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六年(1493),二十二岁的王阳明参加会试,结果以失败告终。身边好友纷纷前来劝慰他,连宰相李西涯也鼓励他说:“汝今岁不第,来科必为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

王阳明听了之后援笔立就,身边诸老都惊叹:“天才!天才!”

前文已述,进士中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会试取中者称为贡士(“中式进士”),有资格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的前三名,被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就是状元。考取进士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考中状元更是令天下人羡慕。王阳明的父亲龙山公就是状元出身。

会试每三年举办一次。王阳明第二次参加会试已是弘治九年,这一年他二十五岁,非常遗憾的是,他又失败了。据《阳明先生年谱》记载,王阳明第一次会试失败后,立刻写出一篇文章,受到李西涯的夸赞,但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这也成为他第二次会试失败的导火索。据说,当时在场的有些人事后私底下嘀咕:“此子取上第,目中无我辈矣。”

然而,王阳明有志于圣人之学,所以即使两次会试都失败了,他也毫不介意。

既有志于圣人之学,又要修科举之业,这岂不相互矛盾?宋代程颢见到周敦颐之后,开始认识到圣人之学,于是他果断地放弃了科举之业,开始专注于圣人之学。如果真正有志于圣人之学,就应该放弃科举之业。王阳明有志于圣人之学,那他为什么还要参加科举考试呢?他对圣人之学和科举之业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呢?

这个问题,是萦绕在所有儒生心头的大问题。

宋代之前,儒生认为参加科举考试是自己的使命,将科举之业视作自己的第一要务。宋代之后,部分儒生将修习圣人之学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而认为科举之业是次要的。但是儒学历来主张经世致用,将出仕当作人生的目的。要想出仕,就必须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这样才能发号施令,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为此,就有必要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进而达到出仕的目的。但这样一来,就会受到功利心的驱使。

圣人之学是“为己之学”,重在完善自己的人格,而科举之学则重在出仕,这种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年轻时的王阳明糊里糊涂地参加了科举考试,后来他不断反思这一问题。其实,这不仅仅是王阳明一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所有儒生必须去思考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