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雨零落老臣心,“冷眼旁观”看维新
1896年,李鸿章环球访问一圈之后,返回中国,他想要“东山再起”,继续回到直隶总督的位置上卧薪尝胆。通过对欧美各国的访问,李鸿章的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在内心里赞叹西方的社会制度时,也看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一心想为清廷办事的他很想再励精图治,但是朝廷再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了。
李鸿章返回北京的第二天,他向慈禧、光绪汇报完出访的事情后,晚上路过圆明园,一时兴起,便走了进去,看看圆明园遗迹。李鸿章不知道此时圆明园正在重修,慈禧和光绪每隔几天都会到此来视察工程,因此圆明园也一直被列为禁区。在海外访问的李鸿章刚刚回来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规矩,因此以擅入禁地罪名被光绪皇帝罚俸一年,并且不准抵消。原本以为会受到朝廷重视的李鸿章却不想受到如此的冷落,他只能继续韬光养晦,收敛锋芒,回到贤良寺继续着他的赋闲生活。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随后,俄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也纷纷在中国谋取利益。李鸿章因为与俄国的签约导致“引狼入室”,更是让光绪帝迁怒于他,李鸿章最后的官职总理衙门“行走”也被剥夺。于是李鸿章只能空守着一个文华殿大学士的头衔,痛苦地听着朝廷上下对他的责备与咒骂。
1898年4月,由于山东发生的一个事件,又让京城不安起来。德国有几个入侵山东的官兵,在某天闲逛中进了一间孔庙,于是他们把孔子的泥像大肆破坏,戳坏了孔子泥像的眼睛,还折断了它的一条胳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异常气愤,于是发表了一篇文章《圣像被毁,圣教可忧,乞饬驻使责问德廷,严办以保圣教呈》,印刷之后在所有举人之中散发。康有为等人认为德国士兵的行为是对中国孔教的不尊,也是对中国的试探。因此,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宣传和发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共鸣。清政府都察院门前出现了公车填塞的现象,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有许多人上书给朝廷,要求朝廷妥善处理此事。并且,有许多官员递交了奏折,请求光绪皇帝进行变法。雪花般的上书让一向懦弱内向的光绪皇帝雄心勃勃,他对变法怀有过度的自信和雄心,仿佛看到了大清帝国的威武强盛,于是他准备效法春秋时期的楚庄王,准备一鸣惊人。
1898年6月1日,光绪帝接到了康有为以御史杨深秀名义递上的奏折,其中内容是请求光绪皇帝颁布谕旨,明定国是;6月6日,光绪又接到了康有为以侍读学士徐致靖的名义递上的奏折,请皇上立即宣布变法。因为康有为官职太小,没有权利上奏,所以只能借助别人上书。康有为的上书,光绪皇帝都与慈禧商量过,并且还将变法的内容读给慈禧听。而光绪皇帝身旁根本就没有可以商量的人,他只是一意孤行,凭着自己的感觉做事。对于康有为奏折上的许多内容,慈禧也表示赞赏,并没有反对。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变法诏书,从此清朝变法开始。
光绪皇帝的变法主要涉及经济、文教、军事和政治等方面,直到变法6天之后,光绪皇帝才召见康有为,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唯一的一次见面。康有为与光绪帝交谈了足足两个小时,他慷慨陈词,说了许多关于变法的细节问题,但是事实上证明康有为过于幼稚了。
就在光绪帝与康有为见面之后,慈禧有一天也召见了李鸿章。慈禧问李鸿章康有为这个人究竟怎么样,李鸿章形容康有为是一个幼稚而浮躁的书生,喜欢大出风头而对中国国情根本不了解。慈禧于是接着问李鸿章为什么康有为等人会受到洋人的支持。李鸿章据实相告,那是由于洋人不知道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的不同,如果洋人们了解中国文人是什么角色,那么不但不会支持,就是躲避也还怕来不及。李鸿章对于中国旧式知识分子,了解得太深太透了,他熟悉这些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在李鸿章看来,康有为等人只是一介书生,只会空谈,没有任何政治谋略与经验,还缺乏起码的政治手腕和妥协精神,光绪皇帝依靠他们进行变法,肯定不会成功。
除此之外,李鸿章还深深地了解光绪这个人,只因为光绪作为一国之君,李鸿章不好评价。李鸿章明白,在封建帝制传统的国度中,帝王本身的素质与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也可以说,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全系于皇帝一人身上。大家都抱有热切希望的光绪皇帝是一个意志薄弱、神经过敏的人,而他的人品、才干等都难以担当大任,更不用妄想来扭转乾坤,改变中国逐渐落后的形势。洞察人情的李鸿章对于这些都相当明白,因此他冷眼旁观。
