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先生曰:“苏秦[1]、张仪[2]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说不能穷。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传习录(下卷)·钱德洪录》)
【译文】
阳明先生说:“苏秦、张仪的智慧,也具备圣人的资质。后世人的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士,只是学到了张仪、苏秦的老智慧。张仪、苏秦的学术善于揣摩人情,没有一丝不触动人的要害,所以他们的学说难以穷尽。张仪、苏秦也是窥探到了良知的妙用之处,只是用到了不好的地方罢了。”
【解析】
苏秦、张仪在传统儒家学者的眼中,一直都是被鄙弃的角色。原因很简单,苏张二人立身行事,纯粹以一己之功名富贵为归依,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民胞物与之胸怀格格不入。二人当时以合纵连横之术游说列国,走的是极端注重现实的霸道路子,这与儒家一贯提倡的王道之治又背道而驰。
二人这种追求过把瘾就死的处世方式,一直不被正统儒家所肯定,且二人后来的下场都不太好,更留给后人以“阴谋之术不足学”的口实。但是就战国末期的实际政治效果看,当时列国被这两位同门师兄弟(相传二人都是鬼谷子的学生)玩弄于股掌之间,却维持了难得的近二十年的和平。这在那个尔虞我诈,战事不断的时代颇为难得。从拯救无数生灵于刀兵之下的实际效果来看,二人的功德也不容抹杀。
阳明正是看到了二人在功业上的实效,进而总结苏张之学的特点,“善揣摩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跳出了传统儒家对二人一棒子打死的窠臼式评价。将做人和做事分开探讨,这在阳明一贯的言论中颇为少见,以至于后人中有人怀疑这一节不是阳明先生的言论,是别人说的话混在了《传习录》中。但是从阳明先生一生行事的轨迹来看,阳明先生身上也可见纵横家“善揣摩人情”之遗风,只不过阳明先生的心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是出于为国为民之公心,这就和苏张二人之境界有了天壤之别。阳明先生既然有“揣摩人情”之切身体验,自然可以判断出此心用之于正,就是“圣人之资”,用之于邪,虽然令人惋惜,却也仍然是“良知之妙用”。
后人对阳明先生的诟病之处,我认为就是出自“良知”的“良”字上。苏秦张仪的用心,明明是不良,为什么能将他们的智慧说成是“良知之妙用”呢?关于这点疑问,请大家参看《心外绝无“事”与“理”》节关于“至善”的解释内容。
[1]苏秦:(?—前317),战国时洛阳人,起初游说秦惠王,未被采用,后来游说燕、赵,联合六国以合纵之势抗秦,后来合纵之势被张仪所破。
[2]张仪:(?—前309),战国时卫国人,辅佐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以分化瓦解六国的合纵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