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留怨言
中法战争是由于法国资产阶级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侵略越南,最终以越南为跳板,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中国和越南有着密切的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封建的宗主与藩属关系,并且这不同于西方的殖民体系。清政府竭力保持中越宗藩关系是为了维护西南边疆的安定,着眼于军事国防的建设。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中越两国人民都面临着遭受殖民者奴役的命运和反对殖民者的共同任务。在越南政府要求援助的情况下,清政府统治者不得不有所行动。
19世纪60年代,法国武力威胁越南阮氏王朝,逼迫越南签订了《西贡条约》,将南圻变为殖民地。1873年,法国率军侵犯越南河内地区,此时,留驻中越边境的中国农民武装黑旗军 ,以及其领导人刘永福积极响应越南政府号召,驰援河内,大败法军。但是,1874年,越南阮氏王朝却与法国签订了《越法和平同盟条约》,该条约承认法国在越南中部和北部的“保护权”。1880年之后,法国开始筹备夺取越南北部的计划,这直接威胁着中国西南边疆的局势。总理衙门和李鸿章商议之后,做出了先派遣兵船到越南红江以壮声威,然后再派出外交使者作议和的方案。
1882年,法军占领越南河内,中法关系迅速恶化。刚刚处理好朝鲜兵变的马建忠又被李鸿章派去上海,与法国公使宝海谈判。10月17日,依据李鸿章的指示,马建忠与法国公使作出以下决定:中国撤回滇、桂军,并开辟边界通商;越南红江南北分别由中法两国控制。第二天李鸿章将这个消息报告给清政府,并命令滇桂将领不再深入越南境内。而法国由于内阁改组,中法谈判失败,因此中法关系再次恶化。
1883年1月29日,李鸿章根据马建忠从上海发来的电报告诉总署,说法国已经改变了议和的态度,请朝廷赶紧加紧滇桂前线的防务准备工作。此时,清廷上下一致反对法国侵略越南,提出一定要维护封建的宗主权,并且强调越南与中国唇齿相依的关系,认为“保越”才能“固边”。然而,此时又出现了日本侵略朝鲜的问题。因此清廷中又出现了一种意见,认为朝鲜比越南更重要,如满族名臣宝廷就说:“即失云贵,不可失朝鲜。”汉族名臣邓承修也指出直隶渤海的战略地位并非滇粤可比,李鸿章也是这样认为。
不久,李鸿章因为母亲去世不得不回家料理丧事。这个时候,由曾纪泽负责处理中法交涉事宜。曾纪泽态度强硬,他一直强调中国与越南之间藩属国的关系,向法国提出强烈抗议。不过法国则反应冷漠,对曾纪泽的抗议不予理睬。按照中国的传统,李鸿章应当为母亲丁忧三年,但是迫于紧迫的局势,清政府不得不要求李鸿章迅速返回京城。于是守孝百日的李鸿章被清政府命令赶赴广东处理越南事宜,并且还授权李鸿章节制全部广东、云南、广西的边防军。但是李鸿章心里却觉得越南不如朝鲜重要,因此他不愿去广东。李鸿章通过袁保龄、李鸿藻等人帮忙,推荐李鸿章的大将刘铭传做“保越之将”,并负责指挥前线的部队。这样,李鸿章得以坐镇上海,统筹全局。
4月16日,李鸿章离开合肥前往南京,在南京他与左宗棠关于调兵运饷等事宜进行了讨论。5月份,李鸿章与法国新任公使脱利古在上海会晤。双方就越南问题展开了辩论,脱利古拒不承认越南与中国的臣属关系,坚持要对越南进行军事打击。由于李鸿章已经了解法国内阁变更、军费无限制增加等情况,因此他认为与法国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觉得中国与法国开战胜算不大。李鸿章认为清政府应当在滇粤地区作好防务准备,并且派遣代表与法国公使谈判。
李鸿章以及曾纪泽分别与法国方面进行了持久的谈判,但是由于法国有许多无理的要求难以让中方接受,因此谈判破裂。此时日本对朝鲜也是虎视眈眈,而李鸿章一直认为朝鲜的战略地位要比越南重要,因此他不愿待在广东或上海而急于回到天津。有些人指责李鸿章为了保护自己在北洋地区的势力而弃中国西南边境于不顾,事实上,动**不安的朝鲜局势的确比越南严重得多,北方的稳定与李鸿章及时地派兵驻朝大有关系。