在变法期间,曾经有人对李鸿章说慈禧和光绪意见不合,要求他出来调和,李鸿章摇头叹息。他对清朝统治者的脾性太了解了,对中国的国情太熟悉了,他只想置身事外而不去招惹变法的是非问题。李鸿章也希望中国强大起来,希望这些暮气沉沉的状况有所改变,最好清政府能在变法中真正自强,但是变法最主要的是方式,没有好的方式,只是单纯的口号和动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实际上李鸿章对于光绪帝倡导的“中体西用”以及康有为的“尊君权”都是比较赞同的,但是他从来不想以这样过激而高调的方式来进行操作,也不想大张旗鼓地提出各种口号。更多的时候,李鸿章像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刻意放低自己的姿态,静静地等待,寻求着中国的改变出路。
从开始变法的第一天,李鸿章就对光绪皇帝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的能力表示怀疑,而且维新变法的那段日子里,李鸿章从来没有出过头,他一直躲在贤良寺中。不久,光绪皇帝为了广纳意见而得罪了朝中的大臣,而且这些老臣被光绪帝罢黜,光绪帝则任命了自己欣赏的那些上书变法之人。以至于光绪帝后来任命那些四品官员去指挥那些一品二品的大臣做事,这些势必在朝臣中激起轩然大波,老臣们都很不满,他们纷纷跑到慈禧太后面前哭诉。而一向对李鸿章有意见的光绪帝终于下诏罢免李鸿章总署大臣之职,令其勿在总理衙门行走。李鸿章接到圣旨,只觉得可笑可叹,因为他早已赋闲在家没有做事了。
光绪帝颁布的法令和条例很难实行,并且他对朝廷官员的任意罢免让局面更加混乱。光绪帝心烦意乱,一意孤行,北京的政局逐渐变得微妙了。维新局面逐渐失控,慈禧感觉到了威胁的阴影,并且光绪帝做的一件事情让她相当震惊。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访华,光绪帝与他见面,并且拟聘伊藤博文为清国维新顾问,除此之外,还有人向慈禧报告说,光绪召见了驻扎在天津小站的新军首领袁世凯!日本是中国的仇人,袁世凯也对清政府的统治造成极大的威胁,这些都是慈禧所不能容忍的。不久慈禧下令捉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而谭嗣同等人被斩于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李鸿章早就知道维新变法的结果会失败,他如一个睿智的先知一般,冷眼旁观。戊戌变法缺乏必要的手段,缺乏根基和策略,缺乏方向性,也缺乏争取与妥协,只是光绪、康有为等人的一意孤行,最终的结果只有失败。变法失败,李鸿章心里也隐隐地有些失落,而对于维新变法,他也很复杂。因为戊戌变法是应该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这一步刚迈出就已经输得一塌糊涂。变法失败后,李鸿章一直待在贤良寺中,他既没有参与慈禧幽禁光绪的行动,也没有发表同情维新变法的言论,他冷静地与这一切保持距离,只是暗自设法保护一些“新党”人士。
纷繁复杂的政治局势,李鸿章是颇有体会的。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老谋深算的李鸿章东山再起。1898年11月,清廷平息了戊戌变法之后,慈禧打算废立光绪,不过她担心洋人们集体干涉,因此派荣禄去李鸿章那里想要李鸿章帮助打探消息,并安抚洋人。李鸿章就说只有任命自己为两广总督,这样各国领事就会前来祝贺,那样的话自己就便于与洋人们沟通。荣禄返回京城将李鸿章的原话告诉了慈禧,而由于维新变法风波已经平息,慈禧此时也准备借助老臣们的力量稳定清朝局势,于是上谕很快下发了,任命李鸿章为两广总督,李鸿章愉快地接受了这样的任命。当英国公使窦纳乐在贤良寺恭祝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时,问李鸿章中国是否要废掉光绪皇帝,李鸿章面无表情,以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拒绝回答。最终窦纳乐也十分强硬地回答,除了光绪皇帝之外,英国不会再承认别的什么人。李鸿章点点头,他心里终于明白英国公使是什么态度了。对待戊戌变法,李鸿章也是悲愤交加,朝廷对待改革者的方式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李鸿章出于各种各样的利益与权衡,只能将自己的个性隐藏起来,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李鸿章早就看透了清国腐朽而黑暗的本质,只是他爱这个国家,一直尽力维护它而已。
当康、梁流亡国外、惊魂未定之时,李鸿章托人捎去“问候”,更让他们备感意外的是,李鸿章还亲自给他们写了一封信,信中李鸿章勉励康梁“精研西学,历练才干,以待他日效力国事,不必因现时境遇,遽灰初心”。对于康有为和梁启超,李鸿章表现了自己的勇气和主见。中国需要有能够随时为祖国强大而不懈奋斗的人才,需要有新观念、新思想、新想法的知识分子,李鸿章还在想着如果有朝一日还有机会对清朝进行改造的话,那么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2.义和团“扶清灭洋”,庚子之乱人心慌
正当李鸿章周旋于清政府与康党之间时,中国国内形势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
义和团开始是农民的社团,原名也叫义和拳,它发源于山东,结社练拳,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中国基督教徒,进行大规模的群众暴力运动。开始时,义和团也像当时清朝其他大部分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清朝的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后来,随着中国近代形势的发展,西方列强大肆瓜分中国,导致中国的满汉之争演变为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矛盾,义和团也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
