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深知弟子蔡希渊性格孤傲,曾多次开导、劝诫他。正德八年(1513),四十二岁的王阳明居越之时,特地以书信(《王文成公全书》卷四)劝导希渊。在信中,王阳明谈道:君信中提到“学问之道仅在于寻求所失之本心”,此句真乃一针见血。然而,正所谓学海无涯,就连孔圣人都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世间做学问之人必定都有志向,而笃学之士却寥寥无几。对于这样善于钻研的人,老师、朋友要及时开导,否则他们会被个性所左右而变得刚愎自用,最终无法得其正道,以致抱憾终生。

王阳明主要强调的是,不可因个人性情而偏废道理。蔡希渊所说“学问之道仅在于寻求所失之本心”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是“学问之事,固非一端,然其道则在于求其放心而已”。这一观点后为陆九渊所继承,并与王阳明所提“心即理”相吻合,因此王阳明十分赞同蔡希渊所言。由于心是气之精妙所在,因此“心即理”也容易被理解成“气即理”。不过,“气即理”并不同于程、朱所提倡的“理气二元”论的观点。乍一看去,似乎王阳明也以二元角度阐述理与气,但他并不赞同程朱之说。

王阳明认为,理与气应为一体,所谓“二元”“一元”之说不过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而言。然而,就功夫(过程)论而言,王阳明并不赞同将“气”与“理”混为一谈。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刻苦钻研,才可使“气”最终归于“理”。总之,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王阳明主张“理气一元”论;从功夫论的角度来看,王阳明则主张将“理”“气”加以区分。

那么,王阳明的观点与朱熹提出的“本体功夫二元”论的观点是否相同呢?实则不然,王阳明认为“功夫”应以“心即理”为基础,只有理解了“心即理”,才能求得本体。即使某些人对“心即理”的理解并不充分,但他们的学术思想也远胜过对此一无所知的人。

此时,王阳明所倡导的“本体功夫一体”论(本体即功夫,功夫即本体)尚不完善,直至晚年,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后,此学说才得以完善。在此信中,王阳明第一次确立了“本体即功夫”的思想观点,这完全不同于朱熹所提出的“本体功夫二元”论(从功夫中求得本体)。可以说,心学的主旨即是“心即理”及“知行合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