总署也准备向各国通报法国对越南的侵略情况,并且命令边防部队迎击进犯的法军。9月26日,李鸿章在给总署的意见中表示当前的中国还不具备推翻法越《顺化条约》的力量,因此他建议朝廷此时不要将中法争端照会各国,而应当以与法国和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过对于李鸿章的意见,总署不予理睬,依然照会各国,宣称中国坚决保护越南藩属。此时,由李鸿藻等清议派人物左右着总署,而且他们这些人根本看不到当时的实际情况,一味盲目要求排外。因此,在广东沙面洋人居住的地方还发生了焚烧洋人房屋的事件,地方官却视而不见。彭玉麟被清政府派往广东处理事务,但是他对这些事情置之不理,除此之外,彭玉麟对来访的外国人是概不接待,这样就导致洋人不敢来访。中法还未开战,彭玉麟却已在广东发出告示,煽动人民仇外情绪。李鸿章上奏朝廷报告了这一事实,朝廷同意了李鸿章的建议,并命令彭玉麟不许张贴告示,以免挑起仇外事端。
11月12日,法国海军中将孤拔指挥法国陆、海军进攻越南,由于有越南官民做内应,法军于17日占领越南山西。驻守在此的黑旗军刘永福等人退守兴化,中法战争正式爆发,驻越清军溃不成军。此时,朝廷内部又爆发了一场主战与主和的大争论。主战派认为中国一味求和导致如今的局势,而主和派则认为现在中国战败,因此万万不可与法国开战。一贯主张议和的李鸿章此时的态度也来了一个大转变,他对法国的态度突然变得强硬了。1884年12月12日,他写信向翁同解释了这次转变的原委。李鸿章认为在未与法国全面展开战争时,中国应当尽力地去争取和平,但是现在却已经诉诸武力,并且在战争中打了败仗,因此求和这条路是行不通了,那么中国只能加强战备了。不久,李鸿章请求朝廷派人在营口、烟台、威海一带驻防,用以加强北洋的防务。
1884年2月,法军相继占领越南的北宁、太原地区,驻越清军被法军打得溃败而归。清廷震怒,下令将负责前敌指挥的广西巡抚徐延旭等人革职查办,另外让潘鼎新和张凯嵩分别署理滇、桂事务。清政府要求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佩纶与李鸿章一起对越南战事进行商讨。根据两人商讨的结果,李鸿章向清政府奏上了《妥筹边计折》和《妥筹前敌军事片》。李鸿章认为清军虽然在越南打仗失败,但是此时不必将其调回,反而应当向越南增兵,并且提高清军的武器装备,这样可以在与法军的相持中寻找最佳的战机。
1884年5月,李鸿章与法国公使福禄诺签订《李福协定》,协定中规定:中国承认法国与越南签订的条约,法国不索赔款,并且中国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中国军队退回本国边境。这个条约签订以后,遭到了清朝大臣的纷纷反对,大家都认为此条约过于辱国。最终,清政府不得不让左宗棠重新回到军机处处理越战问题。6月23日,法军向谅山前进,谅山清军表示没有接到撤防的命令而加以阻止,然而清军代表被打死,最终清军打退法军,这个事件被称为“北黎事件”。法国政府终于找到了借口,诬蔑中国破坏《李福条约》,并要求中国赔偿军费2亿5千万法郎,同时,法军派出军舰前往福建和基隆。
清政府内部此时又乱作一团,大臣们一时也议论纷纷,就是拿不出一个合适的方案。此时,左宗棠站出来说中国不能总是示弱,不如拿赔款作为与法国作战的经费。而李鸿章依然主张议和。8月23日,法国舰队突袭福建水师,8月26日,清政府不得不向法国下宣战书。10月,法军又对台湾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勇还击。
1885年3月,清军在老将冯子材的带领下收复镇南关,中国终于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因此,中国和法国于4月4日这天在巴黎签订了《中法停战条件》。中国在战争胜利的条件下却在条约里对法国作出妥协与让步,这让法国政府相当惊讶,而此时仍在前线的清军战士听到了这个消息后也是惆怅不已,忍不住仰天长叹。6月9日,李鸿章与法国代表在巴黎签订《中法新约》,该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法军退出台湾、澎湖;中越边境允许法国商人居住并设法国领事;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要向法国降低;中国今后修筑铁路,必须要求法国商办等。
《中法新约》是晚清政府有史以来对外战争中唯一一个没有割地赔款的条约。
