很疲惫,可以利用午休和课间的时间小睡片刻,就算闭目养神5分钟也好。精神补足后,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更高了。
第二,适当地休闲,痛快地玩耍,让大脑和精神得到放松。人的大脑一旦疲劳,就会对学习感到厌倦,无法集中精神,思维变得越来越缓慢。所以,在学习的间隙,同学们可以改变一下活动方式,或是课间到操场上散散步,或是打一场篮球,或是看看蓝天白云、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的空气。这样,紧张的神经就会得到放松,疲惫感也会很快消除。
在周末,同学们也不能长时间在家中学习,可以选择和同学看一场电影、听听音乐、唱唱歌等。总之,就是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给紧张的学习增添一些精彩和乐趣。
第三,交替学习,变换学习的内容。同学们想要更好地利用大脑,就不能长时间地学习同一内容,而应该进行交替学习。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习内容会在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形成兴奋点。
比如,学习英语时,会在大脑皮层的某区域形成一个兴奋点,而学习数学时,就会在另一区域形成兴奋点。长时间学习同一内容,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神经细胞的负担就会加重,降低学习效率。而交替学习,可以让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细胞轮流工作,使大脑皮层得到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学习不应该是苦不堪言的,而应该是轻松、快乐的。只要你合理调配时间,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自然就不是问题了。记住这句话,会学习也要会休息,学习、玩耍两不误,这样你才能掌握更多文化知识,才能在学习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