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城、王一庵、耿天台、何克斋等属于此派。东城被称作心斋门下第一人,他与龙溪也是讲友。其学深密,既不涉于安排,也不落于闻见,据说有平实而又从容的风格(参见《明儒学案》卷32,《泰州学案一·林东城传》)。一庵认为,把“良知”视为对是非的感知,这是违背阳明良知说之本旨的。他指出,由于“良知”是人心之寂然不动、不虑而知的自然之灵体,所以必须从“良知”本体的高度加以认识。他以心斋之言为例说明道:“明翁(阳明)初讲致良知,后来只说良知。传之者自不察耳。”主张不要在“良知”上冠一“致”字(参见同上,《王一庵语录》)。不过,他虽然专以本体之工夫为宗,但其学并未脱离实地,也没有陷于狂**。因为他以“诚意”为学之要。他的“诚意说”富于独创性,堪称刘蕺山“诚意说”的先驱。他认为,所谓意并非心之所发,而是心之主宰,因而是有定向的心体,即《中庸》所谓的独体。阳明所说的良知,就是意之灵明处。所以意是“自作主张,自裁生化”的绝对本体。所谓诚,就是使这种意变为诚(参见同上,《王一庵语录·诚意问答》)。至于天台,则亦提倡“实学”,从而开启了泰州别派。
此外,这里要对方本庵之学也作一简单介绍。本庵也是泰州后学之一,但当讲到阳明的良知时,他却注重道德性,认为良知必能认识天理和善性。他还借用朱子《大学章句》的开头语而阐发了如下观点:
虚灵中有理,为事之根,奈何以虚灵为无乎?《集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今学者删之,曰:“明德者,虚灵不昧之德也。”删去理字,则无体;删去事字,则无用。但云虚灵不昧,则混于释化灵明之说,而非《大学》之本旨矣。(《明儒学案》卷35,《泰州学案四·心学宗》)
所以,他虽以“无善无恶”为心体,但却批评所谓阳明晚年秘传的龙溪《天泉证道记》是附会之说。结果使其学说接近于朱子学,成了泰州派开启新风的学者(参见《泰州学案四·方本庵传》,《心学宗》,《桐川语录》)。若从其学说的内容来说,他大概是接近于修证派(正统派)的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