都说“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面临当时的局势,懦弱的清政府又能做什么呢?每一段历史都有着自己的真相,自会留待后人去评说,李鸿章一味的议和,也给各国列强坚定了瓜分中国的信心和欲望。但是,面临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李鸿章又能做些什么呢?国家强大才有出路,落后就会挨打,这也许就是历史对我们作出的最好的回答。
2.参加沙皇的加冕,误入陷阱签密约
甲午战争之后,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逐渐产生了“联俄抗日”的思想,因为沙俄帮助清政府要回了辽东半岛,再加上清政府也想利用沙俄来牵制日本。
19世纪90年代初期,俄国开始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它横贯欧亚两大陆,西起莫斯科、东达海参崴,沙俄企图控制太平洋水域的一切国际商业活动,借此在远东地区获得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大的优势。1894年,西伯利亚铁路已经修到了外贝加尔地区,为了便于对中国和远东地区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扩张,沙皇批准了财政大臣维特关于从中国东北地区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的方案。方案既定,沙俄政府马上开始实施,于是,在1895年的六七月间,未经清政府同意,沙俄便擅自派人到中国东北勘测线路。沙俄政府企图以所谓中俄合办、不会干涉中国主权为幌子,诱骗清政府上钩,还准备以重金贿赂中国高层官员。但是后来俄国感觉这样过于张扬,不利于秘密谈判,并且此时正值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仪式的契机,因此便选彼得堡作为中俄双方的谈判地点。
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礼定于1896年5月举行,到时候各国均会派特使前往致贺,而中国的最佳人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李鸿章的身上。这是由于李鸿章在外交上积累了众多的人脉,并且与许多重大外交事件紧密相连,因此外国人视李鸿章为清政府外交的第一人选,何况洋人们只知道有李鸿章而不知有光绪帝。因此慈禧太后和奕都认为只有派李鸿章前往俄国才最为妥当,并且也只有李鸿章能够胜任与沙俄的密谈。
1896年2月,李鸿章在清政府的授权下出使俄国。慈禧太后考虑到李鸿章赋闲在家,因此决定趁此机会让他出游欧美,从而联络和西方列强之间的感情。李鸿章奉命前往俄国,心里非常“得意”,但是表面上他又做足了功夫,以年老体弱、路途遥远等为借口,再三推辞,而清政府则坚决不准。当李鸿章感觉到了“众望所归”的时候,他才对清廷说“非敢爱身,唯虞辱命”,只要“一息尚存,万程当赴”。
李鸿章3月3日离开北京,于3月14日到达上海。当时,英、法、美等国纷纷邀请李鸿章前往访问,以便从中获利。李鸿章也想过经由法、德再到俄国的打算。不过,俄国担心李鸿章首先出使法、德,会影响中俄之间的交涉,因此由喀西尼出面,商定了李鸿章出访的路程。
1896年3月28日,此时已经74岁高龄的李鸿章,与两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以及其他人一起,乘坐法国邮船“爱纳斯脱西蒙”号从上海出发,开始了出访各国之行。李经方负责协理事务,李经述负责照料李鸿章的起居,除此之外,还有兵部主事于式枚和各国顾问等。李鸿章一行从上海出发,经过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然后横渡印度洋,越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到达埃及的塞得港。在这里,沙皇特别派遣乌赫托姆斯基公爵迎候李鸿章,然后,他们换乘俄国轮船,从地中海前往黑海。
1896年4月27日,李鸿章一行到达俄国港口城市敖德萨。李鸿章在给总理衙门的电报中说出了自己在俄国受到的接待情况:“顷抵敖德萨,俄水陆提督暨地方文武接待甚恭。”李鸿章来到俄国,肩负着一个重大的任务,那就是与俄国结盟。
