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万物一体”论

(一)“万物一体”论的本源

如前所述,仁是儒学道德的最高标准,被认为是全德。用一句话来说,仁就是对人的关爱之德。因此,儒学思想本来就站在以万物为一体的立场上。

“仁”这一汉字的字形表示两人相亲相爱。仅从字形上看,就明白仁是自他一体的德行,因此仁中包含以万物为一体的思想。但是这一点直到宋代才被人发现。

然而,追根溯源,孔、孟的教诲中就已经包含了这一点。因为孔、孟最重视爱人之德。

春秋时期道义废弛,孔子为拯救天下苍生周游列国,当时的隐者看到此情此景,认为最好隐于世外,以求保全自身,有人甚至嘲笑说孔子的作为是徒劳无益的。

对此,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篇》)天下之间只要有一人不能得其所而辛苦劳累,那么孔子必定感同身受。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进一步明确了孔子的思想。这句话是说,任何人都有感受他人的心。孟子又说“与人为善”“与人为乐”,这就继承了孔子的精神。“与”这个字体现了自他一体、万物一体的思想。

孔子又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篇》)这句话也论述了万物一体之仁。

王阳明在晚年给聂豹的信中写道:“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暖席者,宁以蕲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呜呼!此非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

儒学家就是这样阐述万物一体之仁的。在古代,这种觉悟还不够成熟。如果仅就“万物一体”这一点而言,也许老子、庄子等道家更有觉悟。不过,虽然二者都以万物为一体,但是其本源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儒学家提倡的万物一体是以人伦道德即仁为本,而道家主张的“齐同”否定一切,以超越一切的无为本。

到了秦汉时期,儒学家吸收了道家的万物齐同思想,也开始提倡这一观点。《礼记·礼运》中讲述的大同思想便是一个例子。但是,这个很难说是纯粹的儒家的万物一体思想。该篇的后半部分讲述了圣人的礼治,其中“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讲述的便是儒家的万物一体思想。

到了唐代,佛教兴盛,禅宗日益壮大。佛教以空为道之根本,自然主张万物齐同。

(二)宋明时代的“万物一体”论

【周濂溪】

到了宋代,新儒学兴起,儒学家觉悟出了万物一体的思想,开始思考“万物一体之仁”。这也许是因为受到道家与佛教万物齐同思想的强烈刺激吧。周濂溪便是这一思想的先驱,他被称为宋学之祖。他任由庭前的小草生长而不将它们割除,有人询问原因,他回答说:“小草与自家意思一般。”这句话是说小草与周濂溪同心一体。如果琢磨一下周濂溪的心思,可以解释为,他认为自己具有生万物的天地之心,庭前小草也是如此,因此小草与自己有相同的生命,所以不将它们割除。

【程明道】

程明道与程伊川兄弟二人是周濂溪的门人。兄长程明道解释仁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医学上称手足麻痹为不仁,程明道以此为例,称仁是贯穿物我的血脉,因此他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全书》卷二),“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全书·识仁篇》)。

如此说来,如果不与物同体,不与物一体,就不能称之为仁。如果误解这一点,就有可能外媚流俗、内遂私利。因此程明道在讲完仁之同体后,又说“义、礼、智、信,皆仁也”,指出了义、礼、智、信的重要性。另外,他遵循孟子的教诲,提倡诚信的重要性。他还论述了仁与万物一体、人与万物一体、识仁与诚敬的关系等。

【程伊川】

程明道的弟弟程伊川,根据《周易》“履卦”的解释,指出:“夫上下之分明,然后民志有定,民志定,然后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而治也。”(《伊川易传》)又说:“古之时,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称其徳,终身居之,得其分也。后世自庶士至于公卿,日志于尊荣,农工商贾,日志于富侈,亿兆之心,交骛于利,天下纷然,如之何其可一也?”(《伊川易传》)

