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我们提倡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其中的“劳”,就是指劳动。劳动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它是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窗口,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催化剂,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沃土。可是,在做教育的这些年里,我发现孩子们普遍缺乏主动去劳动的积极性。
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和教师到操场上清理杂草,我班里有几个学生居然只站着聊天,还有一个借口身体不舒服躲回了教室。当我严肃地询问他们为什么不参加劳动时,他们的理由是班里有那么多同学在大扫除,缺少几个没有关系,而且劳动很脏,又晒,而个别家长居然也赞同这种逃避劳动的行为。
从很多小事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对劳动的态度很淡漠,他们并没有热爱劳动的习惯。我分析了一下学生们不爱劳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父母的娇惯。现在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都很不错,且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就导致从孩子一出生就没有吃过苦,而“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个理念早就被抛去十万八千里之外了。正是长辈们的“保驾护航”,孩子们才养成了懒惰的性格,做一点小事就会喊苦喊累。久而久之,当长辈要求孩子做一些小事时,孩子们就会条件反射般拒绝。
二是教育上重智轻劳的恶劣影响。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与其将时间花在劳动上,还不如花在学习上。正是这种观点的误导,才让孩子们缺乏劳动的机会,渐渐变得不爱劳动。另外,许多学校狠抓分数,即使班级开设了劳动课,但却没法实行,因为都被主课老师占据了。在课后,为了学生们的成绩,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较多,即使孩子们想帮父母干点家务,也没有时间去执行。
三是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劳动成为惩罚的手段。有这样一些老师与父母,当孩子们犯了错误时,他们喜欢用劳动来惩罚孩子。这种惩罚不仅不会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劳动可耻”的观念。于是,孩子们会抵触劳动、厌恶劳动。再来,社会不良风气也导致产生这种误区,比如很多人认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都是没有本事的人。
正是这些原因,才让学生们缺乏参与劳动的意识。我经常和学生及家长强调“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让人引以为傲的”,因为小学生的劳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从小使孩子做一些扫扫地、擦桌椅的劳动,有助于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懂得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是会受益终身的。
好在,现在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还不晚,父母们需要注意两点:
一、让孩子正确对待劳动
在家中,父母要支持并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每天固定一些家务让孩子做一做,不能养成他们“家务是爸爸妈妈做的”这种错误观念。任何人都要明白,孩子现在不劳动,有父母与长辈的照顾,可长大后,又有谁会照顾呢?爱之深必为其谋之远,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其实就是为他的未来负责。
我儿子有段时间换衣服特别勤快,有时一身衣服穿半天,他就会脱下来让我洗。夏天还好,衣服单薄好洗,可冬天衣服厚重,吸水后别提多难洗了。无疑,这加重了我的负担。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每次洗完衣服后都会表现出一副筋疲力尽的模样,并且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每天的工作特别忙,你可以帮妈妈负担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后,你的衣服要自己洗。如果你忘记洗的话,那就只好穿脏衣服了。”
儿子痛快地答应了,但一个星期后,我发现他的衣柜里乱七八糟的,每一件都是穿过而没去洗的脏衣服。我非常生气,并严厉地批评了他。儿子再次保证,下次一定会洗。又过了四五天,儿子的脏衣服依旧没洗,并且越来越多,他的衣柜堆不下后,他还塞进了书桌的柜子里,而可以换洗的衣服已经没有几件了。这一次,我没有批评他,而是用置之不理的方式教育他。后来,儿子把干净的衣服全都穿完了,他再也没有干净的衣服穿了,我依旧没有给他洗衣服的打算。
最后,无可奈何的儿子只好把脏衣服一件件洗干净。这时候,他才发现洗衣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体验到了我的辛苦。之后,他不仅改变了爱换衣服的坏习惯,而且还主动帮我做其他力所能及的家务。
二、提高孩子参加劳动的兴趣
因为小学生年纪小,他们并不能意识到劳动的目的性,往往会把劳动与游戏弄混淆。所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对劳动的积极性。比如擦桌子,父母与孩子一人擦一半,比赛看谁先擦完;又比如早晨起来叠被子,看谁叠得整齐,等等。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表扬或奖励一下,比如奖励一个好吃的苹果。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喜欢上劳动。当前,劳动游戏的前提是需要奖励机制。
上帝为我们创造大脑,是要我们靠自己的本事生存;上帝赋予我们双手,是要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光荣的。如果孩子从内心将劳动当作自己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来看待,一定能从中获得许多快乐,同时也获得许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