沙皇尼古拉二世让李鸿章先到彼得堡而不去莫斯科,这样是为了便于与李鸿章谈判,因为在加冕期间沙皇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再想谈判就比较麻烦。4月30日,李鸿章乘坐专列快车到达彼得堡,住进了沙皇政府为他准备的休息的地方,这里的饮食与摆设,包括言语都与中国一样,以至于李鸿章还以为自己在中国。沙皇指派财政大臣维特同李鸿章谈判,曾有人告诫维特与中国官员谈判时要从容不迫,并且一切都要遵从各种中国礼仪。在沙俄政府的精心策划下,李鸿章终于掉进了维特预设的陷阱。
在彼得堡,李鸿章开始与维特等人商谈《中俄密约》。5月3日,维特向李鸿章提出从中国“借地修路”的问题,他故意将“借地修路”与俄国“支持中国领土完整性”联系起来,企图以支持中国的“领土完整”为诱饵,来诱骗清政府在沙俄“借地修路”这种侵害中国主权完整的要求上让步。并且,维特还提出可以推荐公司到中国承办铁路事务。对于维特的种种要求和解释,李鸿章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俄国的这种做法会侵犯中国的主权,并且,其他各国也会向俄国学习,这样将会极大地侵害中国的主权完整。维特虽然没能让李鸿章同意他的意见,不过他却从李鸿章谈话的蛛丝马迹中了解到,只要沙皇想修这条铁路,那么李鸿章还是会同意的。因此,维特建议沙皇接见李鸿章。
5月4日,李鸿章终于与沙皇见面,而且3天后,沙皇再次秘密接见李鸿章。沙皇对李鸿章允诺了许多事情,并说俄国绝不侵占中国土地,如果日本、英国等国侵犯中国,俄国还会帮助中国等等。李鸿章在与沙皇尼古拉二世会谈后电告总理衙门,认为沙皇比维特“和厚”,因为沙皇承诺“不侵占中国土地”、援助中国对抗英、日等。李鸿章相信了沙皇的诺言,在他的心目中,君王一诺千金。因此,从5月8日开始,李鸿章继续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及维特谈判。而且谈判的情况,李鸿章也会随时电告总理衙门。维特等人企图以签订“华有事俄助”的密约来换取“东省接路权”。而李鸿章和清政府则主张“自办铁路”和签订互助条约,确保路权和争取外援。随着维特等人的步步紧逼,李鸿章只有步步退让,最终谈判在莫斯科结束。
5月18日,李鸿章到达莫斯科,不久参加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李鸿章受到了热情的款待,沙皇既极力地笼络李鸿章又不张扬,以免引起其他国家的猜忌。
5月下旬,李鸿章认为与沙俄政府再争论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李鸿章将在俄国的情况致电总理衙门。在清政府批准后,于6月3日,李鸿章和罗拔诺夫、维特代表中俄政府在《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俗称《中俄密约》)上签字。原本《中俄密约》上的第一款规定中俄军事同盟要对付“日本国或与日本同盟之国”,但是维特认为这样对俄国的风险太大,会招致许多欧洲国家的反对,因此他向沙皇建议删去“或与日本同盟之国”这几个字,沙皇表示赞成,并令罗拔诺夫照办。最终,李鸿章在维特等人“改动的文本”上签了字而丝毫没有察觉。
《中俄密约》共有六条,主要有:日本如侵犯俄国远东或中国、朝鲜领土时,中俄双方应当相互接济粮食、军火;在战争期间,中国所有口岸都应当对俄国军舰开放;中国允许俄国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崴等。这个条约是俄国精心策划的侵略阴谋,在中俄共同防敌的幌子下,俄国骗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的特权,并且为它的海陆军侵入中国提供了方便之门。李鸿章和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之后,对外秘而不宣,他还得意洋洋地说,《中俄密约》的签订将会使大清边疆20年平安无事。不过,李鸿章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空了,不久之后,中国便陷入了列强的瓜分狂潮之中。
3.出访欧美开眼界,大清出国访问第一人
1896年6月11日,李鸿章离开俄国,开始乘坐火车前往德国柏林。在德国,李鸿章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德皇派专车来接他。
