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门人在座,有动止甚矜持者。先生曰:“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
曰:“矜持太过,如何有弊?”
曰:“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
有太直率者。先生曰:“如今讲此学,却外面全不检束,又分心与事为二矣。”(《传习录(下卷)·黄直录》)
【译文】
门人在座的时候,有人举止过于矜持。阳明先生说:“人要是过于矜持,终究是有弊端。”
有人问:“矜持过头了,为什么有弊端呢?”
阳明先生说:“人的精力只有这么多,如果专门在容貌上用功夫,内心就会有许多照管不到的地方。”
又有人过于直截率性。阳明先生说:“现在在这里讲良知之学,却对外在的言行举止全然不加检点,又是将心和事割裂为二了。”
【解析】
阳明分别点评了“甚矜持者”和“太直率者”这两种人。黄直特意将这两种评语放在一起,就是告诉我们,必须综合起来看,才能抓住阳明先生教诲人的主旨。阳明先生教诲人的主旨还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恰恰好,才是真的好。
矜持太过的人,一切真性情都用拘束的言行举止包装起来,处事接物,像个演员一样处处拿捏。阳明反对这样,理由是人的精力有限,将有限的精力浪费到无用的虚处,暴殄天物。
过于率性的弊端,我们前面曾经谈过了,正好和矜持太过相反。三国时刘劭在他著的《人物志》中,对过于率性者的评价是“朴露径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译为现代汉语的话,大意就是太直的人,优点在于诚实不欺,缺点在于行事不密。而行事不密很容易因为鲁莽而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