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策问中说:“求古人之志者,必将先自求其志,而后能辨其出处之是非;论古人之学者,必先自论其学,而后能识其造诣之深浅。此伊尹之志,颜子之学,所以未易于窥测也。”

王阳明提到的“伊尹之志”究竟是何志?而“颜子之学”又是何学呢?

伊尹是商之贤相,出仕前曾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经商汤三次请聘,伊尹才出任宰相辅佐商汤,最终助商汤灭掉了夏朝暴君桀。

商汤王的孙子太甲即位之后不遵守汤规,横行无道,于是伊尹将其放之于桐宫,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规。三年后,伊尹迎回太甲复位。孟子赞赏伊尹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称伊尹为“圣之贤者也”。但也有人认为伊尹废立天子太甲是不忠不臣之举,孟子对此反驳说:“如贤者有伊尹爱君之志,则可以放君。如无伊尹秉忠心以爱君,则放君而生篡夺君位之心者也,以为不可矣。”

颜回以德行著称,位列孔门十哲首位。颜回天资聪颖,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极为勤奋好学。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白,三十二岁时去世,被后世尊称为“复圣”。颜回去世之后,孔子非常悲恸。在《论语·雍也篇》中有如下记载:

鲁哀公:“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此外,《论语·雍也篇》中还记载了孔子对颜回的一句感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曾教授颜回“四勿之训”和“博约之功”。“四勿”是孔子对修行仁德的理解,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和非礼勿动。颜回终生都忠实于孔子的这一教诲,故王阳明将此称为“四勿之训”。

关于“博约之功”,孔子曾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回恪守“博约之功”,因此能够立刻对所有事物都做出是非判断,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也毫不迟疑逡巡。可以这样说,颜回真正理解了孔子的穷极之道。

王阳明认为若想实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非礼”。此外,王阳明还认为如果不能对所有的事物都做出确实的判断,就谈不上“博约”。

颜子的“箪瓢之乐”恰恰体现了他的贤明之处,但众人若想了解他的这一乐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周敦颐才会命令二程(程颢和程颐)先去探求颜子之乐究竟是何乐。

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颜子能实现“箪瓢之乐”,其根本原因在于“穷理”,而“穷理”的根本又在于“慎独”。唐朝韩愈曾说“学问贵在正心诚意”,王阳明对此评价说:“退之之学,言诚正而弗及格致,则穷理慎独之功,正其所大缺。则于颜子之乐,宜其得之浅矣。”

王阳明批评韩愈之学没有涉及“格致”,缺乏“穷理慎独之功”,所以他对颜子之乐的理解就非常浅薄。

总而言之,在王阳明看来,只有有志于伊尹之志,才能理解伊尹之志,否则就会视伊尹的所作所为为不忠不臣之举;只有以颜子之学为己学,才能理解颜子之学,否则就不会明白颜子之乐,甚至还会认为颜子误入歧途了。

在这篇策问中,王阳明论述了“穷理”和“慎独”在做学问时的重要性,这和宋儒所言的“穷理”和“居敬”有些相似。所以说,这一时期王阳明的思想和宋儒们的思想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而且我们通过王阳明所说的“至于颜子四勿之训,此盖圣贤心学之大”,也可看出当时的王阳明已经开始有重视“居敬”和“慎独”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