6月14日下午,李鸿章拜见德皇威廉二世,代表清政府感谢德国“干涉还辽”之事。德皇威廉二世表示,希望中国和德国两国友谊长存,希望大清江山永固。15日,李鸿章与德国外长马歇尔相见,谈到英国放弃中国而使得中国不得不与俄国友好等事。在德国的这些日子,受德皇的邀请,李鸿章有幸参观了德国的军队。当李鸿章看见德国军队精良的设备和高昂的士气时,不禁失声说道:如果我有十营这样的军队,就不会惧怕小日本了。除此之外,李鸿章还会见了已经退休的前首相俾斯麦,他们两人进行了简单的会谈。
李鸿章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俾斯麦”,李鸿章在德国访问期间居住的行馆里,墙上就悬挂着李鸿章和俾斯麦的照片。俾斯麦1815年出生于普鲁士,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于1862年担任首相,一直担任了28年,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支持下,俾斯麦得以大力推行他的“铁血政策”,通过与丹麦、奥地利、法国等国家的战争,终于在1870年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德国从此以后一跃成为与英国、俄国并列的世界强国。从此俾斯麦“铁血宰相”的名号传遍欧洲大陆。不过,1890年,新德皇威廉二世上台后,由于与其政见不合,产生了严重的冲突,俾斯麦被迫辞去宰相职务,赋闲在家,颐养天年。李鸿章的经历虽然不如俾斯麦那样传奇,但是也有其相似之处。李鸿章早年剿灭太平军和捻军,之后当上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拜阁入相,在职务上与俾斯麦相当。
听说“东方俾斯麦”李鸿章要来汉堡,德国当地百姓奔走相告,纷纷走到道路两旁围观,都想见识一下这位东方大国的传奇人物。俾斯麦也十分高兴,他戴上威廉一世赐给他的冠冕,佩戴十字勋章,腰系登坛的宝剑,穿上盛装,以最高的礼仪迎接李鸿章的到来。李鸿章和俾斯麦两人相谈甚欢,双方言谈幽默,李鸿章说起自己被称为“东方俾斯麦”,而俾斯麦则笑着说自己没有希望成为“西方的李鸿章”。李鸿章随即话锋一转,向俾斯麦讨教治国治军方略,俾斯麦沉吟许久,才回答说由于自己不了解中国国情,因此不敢妄下断语。不过俾斯麦认为想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做到上下一心。俾斯麦说到这里,想起如今自己赋闲在家,因此也感慨万分。李鸿章的心弦也在不经意间被触动,这些年,清政府内部后党和帝党之间争斗不断,大臣之间相互倾轧,根本就没有人真正地站出来为国家做些事情,上下团结一心更是不敢奢望了。除此之外,李鸿章还问到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俾斯麦回答军队是国家的根本。李鸿章很赞同俾斯麦关于军队是国家的根本这个观点,而且一直以来,李鸿章致力于建设自己的陆军和海军,但是清廷和那些迂腐的大臣们,不是挪用、拖欠军饷就是消极对待军队建设,而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满蒙旗兵就更让人气愤了,中国依赖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抵御外敌入侵。李鸿章对俾斯麦的认可让他兴致勃勃,于是便与李鸿章谈到关于军队建设与管理的问题。李鸿章虽然对俾斯麦不了解中国国情的泛泛而谈不敢苟同,但是他依然很有耐心地听完了俾斯麦的话语。俾斯麦和李鸿章的会晤很快结束了,两人合影留恋,并让李鸿章留下墨宝作为纪念。
在访问德国的20多天里,李鸿章总想请教德国富强的秘诀,但是对于有关增订洋货进口税的使命他并未完成。
7月5日,李鸿章一行经过一天的奔波,终于到达荷兰首都海牙。当天晚上李鸿章参加了荷兰政府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这让他感到高兴与激动。由于时间紧迫,李鸿章在这个低地国家只访问了3天。7月8日,李鸿章等人离开荷兰,并到达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在比利时的第二天,李鸿章拜见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尔德二世,李鸿章同他商谈了卢汉铁路的修筑问题。在比利时,李鸿章观看了比利时的军事演习,并且参观了军工厂,李鸿章对比利时的这些装备感到相当佩服,备加赞赏。由于李鸿章十分欣赏比利时生产的大炮,因此兵工厂的厂长提出赠送一尊给李鸿章。但是李鸿章担心一路颠簸,船舶无法负担,因此希望比利时能将大炮送回中国。最终,这位厂长特别奏请比利时国王派出专人将这门大炮送到了中国北京。
