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英语语法并不多,但一堂英语课上,往往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讲解,学生却是听得一头雾水。真是花了大力气,得了小芝麻。语法难在哪儿?它难在抽象。老师直接讲解的话,学生很难理解。
经常有家长会问我,小学阶段学生们该怎么学习语法?
在弄明白这个问题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语法。语法,其实就是对语言现象的总结。我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外星人来地球参观,它站在十字街头观察人、车、环境等,很快它就能总结出一个交通规律:红灯停,绿灯行。语法专家就是这样的“外星人”,他们通过对各种文学名著、通俗小说、生活用语等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语言规律。我们的孩子应该庆幸,那么多复杂多变的语言规律都被语法学家总结好了,只要坐享其成就行,所以也实在没有理由再抱怨语法难学。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学好英语语法呢?我总结出几条在教学中得来的经验。
方法一: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语法
不管学习任何东西,我都不提倡死记硬背,学习语法更是如此,应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许多孩子在学习英语分词和动名词在句子中的不同成分时,往往这样背:分词可以做定语、状语、补语和表语;动名词可以做定语、主语、宾语和表语。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会经常出现混淆。其实,我们可以先理解,后记忆。分词就相当于形容词,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分词基本都能充当;动名词就相当于名词,名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动名词基本也能充当。这样也便于理解为什么动名词能充当主语和宾语,而分词却不可以。
我虽然强调要理解语法,但是不建议对语法规则刨根问底。我也时常被学生询问,为什么英语有那么多的时态,汉语却没有?其实,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规律。汉语也有自己的时态,只是它所表现的形式并不明显。
方法二:主动归纳和总结语法
在学习语法时,孩子不能全都指望老师的讲解,应该要学会自己去观察语法,然后进行归纳与总结。有研究表明,一个学生如果会自己归纳和总结语法,那么他将比从书本上学来的语法记得牢,而且能更灵活地去运用。所以,当老师讲解一些语法后,学生一定要主动去总结规律。比如老师在讲解“一般现在时”的时态时,学生要多观察一些相关的英语句子,从中就能总结出“一般现在时中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加s”的规律,等等。
方法三:善于从错误中学习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错误,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他们不要畏惧,要大胆地使用,同时也要纠正错误,达到在纠错中学习的目的。比如口语交际中,许多孩子经常会犯语法错误,不能因为犯错而不敢开口,应该要找到错误的症结,纠正过来再继续开口表达。语法越准确,越有利于提高英语口语的能力。
语法学习并没有统一的学习方法,它的变化规律很大。但有一点要注意,学习语法要讲究循序渐进。小学生可以先从简单的语法开始学习,然后再深入难一点的语法,切不可贪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