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即道德心,人心即人欲。《尚书·大禹谟》中有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程颐是一位道德立场鲜明的儒学家,他将道心解释为天理,将人心解释为人欲,同时还指出了二者的区别,这就是所谓的“二心论”。

朱熹并不赞同“二心论”,他没有像程颐一样只是简单地将道心当作天理、将人心当作人欲,但提出“道心为主,人心必须遵从于道心”的观点。可见,朱熹的思想并未摆脱“二心论”的束缚。王阳明提出心即理,主张整体论。在他看来,朱熹之说显然存在弊端。就此问题,徐爱曾求教于王阳明: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传习录》上卷)

其实,王阳明对程颐之说的解释略有牵强附会之嫌。程、朱认为,心的本原就是道心,并没有特别强调“二心论”。心若受私欲影响,便多现人欲;心若严守天理,就能保持公正。由此,心自然呈现出两种表现形式。但是,程、朱所提倡的严守天理之说过于严苛,会抑制道心原有的生命力,使人畏惧天理。因此,使道心焕发活力的最佳方法就是鼓舞人心。王阳明将道心与人心视为一体,其目的就是让人之道心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