针对义和团和清政府的态度,西方列强迅速地采取了军事行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陷了中国北方的海岸门户大沽炮台,3天后,天津陷落。不久,登陆的联军继续前进,朝通州进发,而通州与大清帝国的都城北京相隔不到20公里。
慈禧太后内心颇感恐慌,6月21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不久,清政府电报就一封一封地发往南方各省,要求各省的封疆大吏迅速地派兵前往北京灭洋。此时的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他深知国家忧患日深,并且中国的国力与西方列强不可相比,因此李鸿章说了一句:“若不量力而轻与一试,恐数千年文化之邦,从此已矣。”李鸿章说话时,老泪纵横,不由得将手杖在地上连连击打,国家的内乱伤透了这个老臣的心。于是,李鸿章给朝廷发去了一封电报,告诉慈禧太后对于北上“勤王”圣旨的回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召。”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在获悉了李鸿章的电文之后,也决定不去北上“勤王”,他们确定了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的原则。李鸿章等人认为如果清国的南方也发生了动乱,那么乱了敌人的同时也会乱了自己,正是李鸿章等人在庚子之祸中确保了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由于李鸿章等人不奉召,朝廷不得不再下一道圣旨,重新调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慈禧的圣旨中明确表示“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
每当清政府处于危难之中时,总会想起李鸿章。因此,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17日,77岁的李鸿章再一次出山,准备征战沙场。在广州珠江边有一艘轮船,李鸿章慢慢地走了上去,准备前往北京。所有的官员都等着李鸿章发布开船的命令,但是李鸿章坐在甲板上的藤椅上,久久没有开口。李鸿章闭着眼睛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众人也备感沉默。
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这里是他曾经执政25年的直隶衙门。而此时的天津,满目疮痍,李鸿章步履维艰,内心沉痛无比。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中国的情感,盲目爱国的中国人只知道不顾一切地排外,高高在上的清朝统治者也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以至于中国此时四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当李鸿章10月11日到达北京时,北京城中已经是另一番景象了。
清政府同时向十一个国家宣战,并且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团民和朝廷军队一起围攻各国驻北京的使馆。使馆内包括平民、士兵在内的有3000多人,各国在准备以武力解救使馆的同时,在馆内也筑起防御工事,并由英国公使窦纳乐负责抵抗。
事件最终愈演愈烈,演变为国际军事冲突。在事件没有结束之前,大约有45000名来自日本、美国、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俄国的八国联军和反抗义和团暴乱的中国军队与义和团拳民对战。7月14日,天津被八国联军占领,直隶总督裕禄兵败自杀。不久,主张议和的大臣许景澄和袁旭被清廷处死。8月4日,联军继续向北京进发,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有力的抵抗。当时中国义和团拳民与清朝军队加在一起有15万之众,而联军总数开始时只有三万多人。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再加上地形的阻挡,联军进程比较缓慢。
8月11日,徐用仪等主张议和的大臣被清政府处死。14日凌晨,八国联军到达北京城外,经过两天的激战,到8月15日联军逐渐占领了北京各城门,随即与清军在京城各处展开巷战。16日晚,联军胜局已定,北京全城基本被八国联军完全攻占。慈禧以及皇室成员在北京沦陷之后立即逃出北京,逃亡西安。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在美国的历史上被称为解除公使馆危机行动而对中国进行的解救远征,中国则称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坚持下,瓦德西成为德军的统帅,虽然他比其他国家晚两个月来到北京,但是他坚定地执行了德皇的命令,对紫禁城进行了烧杀抢掠,以让“中国人一千年后还不敢窥视德国人”。
