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讨厌”的学习变成一种游戏(1 / 1)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我在班级推广了一个“游戏”:

以每个学习互助小组为单位,每组每天根据当天所学的内容选出一道习题,统一上交到我这里,然后我会把所有汇总到的习题都写到黑板上,并给出一定的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每完成一道习题的小组就能得到1分,以此类推。每两周我们会在班级里公布一次各个小组累计得到的分数,并根据分数多少进行排名。获胜的小组可以在大扫除中得到一些“特权”,比如率先选择打扫项目等。至于失败的小组,那当然就只能在大扫除中承担其他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了。

虽然同样是做题,但以这种游戏的形式,显然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习的过程增添了不少乐趣。而说起设计这个游戏的灵感,主要还是来自我曾经在家和女儿之间展开的“斗智斗勇”。

女儿刚上学那会儿是非常不喜欢做作业的,每天回去不经过三催四请绝对不可能打开作业本。为了提升女儿对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是为了化解她对作业的反感情绪,我那段时间真是绞尽脑汁。

有一次,我无意中在一本书上看到,说做题其实和玩游戏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要求学生(玩家)得到尽量高的分数,获得足够的经验值,从而进行过关升级。女儿很喜欢玩游戏,于是我就在想,如果能把做题包装成为一个“游戏”,那么是不是就能提升女儿对学习的兴趣呢?

为了让女儿加入到这个做题游戏中来,一开始我把电视的遥控器藏到了书架的某一格里,在不同的格子上方贴上便签,上面分别写有不同的答案,然后再把写有题目的字条交给她,解出正确答案之后才能拿到遥控器。

在女儿“被迫”加入这个游戏之后,我开始逐渐提升游戏的复杂程度,增加游戏的环节。比如一开始女儿只要答对一道题就能拿到遥控器,而现在,她在答出题目之后,将会拿到下一个线索,以此类推,最后才能拿到“宝藏”。

在这个游戏的帮助下,女儿逐渐消除了对作业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在后来为自己树立了理想和目标之后,女儿已经能够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了,不需要我再为她绞尽脑汁,设置新的学习“刺激”。

好奇本是孩童的天性,而学习显然也是能够满足好奇心理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为什么大多数孩子却都讨厌上学,讨厌学习呢?其实说到底还是大人的引导出了问题。

我有个小侄女,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画画,经常是给她一支笔、一张纸,她就能自己安安静静地在那儿画一整天。后来她父母给她报了个绘画班,一开始她非常开心,对学习绘画有着极大的热情。但到后来,大概为了帮助女儿成才,她父母开始强制规定她每天必须做多少练习,每周必须完成多少张画,每个月必须在哪些方面获得提升……久而久之,小侄女开始讨厌绘画这件事情,后来和家里大闹一通之后离开了绘画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

教育学家陈鹤琴也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当孩子曾经视为游戏的兴趣变为一种强制性的任务之后,孩子对这一兴趣的热情很快就会消失殆尽。那么相应的,如果能将孩子原本讨厌的任务变为一种游戏,那么孩子很可能就能欣然接受这个“游戏”了。

可见,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真正抵触和讨厌的,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被人们限定在条条框框中,充满了强制性和任务性的行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