【陆象山】

南宋陆象山是朱子的讲友,他也说过类似的话。孔子曾论述学的重要性,以日常行为为主论道。而孟子则主张以行之本,即心为主论道。陆象山提倡心学,他说是读了《孟子》后领悟到的。他说:“人之才智各有分限,当官守职,惟力是视。……至于此心此德,则不容有不同耳。”(《陆象山全集》卷十一《与王顺伯》)总之,程伊川、陆象山的“万物一体”论就是把“安德知分”作为成就万物一体之心的准则。

如此一来,自然有人提出,君臣父子各守己分,即正名分、守礼便是以万物为一体。

陆象山又从心学的立场阐述了万物一体。他提出心即理,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又说:“此心之灵苟无壅蔽昧没,则痛痒无不知者。国之治忽,民之休戚,彝伦之叙,士大夫学问之是非,心术之邪正,接于耳目而冥于其心,则此心之灵,必有壅蔽昧没者矣。在物者亦在己之验也。”(《陆象山全集》卷十三《与郑溥之》)他把仁作为贯穿骨肉亲情的东西,认为正因为有了亲情,人们才可以辨别是非善恶、好善憎恶。人人都想成为仁者,对于不仁之人,应当予以教化。因此,“弃人绝物之心便是不仁”,这便是孔子说的“与世人”之心。(《陆象山全集》卷十五《与侄孙浚四》)因此,他说,在是非善恶、好恶方面不可有区分彼我之心,即私利之意,因为人皆秉天地之气而生,惩恶扬善是理所当然的。(《陆象山文集》卷十三《与罗春伯》、卷三十四《语录》)他认为,在是非为公、好恶相同之中,含有万物一体之仁。

【张横渠(张载)】

张横渠是与程子同一时代的儒学家。他著有《西铭》,该文从同胞之情的角度论述了万物一体。张载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气同体。国家社会的道德与家族道德相同,贯穿着骨肉般的温情,而且人们对于国家社会的道德应该如同对上天那样持有宗教般的虔敬态度。如此一来,他将家族道德中的骨肉亲情扩大到了社会国家层面,同时也给家族道德赋予了对上天那样宗教般的虔敬之念。可以说这一万物一体思想,是建立在儒学传统的敬天思想的基础之上的,富有宗教性,它立足于传统的重孝思想,以骨肉亲情为根基。概括来说,张横渠用万物一体说论述了以仁者为本的天人合一思想,高唱同胞之情。

【王阳明】

以上大致解说了王阳明之前的儒学万物一体思想的历史,可以说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为先学之集大成。

在《传习录》中卷的开头,录有王阳明写给顾东桥的信,其中包含了“拔本塞源”论。中卷的末尾录有王阳明写给聂豹的信,信中**了王阳明的心境。信中讲述的万物一体之仁,可以说揭示了儒学精神的极致。吉村秋阳是德川幕府末期的阳明学学者,他编纂了王阳明教学的书籍《王学提纲》。他在书的开头部分抄录了“拔本塞源”论,这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王阳明继承了陆象山的心学,并明确了其本体,他将《礼记·礼运》、程明道的《识仁》、张横渠的《西铭》,以及程伊川、陆象山等人的“万物一体”论集大成,并以良知为本,提出了自己的“万物一体”论。

王阳明这样写道:“《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

那么,为什么人们无法成就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呢?王阳明如下论述道:“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

王阳明在“拔本塞源”论中这样写道:“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其教之大端,则尧、舜、禹之相授受,所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其节目,则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而已。唐、虞、三代之世,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焻;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传习录》中卷《答顾东桥书》)

和其他儒学家一样,王阳明认为古代社会是理想社会,而后世逐渐改变,因而提倡复古主义。相比西方,这种尚古思想是东方思想的特色之一。王阳明描绘的理想社会是成就万物一体之仁的社会。

他又这样说道:“世之儒者,慨然悲伤,搜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于煨烬之余,盖其为心,良亦欲以挽回先王之道。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王阳明高呼通过致良知可以成就万物一体之仁。