俄国除了随联军一起攻入北京外,还派了20万大军进占中国东北。最终吉林、沈阳等地被俄国占据。而慈禧等人在逃往西安途中,下令各地官兵剿灭义和团,妄想将罪责推到义和团身上。最终,随着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义和团运动彻底失败。不久,清政府派庆亲王奕和李鸿章为全权特使,与各国谈判。
3.《辛丑条约》始签订,老臣痛心有谁知
李鸿章从天津赶往北京与八国代表进行谈判,此时的李鸿章内心是惆怅不已,他根本就不希望落后的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因为李鸿章很清楚中国的现状。但是慈禧太后的吩咐,他是无法拒绝的,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承担了谈判的责任。
11月初,李鸿章与联军代表见面,联军代表提出了议和谈判的六个原则,他们要求清政府:惩办义和团的领导人;禁止军火输入中国;拆毁大沽炮台;使馆驻扎卫兵;索取赔款;天津至大沽之间驻扎洋兵。这六项谈判的原则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李鸿章此时正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之上,面对日益没落的大清帝国,备感痛心。联军代表的咄咄逼人再加上李鸿章内心空前的压力,他病倒了。在返回贤良寺的途中李鸿章受了风寒,最终一病不起。原本想在中国多占利益、“漫天要价”的联军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们害怕李鸿章一死就再也没有人来收拾中国的烂摊子了。俄国率先发难,想要占据中国的东北三省;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都想瓜分中国的土地;英国、美国则以在华贸易为主,同时相当警惕俄国的扩张,因此反对各国瓜分中国土地的要求。八国联军代表最终达成协议,妄图占尽“中国财力兵力”。
当李鸿章拿到八国代表的“议和大纲”时,相当气愤,联军的议和条件将大清的统治毁于一旦,光是巨额的赔款清政府就会不堪重负:中国需要赔偿各国白银总共4.5亿两,也就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赔偿一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中国要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为担保。议和条件一出台,湖广总督张之洞立即表示反对,他联合南方封疆大吏称万万不能在“议和大纲”上签字。李鸿章听后无奈地摇摇头,表示如果坚决不“画押”,那么谈判就会破裂,大清国也会被卷入无休止的战争之中,因为联军在北京屯兵数万,完全有再次发动战争的可能。李鸿章认为,在国家危难之际,个人逞口舌之快根本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会将中国进一步推入战争的深渊。
此时的李鸿章已经卧床不起了,他谨慎地关注着议和的每一点进程。庆亲王拿着联军的“议和大纲”连连摇头,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因为这样的议和条件清政府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的,他只能寄希望于李鸿章,要求李鸿章酌情处理。卧床不起的李鸿章让他的儿子传话说:“社稷危亡之时,只要一句话就会让谈判破裂,生灵涂炭,希望太后以国家社稷为重,当机立断!”
慈禧太后爽快地答应了在“议和大纲”上签字,这个统治了半个世纪中国的女人,由于列强没有在“议和大纲”上将她列为罪魁祸首而欣喜不已,再加上她的权力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她让朝廷迅速给李鸿章回电:“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李鸿章得到慈禧的命令心里稍微松了口气,毕竟李鸿章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中国能够少受些战争之苦。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7日,庆亲王奕和李鸿章全权代表清政府与这11个国家在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臭名昭著、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也称《辛丑各国和约》。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免于领土被瓜分的危机,但是仍然需要赔偿各国共计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由于赔款数目巨大,后来美国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授意下,主动退还了部分赔款,帮助中国办学以培养亲美人士,曾由美国退还的部分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即“清华学堂”,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而清华大学日后成为后来中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之一。
