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考虑朱熹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就会发现朱熹其实是想借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将学问本质的疑云一扫而空时的心境。因此,《醉下祝融峰》和《泛海》都是体现顿悟境界的一种诗,但二者在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朱熹的《醉下祝融峰》描写的是自己登上祝融峰之后的真实心境,而王阳明的《泛海》则是假借虚构的海上旅途,来表达自己冲破生死迷雾,决意奔赴龙场时的心境。
王阳明在《泛海》中体现的悟境和无学祖元在《示虏》这首偈中所体现的悟境有相通之处。
“乾坤无地卓孤筇,喜得人空法亦空。珍重大元三尺剑,电光影里斩春风。”大意是:天地之间没有我立锥之所,但令人欣喜的是人是空的,法也是空的,万事皆空,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元兵手里握着三尺长剑,看起来非常威武。他要砍我的头,那就让他砍好了,结果无非就跟冒着火花的闪电斩春风一样。
无学祖元是宋代明州庆元府人。日本弘安二年(1279),受北条时宗的邀请,无学祖元前往日本,定居在镰仓的建长寺。无学祖元是一位著名的禅师,他后来创建了圆觉寺,并将临济宗在日本发扬光大。这首偈原本是写在圆觉寺的山门前,令参拜人员一进山门便有所触动。
关于这首偈,还有一个小故事。
元至元十三年(1276),祖元禅师在温州的一座寺庙内坐禅时被元兵抓住。元兵打算砍下他的头颅,于是他就写下了上文中的那首偈。他将偈呈递给元兵,元兵被他的气势所震撼,最终向他道歉而去。
故事的真伪已经无从考证,很有可能是后人杜撰的。当时,元兵如怒涛般侵入南宋,他们在南宋的土地上肆意**,大批的民众被杀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祖元禅师为了阐述自己的了悟,特意写了上文中的那首偈。
王阳明的《泛海》也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表达自己内心心境的一首诗。在日本有一位和歌诗人,名为西行法师,他从没到过奥州的白河关,但是写出来的和歌好像他到过那里一般。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阳明告别无为道者之后,又沿着小道登上了武夷山。在山中游玩期间,他在岩壁上题诗《武夷次壁间韵》(《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九)。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和江西省的交界处,是福建第一名山,传说神仙武夷君曾在此山居住,故名武夷山。《武夷次壁间韵》的全文如下:
肩舆飞度万峰云,回首沧波月下闻。
海上曾为沧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
溪流九曲初谙路,精舍千年始及门。
归去高堂慰垂白,细探更拟在春分。
湛甘泉认为王阳明当时根本就没去过武夷山,他之所以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迷惑大家,不让大家知道他的行踪,让大家误以为他去了武夷山。湛甘泉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人或告曰:阳明公至浙,沉于江矣,至福建始起矣。登鼓山之诗曰:‘海上曾为沧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有征矣。甘泉子闻之笑曰:‘此佯狂避世也。’故为之作诗。有云:‘佯狂欲浮海,说梦痴人前。’及后数年,会于滁,乃吐实。”
古时,殷纣王残暴无度,箕子劝其停止暴虐之举,但没有被采纳,于是箕子披头散发假装发狂,逃往北方之地。湛甘泉认为,王阳明写诗假装自己逃到了海上,并且声称登上了武夷山,这一切无非是为了蒙骗世人罢了。
前文已述,王阳明生来就聪慧过人,再加上他精通兵法,运用这种小把戏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湛甘泉是王阳明的至交好友,后来二人见面时,王阳明亲口告诉他自己根本没去过海上,也没有登过武夷山,那些事情都是自己编造的。湛甘泉的叙述应该非常可信。
但是,王阳明的弟子黄绾在《阳明先生行状》中记载:
公行至钱塘,度或不免,乃托为投江,潜入武夷山中,决意远遁。夜至一山庵投宿,不纳。行半里许,见一古庙,遂据香案卧。黎明,道士特往视之,方熟睡。乃推醒曰:“此虎狼穴也,何得无恙?”
因诘公出处,公乃吐实。道士曰:“如公所志,将来必有赤族之祸。”
公问:“何以至此?”
道士曰:“公既有名朝野,若果由此匿迹,将来之徒假名以鼓舞人心,朝廷寻究汝家,岂不致赤族之祸?”
