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将向各位读者介绍王阳明笃信儒学的经过,以使各位能够更好地理解王阳明儒学和朱熹儒学的不同立场。
前文已述,结婚翌年,即弘治二年(1489),十八岁的王阳明拜访了广信府的大儒娄谅。娄谅向他介绍了宋儒的“格物”说,并且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这使得王阳明开始对儒学产生较强的兴趣。
当时恰是朱子学的鼎盛时期,一提起儒学,一般都指朱子学。在京城期间,王阳明迷上了朱熹的著作。朱子学的特点是“格物穷理”,朱熹也曾言“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于是王阳明就按照朱熹的教诲去修习格物之学。其父所在官署的庭院内有很多竹子,王阳明觉得每棵竹子都应该有其理,于是不分昼夜地盯着竹子看,打算穷尽竹子之理。时间一长,王阳明感到疲劳困乏,加上他生来体弱多病,所以最终病倒了。王阳明“益委圣贤有分”,于是放弃了修习朱子学。后来他又沉迷于文学,学习兵法,修习神仙养生之道等,度过了一段思想的混乱期。
王阳明有志于朱子学时还不到二十岁,年龄、学识和经验都很不成熟,再加上他想直接悟出旷世大儒朱熹所说的“物之理”,由于缺乏积淀和不切实际,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王阳明生来体弱多病,但富有豪气。他不想循序渐进,只想一气呵成地体悟到朱子学的穷极之理,这是导致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朱熹的“格物之学”其实源自北宋的程颐。朱熹重视“格物”,他把“格物穷理”视作儒学入门的第一步。在四十岁左右时,朱熹通过“格物”,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学问中存在着一些错误。在这个过程中,朱熹一直刻苦读书,一有疑问便会去问老师,如果对老师的回答仍有疑问,他又会去问别的老师,一直到问明白为止。经过刻苦学习和积累,朱熹最终明白了“格物”的奥义,并将其确立为自己学问的基础。朱熹的勤学之苦和积累之功是常人所不能比的。
若比较朱熹和王阳明做学问的方法,我们会发现朱熹是学究型,而王阳明很难达到这一程度。王阳明尝试格竹时还不满二十岁,在这样的年龄就想穷尽朱熹“格物之学”的精髓,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失策的举动。
王阳明在修习朱熹的“格物之学”上碰壁之后,转而走上了异学异端之途。三十一岁时,他又悟出了异端之学的不足,于是重新转向儒学,至此才从“五溺”中解脱出来,开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朱熹和王阳明确立自己学问立场的过程存在着巨大差异。朱熹在内省己心的同时,还注重苦读和向师友咨询,最终才确立起自己学问的基础。而王阳明则更注重内省和体验。王阳明是在克服内心苦恼的过程中,体会出真正之道即人伦之道后,才发现儒学之道和自己悟出的人伦之道完全相符,这才开始笃信儒学。
一言以蔽之,在王阳明看来,修习圣贤之学就是依照人伦道德去真实地生活,这是王阳明一生的坚守和选择。
前文已述,朱子学注重“格物穷理”和“存心涵养”,重点是“格物穷理”,而阳明学则更注重“存心涵养”,并且认为“存心涵养”中包含了“格物穷理”。世人普遍认为,宋代之后的新儒学是指心学,王阳明主张求道于心,仅从字面来看,阳明学可以说就是心学。
王阳明曾说:“向心内求理,方得真知。”在他后来的人生中,这一做学问的方法也是一以贯之的。
王阳明三十一岁笃信圣学,此后就再也没有被异端之说迷惑过,并且还对异端之说进行了批判。朱熹和王阳明一样,自从信奉儒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