在谈判期间,李鸿章吐血了,此时的他感觉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想尽早结束与联军代表的谈判,这样可以让联军撤出京城,从而让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返回京城。李鸿章是代表清政府与联军代表谈判的,他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承担“庚子之乱”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当他在“议和大纲”上签字时,特意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既虚弱无力,又辛酸悲壮。李鸿章被清政府封为“肃毅伯”,在此时他只能以这个身份落下这个耻辱的款。签完字后,李鸿章悲恸欲绝,他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经医生诊断,方才发现李鸿章胃血管破裂。将近80岁的老人,就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可能被击得粉碎。
但是,“议和大纲”签字之后,联军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将要撤军。联军各国代表的态度是:清政府必须将赔款的数额定下来,而且他们也必须要看到清政府惩办祸首。关于惩办祸首的谈判,李鸿章几乎竭尽全力,最终李鸿章还是顶住了洋人要求皇亲“正法”的压力,避免了清政府皇亲们血溅菜市口。关于赔款的问题,李鸿章已经没有力气与洋人们争来争去了,此时的他吐血已经到了“濒危”的地步。最让人痛心的是,病中的李鸿章还不忘向张之洞传话,要求张不要再发“空论长电”,因为电报每个字四角银元实在太贵,希望张之洞捡其精华再发,以节省经费。自从签完字后,李鸿章饮食不进,朝廷特给他批假20天,让他安心调理身体。
《辛丑条约》的谈判长达9个月之久,李鸿章与各国谈判耗尽了自己的心血,而最终赔款问题全部是由下级官员谈判的。《辛丑条约》的正式名称,亦只是中国与11国之间的赔偿协定,而并非交战国之间的正式和约。李鸿章接受了列强要求中国“人均一两,以示侮辱”的4.5亿两白银的侮辱,他不久就被人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不过,《辛丑条约》签订日也是李鸿章生命中最后一次的耻辱日,他的生命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也走到了尽头,他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给中国人民带来最深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清政府则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而李鸿章只有无奈地叹息,然后在国人的诟骂声中默默地死去,他那大口大口吐血的情景仿佛还定格在历史的烟云之中,这让中国人想起那段屈辱的历史就不禁悲从中来。
4.鞠躬尽瘁身先死,报国无门泪始垂
李鸿章为签订《辛丑条约》使出浑身解数,因为联军代表的无理要求与侮辱、清政府统治者的懦弱与无能、病痛的折磨与摧残,最终,他的生命也逐渐走向尽头。但是,此时的李鸿章依然不忘向朝廷效忠,因为在他眼里,大清国就是他的一切。
9月22日,躺在病床之上的李鸿章还给清政府呈上奏折。他在《议和会同画押折》中说道:“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矣。”李鸿章一生都致力于“外修和好,内图富强”,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愿望落空了,只留下老人临死前的声声叹息。
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订了“议和”的条约,联军也逐渐从北京城内撤军,不过俄国依然赖在北京城内不走,并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条件。由于中国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俄国在中国的利益受到冲击,俄军乘机大举进入中国东北地区,控制了东北的局势。与八国代表会谈的时候,俄国代表明确表示东北问题不会纳入中国与联军代表谈判的内容,而且态度非常霸道。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李鸿章不得不拖着病危的身体再次与俄国代表谈判。
新一轮的谈判即将开始,而俄国为了避免列强的干涉,依然采取蒙骗的手段与中国政府谈判,要求签订撤军的相关条款,并且要中国政府与华俄道盛银行间订立“私方”协定,中国的东北三省的路矿权益等全部归华俄道盛银行享有。10月10日,华俄道盛银行代表波兹德涅耶夫与李鸿章谈判时说到了银行的协定草案,并告诉李鸿章要先签订银行协定,然后才能签订撤军协定。俄国的阴险又显露出来,他们想先获得东北特权,然后再分期撤兵,这样清政府在其武力威逼下就不得不就范。其实,李鸿章早就担心俄国的威胁,他担心如果中国不愿与俄国就东北三省问题立约,那么,东北三省将一直被俄国占有,而且从此以后俄国也不会再支持中国。此时接到俄方的协定草案,躺在病榻上的李鸿章只是看了一遍,就气得火冒三丈,他狠狠地将这个草案摔在地上,生气地说道:“这个协定无异于将整个满洲交给俄国银行,这种行为真是贪婪无耻,李某没有胆量担负这个协定的责任,我只能就矿产资源的租让权与你们进行谈判。纵使你们逼着我画了押,其他国家也绝不会放过你们的。”李鸿章既怒且悲,怒的是俄国的贪婪无耻,悲的是中国的落后与贫困。他生气地说完这些话,半天缓不过劲来。