王阳明所讲的良知是一种敏锐的道德感知,具有好善憎恶的笃实情意。因此他认为,发挥良知的话,人们都可以恢复万物一体之心。

谢上蔡是程子的门人,他以仁为觉,认为仁是拥有直觉的理。王阳明的良知也可以说是拥有敏锐知觉的理。正因为如此,王阳明才说良知即天理。

进一步说,良知便是仁。这样一想,就会明白王阳明通过“致良知”论述万物一体之仁的理由,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的特色也在于此。

以上大致介绍了儒学的“万物一体”论,详情请参照拙著《儒教精神与现代》(明德出版社)中的第六、第七章。

《传习录》与“拔本塞源”论

要想了解阳明学的要旨,必须先读《传习录》。自从三轮执斋的《标注〈传习录〉》在日本出版后,《传习录》便开始为人们所熟知。德川幕府末期的大儒佐藤一斋编著了《〈传习录〉栏外书》,对阳明学的研究更加细致。到了明治时期,阳明学学者东泽泻的长子东正堂编著了《〈传习录〉讲义》,其学说越发明了。

如今的《传习录》由上、中、下三卷组成。其中,上卷与下卷记录了王阳明与学生之间关于学问的问答,中卷从王阳明写给友人及门人的信中摘录编辑而成,记述了对求学之人来说最重要的学术思想。

上卷与中卷是王阳明在世时经他披阅后编著的,而下卷是王阳明故去后编纂成的,未经王阳明审定。另外出版的《传习遗录》,记述了王阳明的语录。

上卷所录内容是王阳明向世人提倡“致良知”说,并把它作为学问的根本之前的语录,中、下卷主要是提倡“致良知”说之后的内容。特别是中卷收录了王阳明的亲笔书信,这些书信是了解王阳明晚年成熟的学术思想最为重要的资料。但是王阳明故去以后,有的王门学派反而重视上卷的内容。而下卷则记述了《王文成公全书》中没有收录的王阳明的重要教言,不可忽视。

“拔本塞源”论是王阳明写给故乡前辈顾东桥的书信中的内容,收录在《传习录》中卷的开头。嘉靖四年(1525),王阳明五十四岁时,顾东桥写信来质疑王阳明的学术思想,王阳明回信一一详细作答。《传习录》中卷出版之时,顾东桥尚且健在,因此王阳明命人将题目定为《答人论学书》,后来的版本中则以《答顾东桥书》为名。

“拔本塞源”论记述在这封长信的末尾部分。佐藤一斋这样说道:“此书拔本塞源,辩论痛快,使人惭伏无辞也。此书传触,恐或辱东桥,故为匿其姓号耳。”

给顾东桥的信分为十二段,每段开头记录了顾东桥的疑问,后面是王阳明的回答。王阳明学术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几乎毫无遗漏地记录在其中。第十二段的后半部分写有“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因而世人称之为“拔本塞源”论。因此,《答顾东桥书》并不是一篇论文,我们不应将它看作论文,而应看作书信中的名篇。

我将“拔本塞源”论划分为前后两篇,是因为觉得这样更容易读懂。前篇可以说是后篇的序章,“拔本塞源”论的主旨记录在后篇中。

前篇讲述的是夏、殷、周三代以前的情况,记述了当时的教学内容和世相。此时,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圣人教学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后篇主要讲三代以后,圣人之学衰落,邪说横行,人们为功利之念驱使,招致天下祸乱。为了拯救世人,很多学术思想应运而生,但都未奏效。文中详论了这一情况,指出为了实现救世,只有复兴圣学。幸而人们生来具备永远不灭的良知,只要致良知就能成就万物一体之心,就能够救世济人。

三轮执斋评论说:是至论中之至论,明文中之明文。自秦汉以来,数千年之间,唯有此一文而已。佐藤一斋则评论说是“古今独步”,可以说是明文中的明文。孟子的雄辩让人兴奋激昂,而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中的雄辩虽在孟子之后,实不在孟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