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源[1]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傍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先生曰:“尔病又发。”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辨。先生曰:“尔病又发。”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传习录(上卷)·陆澄录》)
【译文】
孟源有自以为是且贪图虚名的毛病,阳明先生屡屡责备他。有一天,阳明刚刚批评完孟源,阳明的一个朋友来访,向阳明陈述近日来在修心上做的功夫,并恳请阳明给予指正。孟源从旁边插话说:“你的这个功夫正好是找到了我以前用过的方法。”阳明先生说:“你这毛病又犯了!”孟源的脸色变了,嗫嚅着打算再为自己争辩一下。阳明先生说:“你这毛病又犯了!”趁机开导他说:“这是你一生的大毛病。就像丈余内的地上,种了这棵自以为是的大树,雨水的浇灌,土壤的养分,只能滋养这个大树的根。纵然想在四边再种些好庄稼,上面被大树枝叶遮覆,下面又有这大树的根盘结,又如何能长得成呢?必须把这棵树砍去,一点根须都不要留,才能种植好庄稼。不然的话,你就是浇水施肥,也只能培养你那坏毛病之树的根。”
【解析】
这节是《传习录》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情景教学的案例。首先我们来赏析一下阳明的教学艺术。阳明这里的教育方法,颇像佛家中的“当头棒喝”。不得不说,对人的教育有时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时就要快刀斩乱麻,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至于在何种场合该用何种方法,这个就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别指望我在这里能指给你万能公式。
发现问题,就地解决,这也符合阳明的“事上磨”主张,那些有拖延习惯的读者,也可以得到启发。问题出现后,立即予以解决,不要指望明天,最佳的时机就是你遇到问题的当下,这一刻,就是上天安排给你的抓住天理的机缘,不要犹豫,立即行动吧。千古在此一刻,万机肇始于一念,抓住它,现在!
常人的恶习病根,往往因循成习,去除甚难。这里,阳明其实也揭示了心学修炼中的难点所在,其实整个心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或者说心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改变人的气质,用当代西方成功学的话来讲,叫作培养正确的心态,养成良好的习惯。改变气质,难就难在克服自己的恶习。
阳明之所以对孟源“棒喝”,因为他知道,面对人的“沉疴”“顽疾”,必须用猛药,留不得情面。人对自己有时候必须要“狠”一点,心学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的学问,人内心天理和人欲交锋之时,如果没有一个“勇”字和发自内心“从吾良知”的诚意,我们在这里探讨再多的《传习录》也是无用。
[1]孟源:字伯生,安徽滁州人,王阳明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