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智慧,是人类理性文明发展的结晶。可是这门高尚的学科身上有许多“缺点”,它枯燥、深奥、抽象,令许多学生对它产生不了兴趣。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地去学习数学,那么只会越学越差,最后演变成厌恶数学,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恶性循环。
数学是枯燥的、深奥的、抽象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某些特别聪明、特别有天赋的孩子之外,一般孩子是不会对数学感兴趣的。但在这里,我想对所有不喜欢数学的孩子说,学习数学并不是得闷着头去学,也可以走一些小捷径。比如,把枯燥的数学题变成了有趣的故事和游戏,孩子们还会讨厌吗?
刘婷是我的学生,今年上六年级了,她的数学成绩特别好,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她的数学差极了。她能重拾对数学的兴趣,并取得如今的好成绩,多亏了她的妈妈。刘婷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在一次家长会上,这位妈妈将她的心得分享给了其他家长。
刘婷妈妈说,刚上一年级时,刘婷就表现出了对数学的不喜欢,每次让她数数时,她都很抗拒,那些个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可以说做一道错一道。后来,她意识到不能再强迫孩子学习了,不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于是,她尝试着将数学知识编入故事里。比如刘婷喜欢小白兔,于是她就用数学编了一些小白兔的故事。如小白兔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它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小白兔考了第一名,于是兔妈妈就奖励了小白兔5根胡萝卜。小白兔舍不得吃,就将胡萝卜藏起来了。晚上,兔爸爸回来了,知道小白兔考了一个好成绩后,又奖励小白兔8根胡萝卜。现在,小白兔有多少根胡萝卜呢?
每当刘婷听完这些有趣的故事,都一脸入迷,有时候不用她提问,孩子也会主动计算故事中暗藏的数学题。就这样,她利用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刘婷建立对数学的概念。起初只是一些简单的数数,然后再到加减乘除运算。久而久之,刘婷变得善于思考起来,对数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这个兴趣陪伴刘婷到六年级,而她不再担心孩子不会取得好成绩。
其实,除了用讲故事的方法学习数学外,还可以用玩游戏的方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小学生正是爱玩的年纪,游戏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自然也能乐在其中,进行学习。
有一段时间,我教学生们学习与“倍数”相关的知识后,大部分孩子的学习热情不高,为此我设计了一个与倍数相关的游戏。在游戏开始时,我会先选定一个数字,比如7。我说出一个数字后,点名让学生回答是不是7的倍数,如果孩子说对了,则让孩子选个数字,点名让其他学生回答,以此类推。当然,在游戏之前可以定一个奖惩规则,比如赢了的同学可以获得糖果、水果,输得同学要洗好水果给赢的人吃等。
数学并不是虚拟的,它源于生活,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解释等。让孩子借助故事和游戏理解数学概念,会让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不仅能让孩子毫不费力地理解、运用数学知识,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抽象理解能力、学习兴趣等,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