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却在灯火阑珊处(1 / 1)

【原文】

问道之精粗。

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传习录(上卷)·陆澄录》)

【译文】

有人问“道”的精粗问题。

阳明先生说:“‘道’没有精粗(之分),人的见解有精粗。比如这一间房子,人刚进来,只看到一个大的轮廓是这样。住得久了,就会连柱子、墙壁之类,一一都看明白了。再住得久些,比如柱子上有些纹理,都能细细地看出来。然而仍旧只是这一间房子而已。”

【解析】

此节的关键词是“道”字,这个字正是心学思想和唯物主义产生交集、发生碰撞的一个例证。“道”字在这一节里的含义可以解释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和唯物论中对“物质”所下的定义类似,即强调“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因为阳明说了“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在这里很明确地把“道”和“人之所见”分为两个不同的范畴来谈,喜欢玩“综合法”的阳明终于给我们来了一个应用“分析法”的惊喜。

将“道”和“人之所见”分开谈,也就是承认了“道”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撇开《传习录》其他节不谈,仅就这一节来说,阳明先生俨然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论者。此刻的阳明仿佛被唯物主义思想给“招安”了。

阳明用房子比喻,得出的结论是房子依然是那间房,不过人对房子的认识有一个精粗之分。阳明整段话看似都是在说房子“能被意识反映而又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但是如果联系《传习录》中其他内容中体现出的阳明先生的一贯主张,仔细揣摩其用意,他强调的重点还是在于“人之所见有精粗”这种人的内心对外在世界的能动反映性上。这种情况犹如家长在批评自己那调皮捣蛋考试又没有及格的孩子,总喜欢说你看邻居家孩子怎么怎么听话,学习成绩怎么怎么好一样。听起来好像都是在表扬邻居家孩子,其实心里压根儿不是在关心邻居家孩子,重点还是在于把自己的孩子**好。

这一节给我们的启示在于:阳明也懂得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但是他自己不欣赏这种看待世界的视角。阳明对类似唯物主义的概念只是投去一瞥而已,连一点深情的成分都没有,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瞥。

我们再举那个著名的“岩中花树”的例子,“岩中花树”的内容本来出现在《传习录》的后文,现在既然谈到,我们就摆出来分析一下,原文是: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其实,这一节那个友人的提问本身就有问题。他问的是“天下无心外之物”,那么我们通过联系前面的内容可以知道,在阳明的思想体系里,“物”的定义是“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果按照这个定义,这个友人的提问就像是指着猴子问是不是猴子一样,得到的回答肯定是“是猴子”。按照阳明的定义,“天下无心外之物”是绝对成立的,如果联系我们正在谈的这一节,我们可以假设这样问阳明:“先生,天下有心外之‘道’吗?”相信我们得到的将是另一种回答。将“岩中花树”纳入“物”的范畴,那肯定是“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果将“花树”纳入“道”的范畴呢?按照我们正在谈的这一节的语气,我们可以模拟出这样一个回答:“花树无所谓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株花树,人初看到,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看得细了,便枝叶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细看,连花瓣上的细纹,一一都看出来,然只是这一株花树。”

能明白不同的提问有不同的回答,才能完整地理解阳明的思想学说。阳明知道可以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待山中的花树,但是他认为这种角度于人并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对其采取了一种“存而不论”的态度。但是他要在自己学说的范畴内来看待花树,说“心外无物”,我们也找不到充分的证据证明他说的是错的。

有些心学研究者,我质疑他们并没有用心通读《传习录》全文,而只是断章取义。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乱给人扣帽子,太不公道了!阳明的思想是一个完整体系,那些站在唯物主义立场的编者至少在这个例子上,犯了没有能用“全面的”“联系的”方式看待阳明思想的错误,而“联系的”和“全面的”方式正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讽刺的是,宣扬唯物辩证法的人用一种违反了唯物辩证法的方式“驳倒”了阳明的学说,这本身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将唯物论和阳明心学做一个比较,很像西洋画和中国传统画的比较,一个求形似,一个求神似。求形似的讲求“客观、中立,不掺杂一点人的主观意识”。求神似的讲求“万物皆备于我”,认为世界万物舍弃人的参与将毫无意义。求形似的特征是科学、严谨,却流于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求神似的特征是贴骨贴肉,动关身心,一步一个坑,一掴一掌血,时时处处力量有处使,主意有处用,看似不严谨实则滴水不漏,缺点是学说本身难以用语言文字明确描述,注重身心的实践,导致其传播困难。以上是我对这两种思想的比较,管窥之见,难免挂一漏万,但两种思想观点孰优孰劣,我并不妄下论断,需要大家用心品味,自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