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澄问“操存舍亡”[1]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2],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3]邪?”(《传习录(上卷)·陆澄录》)
【译文】
陆澄就《孟子·告子上》的“操存舍亡”章请教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说:“‘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这句,虽然是就平常人的心体来说的,但是求学的人也须知道心的本体原本就是这样,如此,操存的功夫才没有毛病。不能说‘出’就是亡,‘入’就是存,如果从本体而论,原本是无所谓出入的。要是非要说出入,那么运用思虑就是出,但是心体的主宰常清楚地存在,又出个什么呢?既然没有出,又怎么会有入?程颐所说的‘腔子’,也只是天理罢了。哪怕终日应酬忙碌,只要不出天理的范围,就是在腔子里了。要是超出了天理,就称之为‘放’,这就是‘亡’了。”
阳明又说:“出入也就是动静,动静无常规,又怎能有方向呢?”
【解析】
这一节是非常难懂的。这里谈的“出”和“入”,即便译为现代文,读后明白的还是明白,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因为这些文字后面的东西没有被挖掘出来,放在当代人所能理解的语境下。对于古代典籍,我们不能仅仅止步于翻译成通顺的现代文,其中的含意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下面我对这节的解读,是参照了同道们不同的注解后,而审慎选择的一种,不敢说绝对正确,仅供大家参考,如有更佳见解,欢迎指正。
“操存舍亡”章,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较长,这里不再引用,直接说其要表达的意思。原文中,孟子用山上的树木如果经常被砍伐就不能茂盛做比喻,来说明人的良知如果放任其失去,就像是用斧头天天去砍伐树木一样,无法保持旺盛。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用心维护,良知就像树木一样可以成长壮大。同样的,经常砍伐(放任良知失去),良知就消亡了。然后说:“‘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意思是:“‘(人的心体)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进出(心体无时无刻在把握和放弃中摇摆不定,就像人在一个屋子里进进出出一样)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这说的就是人心吧?”概括来说,孟子认为,人本心都具有良知(这个“良知”指下文所说的“阳明良知”),但是常人往往自暴自弃,致使良知(这个“良知”指下文所说的“孟子良知”)失去。
阳明在这里首先肯定了孟子的观点,认为人的心体加以把握或者放弃都是可以操之在我,这种可操可舍的能力是“天之与我”的功能,同样的观点在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文中有类似的表述:“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孟子的观点也可以这样说:人的良知如果致力去存养,则生长壮大;放弃培养,则自动消亡。但是阳明在孟子的观点上更进了一步:心体的主宰常常昭昭在此,无所谓出入的。阳明这里说的心体的主宰,和孟子所表述的良知是有区别的。孟子所表述的良知,更像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良心”“正气”,是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加以培养和维护的,所以有所谓“存”与“亡”。
而阳明所说的那个具有不死之身性质的“心体的主宰”,更像是人的自我觉察之心,如果将孟子的良知比喻为具有执行权的机构,那么阳明所说的“心体的主宰”则是具有监察权的机构,无论心体在做什么,这个具有监察权的“心体的主宰”都是可以觉察到其是否符合天理的。但是具有监察权的这个“心体的主宰”,权力也仅仅止于监察,它可以对“对与错”做出判断,但是,“纠正错,回归对”还是要依靠孟子的那个具有执行权的良知。
具有监察权的“心体的主宰”,我们姑且叫它“阳明良知”吧,孟子所说的那个“操则存,舍则亡”的东西我们姑且叫它“孟子良知”吧。虽然“阳明良知”看似没有“孟子良知”有力量,但是“阳明良知”确实是高于“孟子良知”的,为何?
“孟子良知”有存有亡,存时当然不必再说,但是,亡的时候,只有在“阳明良知”具有监察能力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回归到“孟子良知”,此时唯一的好消息是“阳明良知”是全年无休的(常昭昭在此),而不像“孟子良知”那样会消极怠工。但是那个回归到“孟子良知”的所谓的自我能动性,是一个说无可说的原始概念,但是,它又是一个最最核心的概念,这个能动性就是孟子说的那个“操”的力量,而所谓的“舍”就是指你放弃了“操”的力量。这里举一个例子说明,现在请你举起你的右手,相信你可以很容易做到,那么这个能做到举起右手的指令之所以能发布并实现,就是那个千金难买的现在被我们称为“主观能动性”的“能”字,也就是彭端淑文章中所说的那个“为之”所能发起的中枢指令区。
后面阳明说的程颐的“腔子”即是天理,他说的这个腔子其实还是“孟子良知”。人在腔子里,是存有良知(孟子良知),人离开了腔子,是失去了良知(孟子良知),但是,判断其是否在腔子里的东西又是“阳明良知”。那么在阳明先生的学说概念中,有没有可以和“孟子良知”搭上关系的叫法呢?有,那就是“致良知”。在阳明的学说体系内,仅仅说良知,可以认为是“阳明良知”,人人具有。当说到“致良知”时,就是将“阳明良知”所监察到的东西按照顺应天理的途径去实现之,“致良知”就可以和“孟子良知”画上等号了。
[1]操存舍亡:语出《孟子·告子上》,原文是“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2]腔子:出自《二程遗书》卷七。原文是“心要在腔子里”。
[3]乡:通“向”,方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