俄国人见李鸿章发这么大火,并且对东北三省问题也丝毫不放松,因此也大为恼火。原本以为可以更加大胆地向清政府谋取利益,不想却在李鸿章这里碰了个“硬钉子”,因此维特命令波兹德涅耶夫对李鸿章施加压力,并逼迫李鸿章签字。
10月30日,李鸿章的身体有所好转,他来到俄国使馆,希望与俄国代表平心静气地谈判,以便于俄国从中国撤兵。但是接到维特命令的俄国人却盛气凌人,他们逼迫李鸿章必须在近期内签字,否则不仅不会退兵,还会永久占领东北,而且从此中俄绝交,俄国将在中国新疆和东北任意行事!俄国人如此无理,肆意地讹诈,根本就不愿与中国政府谈判,这些使李鸿章满腔愤怒,无处发泄。回到贤良寺的李鸿章,又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俄国人的蛮横无理让他急火攻心,他再也起不了床了。俄使于第二天来到李鸿章的处所,想进一步给李鸿章施加压力,但是看到李鸿章病重在床,直不起身体,于是便说等李鸿章病好了再谈。
李鸿章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连日滴食不进,他一直为俄国在中国的勒索而担忧,他甚至不知道中国将怎样自处。此时的李鸿章还在想着自己的使命并未完成,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还没有返回京城,而贪婪的俄国人又赖在北京城内不走,他这个“裱糊匠”并没有将清政府这个“破屋子”裱糊好,而自己曾经所说的让中国富强起来似乎也成了“水中镜、雾中花”,想要实现却遥遥无期。而远在西安的慈禧也担忧着李鸿章的性命,毕竟李鸿章为清政府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无论是早年的镇压太平军、捻军还是后来的中日、中法战争,慈禧内心里对李鸿章有一种感激之情。听闻李鸿章病危之后,正在逃亡的慈禧太后给李鸿章发了电报,称他“为国宣劳,忧勤致疾”,希望李鸿章“早日康复”。此时的李鸿章已经离死亡很近了,不过在临死之前能够得到慈禧太后的关心与问候,李鸿章真的感激涕零。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因此他口述遗书,上奏朝廷。李鸿章在这则遗书中交代了自己病重的原因以及自己对朝廷的期盼,并希望清政府能够发愤图强,举行新政。
李鸿章在临终前已经有六七天没有吃过东西了,此时的他无力地躺在**,面容十分憔悴。在晚清政坛上呼风唤雨四十载、周旋于列强之间的大人物,如今却让人心中难受,他的虚弱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这个为了大清奋斗了一辈子,顽强了一辈子,想要依靠洋务运动变法图强的晚清名臣,一步一步地朝死神走去,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力量了。11月6日,李鸿章再也说不出话了。不过,亲人的轻声呼唤,他还是有知觉的,并能够作出反应。11月7日,弥留之际的李鸿章睁开眼睛颤巍巍地吟了一首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在李鸿章临死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拿着文件来到李鸿章面前,企图逼迫李鸿章在中俄条约上签字,甚至想强迫李鸿章的助手拿出他的官印。李鸿章临死之前,气若游丝。家人问他还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交代,他没有回答。此时,周馥和马玉昆两人站在李鸿章面前,并问李鸿章还有什么国事需要交代,李鸿章依旧无语,只是两行浊泪从眼角流了下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鸿章依然在痛苦与自责,他后悔自己轻信俄国人,并与其签订《中俄密约》,悲叹自己犯下的致命错误,同时也在担忧大清国今后的命运,因此他才会在临终前吟出“临事方知一死难”的诗句。
周馥看到李鸿章闭上了眼睛,顿时失措,他大哭起来:“我还有话与中堂大人说,您不能就这样走了啊!”周馥的一声大喊,李鸿章的眼睛又突然睁开,周围的人吓了一跳。因此周馥只好安慰李鸿章说,他走了之后,俄国人绝不会让中国为难,还有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马上就可以回到皇宫了。李鸿章睁着眼睛似乎想再说些什么,但是周馥再三对他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听到这些,李鸿章又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其泪水盈眶,终究再也没有说出话来。
李鸿章死后,慈禧等人正好来到了荥阳,周馥的电报也随即转到慈禧手中:李鸿章已经逝世了。慈禧看着周馥的电报,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她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李鸿章死后获得了清廷给予的莫大荣誉:谥号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并且要国史馆为其立传。
李鸿章这位晚清风云人物,就这样烟消云散,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今天,当我们再来研究李鸿章时,为他的所作所为、千秋功罪唏嘘不已时,却也只有他这样的风云人物才能在最黑暗、最动**的大清时代展现出自己的风采。斯人已矣,我们后人只有深刻地反省自己,真正地做到以国家为重,这样,我们相信逝世一百多年的李鸿章也能够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