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1 / 1)

【原文】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传习录(上卷)·陆澄录》)

【译文】

阳明先生说:“诸位近来相见时,很少提问,为什么呢?人如果不用功,没有不自以为已经知道如何治学了的,认为只要遵循所知道的做就行了。却不知道私欲天天都在生长,就像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扫就又有一层。而实实在在用功,就会发现(持心之)道无穷无尽,愈探索愈深,必使此心精粹纯洁,没有一丝夹杂的私欲才行。”

【解析】

《传习录》中的内容,别人提问,阳明作答的居绝大多数,这节却是阳明见诸生少疑问,主动“开示”,先生诲人不倦之情跃然纸上。

应该是这样一个场景,平时总被弟子们围着问这问那的阳明觉察最近几日没人向自己提问了。倍感失落的阳明决定主动出击,敲打一下这些“闷葫芦”。

在反问过弟子们为何连问题都没有后,没有等人回答,阳明就开始了训诫,“人不用功”这句中的“用功”当然是指克治心中不正念头的克治之功。人没有在这上面用功,也只能生活在一种日久形成的习惯当中,此时所谓的循而行之,也只是依照那些习惯而行,而不是依照良知而行。

由于人性固有的惰性,人很容易溺于旧习,犹如地上的尘土,一日不扫,便有一日的积累,日日不扫,月月不扫,长年累月下来,终有一天你会懒得连笤帚也不想拿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被荒废的。但人若诚心诚意用功,就会觉得心学的大道,越探越深,一定要将功夫练到精纯方可。

南北朝时,慧能禅师和神秀禅师的一段公案,放在这里可以作为这节的旁解。当年,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打算从弟子中挑选一个继承衣钵的人。在其最有才干的两个徒弟的对决中,有两首相映成趣的禅诗流传下来。这两位高徒一个叫神秀,一个叫慧能。我们先来看一下获胜方慧能禅师的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一首超凡脱俗的禅诗,意境相当高远,历来被文人骚客们所津津乐道,几乎成了禅诗的一个样板。再请看亚军神秀禅师的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人们通常认为慧能的诗要比神秀的诗好,当年弘忍禅师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最终将衣钵传于慧能。但问题是,达到那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境界的,世间又有几人呢?在前面,阳明曾经将人分为圣人、贤人、凡人三类,慧能的诗,适用的也只能是圣人这一类。至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修心过程,则要适用神秀的诗了,而这首诗的意思,也正好和阳明这节表达的意思相吻合。

“身是菩提树”这句中的“菩提”是“烦恼”的意思,人有此身,即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心如明镜台”和阳明常挂在嘴边的那个人心似镜的比喻是完全一样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中的“拂拭”正是阳明说的“用功”,“尘埃”正是那些偏移了良知的私心杂念。

镜要时时勤拂拭,保持常明可以朗照。这就是神秀的境界,也是绝大多数修习心学的人应该效仿的方式。而慧能的境界更像是直接把镜放在了“无尘真空”的外太空去,超凡脱俗是肯定的了,但其境界非我等血肉凡夫所能望其项背。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拿着抹布擦镜子吧。

所以,在我看来,这两首诗适用的对象不同,慧能说的更像是修心的一个目标,而神秀说的更像是修心的一种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