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用好成语,先看成语故事(1 / 1)

成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它有固定的结构和说法,代表着一定的意义。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它都与我们形影不离。成语是中华词库中的精髓,所以也常常出现在语文试卷中,比如试卷中会经常考成语的正反义词,阅读题中也有写出或选择成语意思的题目,作文中更是少不了可以加分的成语。

然而,一些学生对成语学习没什么兴趣,脑子中的成语少得可怜,不会使用成语给自己加分;或不懂成语的意思,盲目胡乱地使用,闹出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篇短文,短文是这样写的:

我的家有三位成员:爸爸,妈妈和我。每天吃过早饭后,我们就分道扬镳,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一位建筑师,他每天在工地上比手画脚;妈妈是一名销售员,每天在商店里招摇撞骗;我是一名学生,每天在教室里目瞪口呆、充耳不闻。

我们一家三口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是,在我成绩考不好的时候,爸爸也会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遍体鳞伤。至于妈妈,她则会站在一旁视若无睹,从来不曾有见义勇为的时候。虽然爸爸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助纣为虐,但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

一篇字数不多的短文里却运用了许多成语,不了解这些成语意思的人肯定会觉得这篇短文写得真好,文采斐然。但知道这些成语意思的,只会觉得这篇短文写得狗屁不通。

在成语的学习上,我向来不赞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忆,这种记忆很短暂,时间稍久就会忘记。《成语英雄》和《中国成语大会》是我较关注的两个节目,我也建议让孩子们平时多看看这类的节目。节目中那些成语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变化无穷,多看看,成语水平自然会突飞猛进了。

除此之外,我还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根据典故去学习

成语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典故。孩子们在学习成语时,不妨先让他们了解一下典故的来龙去脉。比如画龙点睛、精卫填海、揠苗助长等成语,它们都是有故事的。孩子们一旦对这些故事内容熟悉了,成语自然而然就能记住。同时,这种学习方法有趣、不枯燥,能让孩子们记忆深刻。

二、多看文章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乏成语的身影,特别是在一些古典小说和现代杂文中,那些文学大家对于成语的使用都是炉火纯青的,着实令人叹服。当我们的孩子阅读一篇文章时,不妨让他们找一找文章中的成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不确定或不懂的成语,可以借助成语字典。如果想加深孩子们对成语的印象,可以让他们尝试用成语造句子。

三、学以致用

学成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使用。语言总是要落到实处,成语更是如此。

当孩子了解一个成语的意思后,不能将其丢在一旁。应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地运用到文章或语言表达中。用得越多,成语就会记得越牢固。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怕用错成语。因为,用错成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只有用错了,才会被改正。这个成语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再也不会轻易用错。

成语多如牛毛,掌握全部的成语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让孩子们不断积累,不断练习,对常用成语便熟能生巧。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让生活中处处充满成语。比如表达自我的时候,不妨把那些一贯的口吻和语调转换为成语去表达,比如想表示“我今天好高兴”的意思,在转化之后,可以说成“乐不可支”“喜不自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