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高手,踩在关键点上(1 / 1)

我相信民营企业一定能转型成功,为什么?民营经济本身就是从夹缝中生存起来的,原来哪有民营经济,20年前只有个体工商户,没有民营企业这个说法。后来是温州那一带逐渐有注册的企业就是民营企业,但(有)相当一部分戴红帽子,成立企业还不敢说是民营企业,挂靠到集体,甚至挂靠到国有企业。相当长一部分时间都这样,后来左右折腾,终于可以办企业了,才办成民营企业。历次的调控,历次的经济危机来的时候,民营企业受的打击最大,但是很快又复苏了。民营企业天生具备自我发展、自己求生存的能力,我相信民营企业一定具备转型成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所以,我坚信民营企业能转型成功。

民营企业为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初,民营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又过了几年,改为国有经济的重要补充,十多年以前改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这两个都是了,都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说是一个补充,或者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而且,这次又说到民营企业的财产问题,国有财产不可侵犯,非公经济的财产同样不可侵犯,这次三中全会对民营企业是最大利好。随着全会的决定的一些细则出台和落实,随着我们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和一些具体措施的实施,我相信民营企业的又一个春天将会到来!所以,我坚信在三中全会这个思想和路线指引下,中国民营企业一定能够转型成功,能够像一些世界著名的跨国企业一样,产生很多真正的巨型企业和跨国企业,最终引领中国经济转型成功。

——2013年王健林在第十二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的演讲万达的每一次转型,似乎都与国家节奏紧密合拍,它十分了解本土商业环境的精秒之处,是卡位的高手。

2013年,几个高端的万达广场开业;2014年,楚河汉街正式开业,王健林认为,万达“已经完全站在世界一线高度上了”。2011年,楚河汉街项目第一期开业典礼时,王健林就给万达描绘了一幅蓝图:“现在别人看我们叫‘望其项背’,在你后面追,但还能看清楚你;争取再有三五年,叫‘望尘莫及’,别人肯定追不上。”

但是,在2008年之前,不要说让别人望其项背,万达正在遭遇危机、自身难保。

当时,万达的资金链相当紧张。虽然万达的商业地产第三代产品——城市综合体已经成熟,但实力和影响远远不及南方的万科,甚至是2007年上市的碧桂园。

2008年11月,“四万亿”刺激经济政策出台,地方政府急于卖地,银行急于放贷。一些荒诞剧再次上演了,银监会按月检查银行放贷是否达标,房地产贷款甚至连四证、资本金都不看,只要申请就能拿到。

“这样的机会以后还有吗?”王健林说,“很多人被形势吓怕了,不敢拿地,只有我在公司说要大干。”他一声令下,万达仅在2008年年底就将十几个项目揽入怀中,2009年年初又乘胜追击了十几个,土地的价格低得惊人。在上海和南京等城市,万达拿到的土地价格每平方米仅1000多,2009年开盘时价格是地价的十几倍。

王健林说:“一个企业步步踩准是不太可能的,多数时间都是在平均线上,但关键几步你踩上去就拉开距离了。”2008年的那一轮调控之后,万达发展曲线呈现V形反转,一举超越了之前一直领先它的大公司。这次调控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住宅房地产的风险和劣势越来越明显,而商业地产在对抗经济周期、增加就业、纳税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获得政府和行业的认可。

“说我们是前瞻性也好、蒙的也好,万达这一次踩准了点。”王健林说。他对政策高度敏感,2004年的那轮调控中,银监会和开发商博弈导致调控政策的暂停,王健林的决策是拼命卖房。很多同事说他逼得太急了、太累了,建议慢慢来,但王健林冲口而出:“慢个屁!再不抓紧就来不及了!”果然不到半年政策窗口又收了起来。

在王健林看来,万达之所以2008年后进入爆炸式发展阶段,有一个内在的因素“我们的人才团队在2009年开始发生质的变化”。2009年,一大批高级职业经理人加盟万达。“这几年万达并非线性发展,而是细胞分裂,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

在华高莱斯副总经理公衍奎看来:万达这家“最有中国特色、最与中国节奏合拍、最亢奋的公司”,最能说明这几年中国地产的发展状况。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说:“万达更标准化、执行力更强。看上去别人跟万达只差一点点,但是一点点就差了很多。”

曾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的张亚勤,面对自己炫目的履历和荣誉,却说:“我的经历不过是在大的背景下,正好踩在了点上,没有恢复高考,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出国留学,也就没有后来的我。”的确,只要踩在点上,成功就会唾手可得。

东亚新华地产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大型民营企业,自2005年成立至今,旗下已拥有许多家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子公司和一家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

2013年1月中旬,东亚新华地产首次拿下了天津核心地段的优质地块,这一创举堪称东亚新华地产2013年的开门红。天津也成为东亚新华地产进驻的第十个城市,是环渤海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快速扩张的背后是东亚新华地产的胸有成竹和踩点的笃定,是基于“谋定”之后的“行动”。

无论承上还是启下,2012年对东亚新华地产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经历了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东亚新华地产却实现了同比50%的业绩增长,被业界称为踩点高手。

高达50%的业绩增长,是东亚新华地产谋定后动的一个必然结果。复杂的环境下,东亚新华地产看上去异常淡定,事实上,这份“淡定”来源于对政策走向和市场趋势的准确研判。谋定而后动,让东亚新华地产能够准确把握房地产的周期,每一步都踩在了点上。

在2012年,东亚新华地产实现了全国8个城市同开16个项目的壮举,可谓熠熠生辉。项目基数大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东亚新华地产根据楼市的微变化实时调整自己的节奏,从上半年的逐步复苏、回暖到第四季度的“拿回主动权”,东亚新华地产的许多项目的开盘时间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高度准确的踩点保证了其稳健的增长幅度。

东亚新华地产在房地产市场的异军突起,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的产品满足了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刚性需求。无论是以东亚首航国际、东亚创展国际为代表的MINI不动产项目,还是东亚印象台湖这样的纯住宅项目,都摸准了不同层面上刚需群体的“脉”。

在市场动**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发展难免会遇到一道道的“坎”。只要定下心智,把握好企业发展的节奏,每一步都踩在点上,就一定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