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沿着人迹罕至的山路狂奔三十余里,来到一座古寺前。当时天已昏黑,王阳明叩响寺门,希望能够借宿一晚,可寺内的僧人拒绝说:“寺有禁约,不留夜客歇宿。寺旁有野庙久废,可往他处歇宿。”

没有办法,王阳明只好在野庙中将就一宿。

王阳明实在是太累了,进入野庙后不久便靠着神案前的香炉昏睡过去。半夜,有一群老虎在野庙周围咆哮,却未入庙内。

翌日清晨,周围都静悄悄的。寺僧在半夜听到老虎咆哮之声,以为夜宿野庙之人肯定已经被老虎吃掉了,于是就想将王阳明的行囊和财物据为己有。当寺僧来到野庙后,发现王阳明横躺在地上。寺僧想确认一下王阳明到底死了没有,于是就用棍子敲了敲他的腿。王阳明惊坐而起,反而把寺僧吓了一跳。寺僧大惊说:“公非常人也,不然岂有入虎穴而不伤者乎?”

王阳明茫然不知,问道:“虎穴安在?”

寺僧回答说:“即此神座下是矣。”

寺僧惊奇不已,于是邀请王阳明到寺内进食。用餐完毕,王阳明游览了大殿,穿过大殿来到后院,见一年长道士正在打坐。道士看到王阳明后,立刻起身问他:“贵人还识无为道者否?”

王阳明感到有点儿不可思议,仔细端详老道的容貌,原来正是二十年前,自己结婚当日在铁柱宫见到的那位老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无为道者的容貌没有丝毫的变化。老道说:“前约二十年后相见于海上,不欺公也。”

他乡遇故知,王阳明为自己能有这样的奇遇而欣喜。他向无为道者详细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向无为道者请教自己今后的去处:“我今与逆瑾为难,幸脱余生,将隐姓潜名,为避世之计,不知何处可以兼容,望乞指教。”

道士听罢,对他说:“汝不有亲在乎?万一有人言汝不死,逆瑾怒逮尔父,诬以北走胡,南走越,何以自明?汝进退两无据矣。”

无为道者还为王阳明写了一首诗,激励他奋起。

二十年前已识君,今来消息我先闻。

君将性命轻毫发,谁把纲常重一分。

寰海已知夸令德,皇天终不丧斯文。

英雄自古多磨折,好拂青萍建大勋。

大意是:你不看重性命,把性命看得比毫发还轻,你的这一令德,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皇天并没有丧失天道,他把你派到人间,就是为了让你去维护世间正道。自古英雄多磨难,你要用青萍宝剑斩尽所有的磨难,建立彪炳天地的大功勋。

王阳明非常感激无为道者的指教,他不再迷茫,决意前往贵州龙场。王阳明向寺僧求来一支笔,在大殿的墙壁上题诗一首,题曰《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大意是:我根本就不在乎是顺境还是逆境,所有这一切都跟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风一来,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静静的大海上泛舟三万里,那种痛快的感觉和我驾着锡杖、乘着天风,从高山之巅疾驰而下的感觉一样。这首诗表现了王阳明“悟道自得”的高深境界。

《泛海》应该算是王阳明所有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当咏诵这首诗时,心中的迷云会消失殆尽,痛快之感会充满心头。

《泛海》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痛快劲有些相似,但两首诗痛快的内容并不相同。此外,《泛海》和朱熹的《醉下祝融峰》也有些相似。“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胸。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