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七月,武宗依旧没有起程回京,而是久留在南京。此时,张忠、许泰、江彬等佞臣欲将王阳明擒获朱宸濠的功劳说成是他们自己的,于是向武宗献上朱宸濠,以此邀功。

张永得知此事后,劝诫他们道:“不可。昔未出京,宸濠已擒,献俘北上,过玉山,渡钱塘,经人耳目,不可袭也。”正如张永所说,王阳明生擒朱宸濠之事,早已世人皆知了。

鉴于此,佞臣们又传下武宗诏令,让王阳明修改奏折,改奏擒获朱宸濠的战功应当归功于威武大将军(武宗),而捷报上也应写下一众佞臣们的名字。王阳明并无半点贪功之心,于是按照佞臣们所说的修改了奏折,于七月十七日向武宗呈上了《重上江西捷音疏》(《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三)。

得到这份奏折之后,佞臣们才终于开始劝谏武宗北归。但武宗率军北归拖到了这一年的十二月,同月初三朱宸濠伏诛。

接到亲征军北归的消息后,王阳明在《与顾惟贤书》(《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七)中写道:“……不胜喜悦,贱恙亦遂顿减。此宗社之福,天下之幸,人臣之至愿,何喜何慰如之!”书信中表达了王阳明的安心之情。

同时,又因江西省内仍有流寇出没,所以王阳明决定一边火速剿平流寇,一边想借此次机会整顿兵马,以备不时之变。

对于修改奏折一事,东正堂说:阳明先生深知,若世间再爆大乱,或绝难易,故忍辱耐苦,修改捷音之疏,此绝非寻常人等可堪之痛。先生能隐忍不发,皆因先生之大忠大仁。……中间事实虽较前疏稍稍略写,却绝无半点可曲笔处。此亦先生用意周到,用心良苦。(《阳明先生全书论考》卷十二《奏疏·公移二·江西书》)

霍韬原本就对武宗御驾亲征之事持反对意见,说道:“是役也,罪人已执,犹动众出师;地方已宁,乃杀民奏捷。误先朝于过举,摇国是于将危。盖忠、泰之攘功贼义,厥罪滔天,而续、纶之诡随败类,其党恶不才亦甚矣。”(《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三《年谱二》)

此外,御史黎龙也坦承预测了此事或将在未来成为事变的导火索:“平藩事,不难于成功,而难于倡义。盖以逆濠之反,实有内应,人怀观望,而一时勤王诸臣,皆捐躯亡家,以赴国难。其后忌者构为飞语,欲甘心之,人心何由服乎?后有事变,谁复肯任之者?”(《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三《年谱二》)

如果将宸濠之乱称为阳谋的话,那么江彬、张忠、许泰的所作所为,可谓是阴谋了。站在王阳明的立场上,救前者易,而救后者难。太监张永之前参与诛杀宦官刘瑾,而这一次,他又去除了江彬、张忠、许泰造成的危难,其功劳可谓甚大。因此文宪公费宏在送别张永起程返京的序中赞扬了张永的功劳,写道:“兹行也,定祸乱而不必功出于己;开主知而不使过归乎上;节财用而不欲久困乎民;扶善类而不欲罪移非辜。且先是发瑾罪状,首以规护卫为言,实以逆谋之成,萌于护卫之复,其早辨预防,非有体国爱民之心,不能及此。”(《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三《年谱二》)

此外,王阳明的高足钱德洪也在《年谱二》中写道:“平藩事不难于倡义,而难于处忠、泰之变。盖忠、泰挟天子以偕乱,莫敢谁何?豹房之谋,无日不在畏,即据上游不敢骋,卒能保乘舆还宫,以起世宗之正始。开先勒石所谓‘神器有归,孰敢窥窃’。”

如前所述,在宸濠之乱爆发前,王阳明曾派遣自己最为信任、门人中资格最老,甚至委以教育养子正宪之任的冀元亨前去拜访朱宸濠,让他一边讲学,一边查探朱宸濠谋反的情况。

回到赣州之后,冀元亨向王阳明报告了朱宸濠的谋反之心。听说冀元亨在讲学时隐射劝诫朱宸濠,因而惹恼了朱宸濠之后,王阳明担心祸及冀元亨,便派遣护卫,让冀元亨走小路回到了故乡湖广省常德府。在听闻宸濠之乱爆发的消息后,冀元亨料到王阳明必然起兵,于是立刻赶到了王阳明的军营。

然而,在王阳明平定了宸濠之乱后,率军南巡的武宗身边的佞臣张忠、许泰一直想要设计陷害王阳明。因实行的种种奸谋都没能奏效,张忠、许泰等人便私自逮捕了冀元亨,对其严刑拷问,并胁迫说:“宸濠之乱前,你到朱宸濠那里去,是奉王阳明之令前去与朱宸濠签订秘密盟约的吧?快从实招来。”

但冀元亨无片语可说。因此,张忠、许泰等人将冀元亨及其妻女打入大牢。在狱中,冀元亨与众囚徒情同手足,每日为囚徒们讲学。众囚徒也感激涕零,修学慰心。

对于冀元亨下狱之事,监察御史曾相继呈上辩疏。王阳明也呈上了《咨六部伸理冀元亨》(《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七),在说明冀元亨是自己派去探查朱宸濠实情,希望能够为其申冤的同时,又表明自己即便一死,也难以消减对冀元亨下狱之事的愤恨。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驾崩,世宗即位。虽然世宗下诏开释冀元亨,冀元亨却在出狱五天后病死。

得知此事之后,王阳明祭祀灵牌,恸哭不已。其后,王阳明又对湖广省布政使和按察使发出《仰湖广布按二司优恤冀元亨家属》(《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七)一文,在朝廷下令常德府官吏释放冀元亨家属的同时,王阳明下令对其妻子采取特殊优待政策。

王阳明于闰八月二十日上奏,请求回乡省亲,却未能获得允可。在此期间,王阳明曾前后四次奏请归省。

第一次是王阳明在赣州时,以祖母岑太夫人过世和父亲王华患病为由,上疏请求归乡以葬祖母,但没过多久,朝廷便下达了平定福州叛军的命令。

在前赴福州平定叛军的途中,王阳明遭遇宸濠之乱,之后又奏请在出兵讨伐朱宸濠前顺道归乡,朝廷回复说先平定叛乱,之后再归省。

在得知父亲病重时,王阳明曾经有过弃职逃归乡里的想法,但后来听说父亲病愈,才打消了这一想法。

一日,王阳明询问诸友:“予欲逃归乡里,何故无一人赞成?”

一门人说道:“先生归乡之念,甚为执着。”

王阳明想了想,说道:“何故不执着于此?”

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孝心。不可不提的是,年轻之时的王阳明由佛、老转信儒教,也是因为孝心之念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