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比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1],‘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2]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3],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4]安肯以此望人?”(《传习录(上卷)·薛侃录》)
【译文】
阳明先生说:“治学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名。”
薛侃说:“自前年起,自我感觉好名的毛病已经减轻许多。最近仔细省察,才知道这个毛病完全没有去掉。岂止是做出外在不爱好名声的样子给人看就算是(不好名了)?只要听到夸赞就喜悦,听到毁谤就忧闷,其实也都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
阳明先生说:“十分正确。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里还会有好名的工夫?”
阳明先生又说:“‘疾没世而名不称’的‘称’字读去声,也就是‘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意思。实与名不相符,活着尚可弥补,死了就来不及了。孔子认为‘四十五十而无闻’,(其中的“闻”字)是指没有闻道,并非指声誉。孔子说:‘是闻(闻道)也,非达(显达)也’,他怎么会单以名声来评价别人呢?”
【解析】
这节探讨“好名”的问题。在阳明嘴边,“好名”常常是和“好色”“好货(财)”并列的三大私欲之一。关于“好名”的问题,许多名人也留下了一些趣谈逸事。
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算得上是西方世界的一个古今完人了。他在《富兰克林自传》一书中,曾经谈起过自己如何克服“自傲”这一毛病的。“自傲”和这里阳明说的“好名”其实意思相近。他说,我发现最难克服的毛病就是“自傲”,比如我现在基本上已经能克服自傲了,但是,有时候,我还是会为自己能克服“自傲”这个毛病而自傲。富兰克林的这些话够精辟,还好,他还能意识到自己没有完全克服自傲,比起世上的大多数人,他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们再看另一个例子,清朝人袁枚首次上任做官之前,到自己老师家中拜别。他的老师问他:“你就要去当官了,都准备了什么东西去当好这个官呢?”他的老师原本是指望袁枚会回答“忠君爱民”之类的话。没料到,袁枚恭敬地回答道:“学生没有准备别的,只是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上任之后主要是先送掉这些高帽子。”
方正端严的老先生一听袁枚这样说,气就不打一处来:“我辛辛苦苦培养你,就是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十年寒窗,一朝成名,走马上任之前不先给我说说你兼济天下的大义,却先学会了这些庸俗的东西。”老先生的脸都被气白了。
于是他就劈头盖脸骂了袁枚一顿。等老先生发泄完,袁枚温声细语地对老师说:“世俗中的人,其庸俗鄙陋哪里及得上先生您的万分之一呢?像先生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大儒,自然不需要别人再恭维,但是,对于世俗的那些家伙,如果不先给他们送些高帽子,可能学生为起政来就多有掣肘之处,到了那时,还怎么施展兼济天下的大义啊?还请老师您明鉴啊!”
正火冒三丈的老先生一听这话,犹如服了一剂清凉散,浑身受用无比。他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语气就缓和多了,但是还免不了谆谆教诲一番袁枚要当好官,不要贪污,不要纳贿,袁枚恭顺地听完,就拜别了老师。到了朋友那里,朋友问他面见老师的情形如何,袁枚就淡定地告诉那个朋友,高帽子我已经送出去一顶了。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是想说,“好名”这两个字在人性深处是何等根深蒂固,而且越有能力的人,越容易在这上面栽跟头。底层的小民,默默无闻,就是想犯“好名”的毛病,也会失望地发现根本没有犯这个毛病的条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还是个“富贵病”。当大家在学问、财富、权力等方面稍有小成的时候,就要倍加留意“好名”这两个字。
薛侃对“好名”病发作症状的描述,还是比较到位的,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在阳明门下进步之快。薛侃已经意识到,仅仅做到给人以谦恭的表象,还不能算是不好名。必须要将手术台内移,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夸赞,有点想飘的感觉,就赶紧给自己来一刀,让自己落下来。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毁谤,有了消沉或者愤怒的情绪,就马上给自己打一剂强心针或者安定针,让自己恢复到常态去。只有这样,才是学问的得力之处。
再来看阳明对“好名”病的点评,就更加专业了,先生直接说出了“好名”病的病理表现,让大家更加明确了克服“好名”病的重大意义之所在。如果不在这一关上打通,基本上就落入了“小富即安”“器小易盈”的窠臼,在自我心体修炼上难有更大作为。这还不算,接下来,阳明还引用了“正心科”的著名“医学”权威,也是阳明的老前辈孔丘先生的论述,通过考证“称”字的读音,以及对“闻”字多年来错误理解的拨乱反正,来讲明“反对虚名,专注于求真务实”的儒学传统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1]“疾没”句:语出《论语·卫灵公》。
[2]“声闻”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下》。
[3]“四十”句:语出《论语·子罕》。
[4]“是闻”句:语出《论语·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