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些心中有抱负的人来说,虽然有独特的个性很重要,但是如果其中欠缺了智慧,那么结果往往会一事无成,而懂得审时度势的人才会被人称为具有大智慧的人。
从古至今,凡是创下一番事业的人,都比较善于驾驭时势。如果一个人什么时候都墨守成规地来做事,那么在发展的洪流中只会成为淘汰者。而只有能够驾驭时势的人才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
纵观历史,在政治家的名单中名列前茅的便是张居正。他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性格刚毅,而且在处理大事上也能深谋远虑;在少年时期,他便喜欢读诗经,而诗经中的人物对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张居正在书籍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因此在时机成熟时,他没有任何顾虑,会紧紧抓住机会不放手,而且他还擅长驾驭人。从张居正进入内阁一直到担任首辅大臣,在处理自己和冯保之间的关系上就可以看出,张居正的驾驭人的能力非常出色。
冯保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可以说古代宦官的通病在他身上都有完美体现,比如:疑心重、阴险、狡诈、虚荣等。一旦与人结怨,便会心狠手辣地置人于死地。
在后宫中,冯保并不安分,他培养了一些心腹大臣,处世横行霸道。据记载,皇上有所赏罚,不征得冯保的同意,就不敢随意进行。
但是从另外一些方面来看,冯保这个人与刘瑾和魏忠贤这些人又大不相同。因为他从来不会误导万历皇帝,而是和张居正一起以严厉的方式教导小皇帝刻苦读书,而且在后宫的整顿方面,他也能经常处理得十分得当。
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正式升为内阁首辅大臣。在任职后,如何处理冯保成为张居正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要么发配到边境或者直接处死,要么驾驭住此人,将此人收为己用。
当时朝中局势很敏感,万历皇帝年仅十岁,在一切事宜上全部听从皇太后李氏的意见,而当时李氏非常信任冯保,甚至可以说是依赖。如果处死冯保,那么肯定会得罪太后,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投靠冯保,就显得自己十分卑微。于是,张居正最后决定只能驾驭此人。
在与冯保的相处中,张居正并没有表现出对宦官的讨厌,也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卑微。他在保持了自己尊严的同时,真诚地对待冯保,再加上自己过人的才能,最终将冯保收服。
而张居正在一些方面也维护冯保。当时后宫中的宦官经常因为喝醉而作出出格的举动,结果便是遭到相应的处罚。但是在被处罚之后,朝中的一些言官还是不肯罢休,一次次地提出要彻底杜绝这种事。而张居正对此事的态度是,建议言官大臣,以国事为重,对小事不必耿耿于怀。
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与冯保的关系非比寻常,张居正观察到了这点,因此经常适度地迎合李太后。但是,张居正也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一旦冯保犯下了大错,那么他一定不会包庇。有一次,冯保身为都督的侄子冯邦宁在喝醉之后无故暴打了衙役。在张居正听说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写了一封信给冯保,信中严厉要求冯保要对此事作出表态。当时冯保和张居正的关系正处在密切的状态之中,在收到张居正的信函之后,冯保便招来冯邦宁将他重打了四十大板,并且之后他还将冯邦宁的官职罢去。
在张居正的努力下,宦官不再过问朝中之事,而且在后来的很多大事中,冯保都竭尽全力地帮助张居正。例如后来的“夺情”事件,如果没有冯保和太后的推动,“夺情”便没有那么容易成功。
在张居正任首辅期间,冯保虽然有参政的权利,但是在张居正的控制下,整个朝政都出现了一种宦官不敢阻挠政事的局面。由此,我们便可得知张居正的驾驭能力有多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