李鸿章离开比利时后,于7月13日来到法国巴黎。此时法国正为国庆作准备,因此李鸿章于到达法国的第二天就前往爱丽舍宫觐见法国总统富尔,在总统的邀请下,李鸿章参观了法军为国庆而举行的军事表演。李鸿章就“照镑加税”的问题与法国外交部长汉诺多进行磋商,并先后参观了法国的报社、学校、博物院和厂矿企业,对于这些参观活动,李鸿章感到十分满意。8月2日,李鸿章结束对法国的访问,乘坐法国政府派出的专轮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开始对英国进行访问。
到达英国后,李鸿章拜见了维多利亚女王,还拜访了英国前首相格莱斯顿等人,李鸿章就“照镑加税”问题与英国首相兼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进行了会谈。李鸿章为了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还到英国议院进行访问,他先后到达上、下议院,并与这些议员们交谈。李鸿章还在朴次茅斯军港参观了英国海军舰队,他极力地夸赞英国海军“行列整肃,军容雄盛”。除此之外,李鸿章还先后参观了英国的造船厂、枪炮厂、银行等,英国先进的科技和装备让李鸿章赞叹不已。李鸿章在英国的访问也激发了英国人的极大兴趣。
8月22日,李鸿章等人离开英国,结束了在欧洲考察的最后一站,并乘船横渡大西洋前往美国进行访问。在海上经过六天的颠簸,李鸿章等人终于于28日抵达美国纽约。当李鸿章乘坐的油轮即将到达纽约时,美国海军以最强大的舰队陈列港湾,鸣炮迎接大清国的重臣。与此同时,正在海滨度假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也特地赶往纽约,在第二天会见了李鸿章。李鸿章与其讨论了“照镑加税”的问题。之后,李鸿章又开始了一系列频繁的访问和考察活动。
9月5日,李鸿章一行离开华盛顿前往英属加拿大。在路经美加边境时,李鸿章参观了尼亚加拉大瀑布,然后前往多伦多,在多伦多待了一些时候,李鸿章等人来到加拿大西海岸城市温哥华。至此,李鸿章访问欧美的活动全部结束。
9月14日,李鸿章等人乘坐美国轮船踏上回国的航程。来到日本横滨时需要换船。而当年在马关时,李鸿章曾发誓“终生不履日地”,因此当他看到周转的是一艘日本的船只时,坚决不肯上船。最终侍从们只好在美轮和招商局的轮船之间搭起一块跳板,冒着掉到海里的危险将他扶上招商局的轮船。
李鸿章出访欧美,自3月28日离开上海,到10月3日回到天津,历时190天。在访问期间,李鸿章经过四大洲,横渡三大洋,行程共9万多里,访问了欧美8个国家,在清代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同时他是清代大臣中第一个进行环球访问的人,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实属不易。李鸿章出访欧美各国,有得有失。得的方面是李鸿章在思想上的变化,他如实地向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陈述了在欧美的所见所闻,西方的先进科学和技术,政治、经济、军事等都一一报告,李鸿章希望中国能够赶上西方列强。在思想上,他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也表示出同情的一面。但是李鸿章出访也有失的一面,由于与沙俄政府秘密签订《中俄密约》,导致中国的主权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并隐藏着严重后患。1897年,也就是在这一密约签订一年之后,德、俄狼狈为奸,先后在中国租借了胶州湾、旅顺、大连,并且在中国建立了势力范围,而其他列强也尾随其后,将中国拖到了被瓜分的边缘。李鸿章此时才明白“引狼入室”,不过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