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又不是罗刹,害怕干什么(1 / 1)

前段时间,我们班级新转来了一位女同学,名叫陈悦尔。通常来说,刚转学来到新班级的学生,表现较为胆怯也是正常的,毕竟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总需要一段时间来进行自我调节。但陈悦尔的胆怯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尤其是她对老师的惧怕,更是让我感到哭笑不得。不少老师都向我反映,说陈悦尔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头都不敢抬起来,声音也小得像蚊子。有一次语文老师听不清楚她的声音,提醒了一句让她大点声,结果陈悦尔眼泪“吧嗒吧嗒”就往下掉,让脾气温和的语文老师颇为郁闷。

我本来试图和陈悦尔谈一谈,增进一下师生之间的感情,可陈悦尔一见着我,或者说一见着老师,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恨不得躲得远远的,有一次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还没开口说话呢,她就眼圈先红了。没法子,我只得联系了她的母亲,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她。

陈悦尔的母亲告诉我,陈悦尔从小就是个特别内向、特别害羞的孩子,在上一个学校的时候,陈悦尔的班主任是个比较严厉的人,陈悦尔非常怕他。有一次,陈悦尔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受到了班主任严厉的批评,陈悦尔的父母知道这件事之后,也狠狠教育了一通陈悦尔。结果自从那件事情之后,她就越发害怕老师了,后来甚至连学校都不愿意去,百般无奈之下,陈悦尔的母亲想着给她换个新环境,这才想尽办法把她转学到了这里。

听了陈悦尔母亲的话,再联想到陈悦尔那副怯生生的样子,我认为那次考试作弊的事情很可能就是陈悦尔的一个心结,只有解开那个心结,才能让陈悦尔打开心扉,鼓起勇气来面对让她感到“恐惧”的老师,而这件事情很显然只能由她的父母去做。

我建议陈悦尔的母亲和陈悦尔谈一谈那起作弊事件,不要抱着批评或者讲道理的情绪,只是单纯地听她讲一讲内心的感受,让她能够在一种宽松的、自由的氛围下表达自己的心情,陈述整个事件的经过。

此外,我还建议陈悦尔的母亲在平时多注意引导陈悦尔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她的同理心,让她能够懂得站在老师的角度去看问题,在这种换位思考中减轻对老师的恐惧和抵触情绪,也让她明白,老师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没什么可怕的。比如说在家里的时候,可以让陈悦尔扮演“老师”的角色,父母来扮演“学生”,重现课堂上的情境,让陈悦尔明白,当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太小老师会听不清楚,而老师提醒她大声一点的时候也并不是在批评她。

更重要的是,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有发言的权利。很多时候,孩子性格的形成与家庭的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孩子之所以胆怯,往往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支持,而这种支持主要就是来自家庭。就以陈悦尔作弊的事件来说,作弊固然是不对的,但是作为家长,在教训孩子之前,必须要给孩子一个发言的机会,听一听孩子的陈述与老师所了解的情况是否有出入,然后再客观地了解情况,最终做出正确的“裁决”。如果家长总是不经调查就草率表态,一味批评孩子,或者一味指责老师,那么对孩子以后的人格形成必然都会产生极坏的负面影响。

至于孩子,则要敢于发声,把自己的内心勇敢地表达出来。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老师,有意见就要勇敢地提,有想法就要勇敢地去沟通,这样才能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也才能解决彼此之间存在的问题。

后来,陈悦尔的母亲给我打了一通电话,告诉了我和陈悦尔沟通的情况。原来当时的作弊事件,是别的同学擅自把纸条丢给了陈悦尔,让她帮忙传给别人,结果却被老师发现了,而胆小的陈悦尔因为心里害怕,连一句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这才被班主任误会她“作弊”。这种委屈又恐惧的心情一直压抑在心里,这才让陈悦尔对老师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现在,虽然陈悦尔在面对老师时依然表现得不太自在,但至少在课堂上她已经可以用正常音量来回答问题了,这也让我甚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