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玩——建立情感的直接纽带(1 / 1)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吃、睡、玩是头等重要的事情,所以,父母们要保证孩子做好这三件事情,让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然而绝大部分父母似乎只关注前两件事情,忽略了孩子爱玩的天性,更不愿意陪孩子玩。孩子小时候,父母觉得孩子玩的游戏是幼稚的,陪孩子玩很无聊、无趣。于是绝大部分时间,他们把孩子放在一旁玩,自己则一会儿刷朋友圈,一会儿打游戏,敷衍着孩子;有的父母觉得陪孩子玩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一听到孩子要求陪玩,就以忙碌为借口拒绝。

孩子长大后,父母又觉得孩子可以自己玩了,就更没有心思陪孩子玩了。甚至有些父母还会因为孩子玩游戏而训斥孩子:“你都这么大了,还这么贪玩,怪不得学习成绩不好!”“你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好好写作业,不要总想着玩。”

这些父母认为陪孩子玩是可有可无的。殊不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玩是必不可少的。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孩子不爱游戏,游戏就是孩子的语言。并且陪孩子玩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与父母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给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印记,还可以让孩子的性格更开朗乐观、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同学非常重视陪孩子玩,尽管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是每天都会挤出一个小时陪孩子玩。她平时会陪孩子打球、骑自行车、做手工,周末的时候还会去游乐场、爬山,以及玩孩子想玩的任何新花样。

一次,孩子听说周末凌晨会有流星雨,便想去看流星雨。同学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在网上订购了帐篷、睡袋,在超市购买好零食、水果、饮料,并且查询好观看流星雨的最佳地点,准备陪着孩子在野外观看流星雨。

那一天,同学和孩子天一黑就来到户外,躺在帐篷里说说笑笑,后来还比赛数星星,非常开心和惬意。凌晨时分,天空滑落一颗流星,孩子兴奋地跑出帐篷,高兴得手舞足蹈,对着流星许愿。虽然之后天空只有少数几颗流星划过,并没有见到新闻媒体所说的流星雨。可同学和孩子都异常兴奋,毕竟这次经历是之前没有的。

事后,其他同学提出了质疑:“为了看几颗流星,你陪孩子那么折腾,难道不麻烦吗?”

同学则笑着回道说:“一点都不麻烦。孩子从来没露过营,也没有看过流星雨,我陪孩子体验他没有体验过的事情,虽然折腾些,却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我也觉得露营很好玩啊!”

同学真的很享受陪孩子玩的过程,孩子自然也感觉到了母亲的支持和爱。孩子非常信任自己的妈妈,平时有什么心事都和妈妈说。

可见,陪玩真的是父母与孩子建立情感的直接纽带。在父母的用心陪玩中,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接纳和尊重自己,父母是爱自己的。同时父母用心地陪孩子玩,可以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走进孩子的内心。

所以,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中说:“和孩子一起玩,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方式。因为和孩子相处,最好的方式不是‘说给他听’,而是转化成孩子理解并能接受的语言——玩,去做给他看。”美国《发育与精神病理学》期刊也曾经指出,父母多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有利于其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后的心理健康,避免孩子出现人格障碍的可能性。

当然,陪玩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若是陪玩的过程中,父母总是心不在焉,一边陪着孩子玩一边忙着看手机,这样的陪伴是低质量的。

前些天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娱乐场玩滑梯,一个个玩得不亦乐乎。突然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朝坐在一旁的妈妈喊道:“妈妈,你看我多厉害!”说着,小男孩从滑梯上滑了下来,站稳之后还做了一个帅气的姿势。

可这位妈妈却头也没抬,眼睛一直看着手机。男孩有些着急,又大声喊道:“妈妈,你不要看手机了!你快看看我!”

妈妈随口说了声“好”,抬头看了眼孩子,随后又开始看起手机。小男孩再次滑下来的时候见妈妈并没有看自己,有些生气地跑过来说:“妈妈,你为什么不看我!”

妈妈敷衍着说:“我不是看你了吗!乖,快点去玩吧!”

男孩更加生气了,“哼,你就是没看我。你说陪我出来玩,却一直看手机!我不玩了!”直到这时,这位妈妈才不甘心地放下手机,说:“好好好,我看你。你去玩吧!”

事实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把孩子送入游乐场,然后自己坐在一旁看手机,半天都不和孩子交流,导致陪伴的低质量。所以,我们应该明白,陪孩子玩不仅仅是一种游戏,而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专注些,走心些,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爱和关注,从而感到安全感和快乐。

同时,陪玩的过程中,父母还应该放下身段和说教,单纯地享受与孩子玩的乐趣。什么时间玩,应该孩子说了算;玩什么,也应该孩子说了算。把权力交给孩子,父母用心地陪伴和互动,陪孩子疯,陪孩子闹,如此才是高质量的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