公然其言。尝有诗云:“海上曾为沧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遂由武夷至广信,溯彭蠡,历沅、湘,至龙场。
此外,《阳明先生年谱》的记载和《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的记载基本相同,无非是多了道士在为阳明指明出路之后,阳明又为自己算了一卦。当时得出的卦象是“明夷”卦。“明夷”乃是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上离下)。上卦为坤,坤为地。下卦为离,离为日。从卦象上来说,“明夷”之卦的“坤上离下”意指太阳沉到了地下,天地一片黑暗,寓意王阳明将会遭遇困难。处于上方的是皇帝,由于他昏庸愚昧,导致小人得势,这样一来,处于下方的臣子就要遭受磨难,世间也会变得暗无天日。《周易》中有一句卜辞叫“利艰贞”,暗示当遭遇“明夷”时,要学会忍耐,同时还要隐藏自己的智慧,这样才能避免引祸上身。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不仅会使自己身陷危险,而且也不能匡正人间正道。
据《阳明先生年谱》记载,王阳明在给自己算完那一卦之后,提笔在寺庙大殿的墙壁上题下了《泛海》,然后取小道从武夷山返回。王阳明的父亲龙山公时任南京吏部尚书,王阳明从鄱阳出发前去看父亲,父子二人得以相见。十二月,王阳明抵达钱塘,然后从钱塘前往龙场。
由于刘瑾等人被称为“八虎”,所以在王阳明的传记中经常会出现关于虎的故事。
《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的记载却是王阳明和无为道者分别之后,他沿着小路游览了武夷山,从铅山出来后,来到上饶。在那里,再次拜会了娄谅。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按照《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的记载,王阳明此次拜访娄谅是三十六岁,即正德二年(1507),而娄谅在弘治四年(1491)就已经去世了,所以说王阳明不可能拜会他。不过,我们姑且还是继续按照《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的记载往下说吧!
先生辞道者欲行,道者曰:“吾知汝行资困矣。”乃于囊中出银一锭为赠。先生得此盘缠,乃从间道游武夷山,出铅山,过上饶,复晤娄一斋。
一斋大惊曰:“先闻汝溺于江,后又传有神人相救,正未知虚实。今日得相遇,乃是斯文有幸。”
先生曰:“某幸而不死,将往谪所。但恨未及一见老父之面,恐彼忧疑成病,以此介介耳。”
娄公曰:“逆瑾迁怒于尊大人,已改官南京宗伯矣。此去归途便道可一见也。”
先生大喜。娄公留先生一宿,助以路费数金。先生径往南京,省觐龙山公。父子相见出自意外,如枯木再花,不胜之喜。居数日不敢久留,即辞往贵州,赴龙场驿驿丞之任,携有仆从三人。
在以上各种王阳明的传记中,和二十年前相识的道士再会于福建山中寺庙,以及野庙中老虎不伤害阳明等故事,无不显得荒诞离奇。
清代学者毛奇龄认为这些荒诞离奇之事都不可信:
守仁时径之龙场,而《谱》《状》乃尽情诳诞。举凡遇仙遇佛,无可乘间摭入者,皆举而摭之。于此二十年前、三十年后,开关闭关随意胡乱。亦思行文说事,俱有理路。
浙江一带水与福建武夷、江西鄱阳俱隔仙霞、常玉诸岭峤,而岭表车筏尤且更番叠换,并非身跨鱼鳖可泛泛而至其地者。即浙可通海,然断无越温、台、鄞、鄮,不驾商舶得由海入闽之理。且阳明亦人儿,能出游魂,附鬼伥,朝游丹山,暮飞铁柱,何荒唐也。
毛奇龄对王阳明遇到刺客一事予以否定,但日本的东正堂坚信王阳明曾经遭遇过刺客。东正堂认为,王阳明的绝命辞在正史中都有记载,而且当时众人也都确信他已经遇难,并且还特意为他举行了追悼仪式,由此可以断定王阳明遭遇刺客一事绝非空穴来风。
总而言之,王阳明为了从刺客手中逃脱,曾假装跳钱塘江自杀,并隐匿在家乡附近的一座山中,后瞅准时机,经过广信府,前往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