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皇帝的“摇钱树”,精明的“守财奴”(1 / 1)

和作为大清朝的理财高手,皇帝的精明管家,为乾隆聚敛了大量财富,因此能够得到乾隆的宠幸。为了满足乾隆穷奢极侈的生活开支以及连年征战所消耗的巨额费用,和确实费了不少心思。

乾隆帝一生兴趣广泛,爱好颇多。他除了喜欢诗词歌赋以外,还喜好收藏文物、珠宝、琴棋书画以及古玩等。乾隆的这些兴趣和爱好不仅耗费了大量钱财,还让老百姓终年不安。朝鲜使者曾经说过:“皇帝穷奢极侈,故赋重役繁,生民困苦,不自聊活矣。”为了满足乾隆的爱好,地方官员命令老百姓冒着风险终日辛劳,为制造各种工艺品而去采玉、淘金、挖银等。比如,乾隆喜欢和田玉,为了从新疆和田运送一块大玉石到京城,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要耗时几年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样的情况就让不少的地区经济衰败、民不聊生。

虽然在乾隆统治的前半期,清朝国力强盛,国库充实,老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但是随着乾隆步入中晚年后,生活穷奢极欲,大肆挥霍,国库的存银也逐渐入不敷出。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与粉饰太平的欲望,乾隆身边急需一个善于理财而又能广开财源的能人,而和就是最好的人选。

和是一个敛财高手,他知道不可能从发展社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等去增加财富,因此他把眼睛放在了地方官吏的钱袋之上。为了让这些地方官员为乾隆进贡,和千方百计地用了很多手段,利用各种理由搜刮财物,内务府和户部就有许多白花花的银子流入,而和也趁机中饱私囊。

当时,无论是中央的各部官员还是地方的封疆大吏、知府、知县以及各地的盐商等,每年都将自己搜刮来的大量钱财和稀世珍宝献给乾隆皇帝,借以讨其欢心,趁乾隆高兴之时加官晋爵。特别是皇上、皇太后和皇后等人过生日的时候,和便会抓住机会向各级官员以及商人们大肆地搜刮。表面上乾隆反对各部官员挖空心思准备各种贡品,事实上,他对各级官员送来的贡品是相当满意的。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员们照送,和照单全收,而乾隆则睁只眼、闭只眼,保持沉默。风气一开,不仅国内的官员、商人们送,就连朝鲜、安南以及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的使臣也开始进贡大量的珍宝,进贡习俗已蔚然成风。

作为乾隆皇帝的“摇钱树”,和是有自己独特的本事的,他可以在不大动用国库存银的情况下,满足乾隆帝奢华生活的需要以及日常的开支。和无论什么时候都把乾隆服侍得舒舒服服,许多事情都不让他操心,因此乾隆对和是言听计从,也越来越觉得和聪明、能干,视其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事实上,乾隆皇帝算得上是一个有能力的君主,他所需要的绝不是只会溜须拍马、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而是需要那种能够为他“排忧解难”之人,和很明显就是这样的人。

和从各级官员以及商人们那里聚敛的财富,既不是这些人自己通过劳动所得,也不是他们自己家的财产。实际上,这些官员和商人也是通过对普通老百姓的巧取豪夺才获得这些财富,因此,广大下层民众的生活也就更加艰苦了。为了增加收入,和对户部、内务府以及崇文门的税关控制得非常严格,他明白“开源节流”的道理。

崇文门税关,除了能够负责日常的税收外,还承担着一些其他的任务,比如代替内廷变卖抄没来的王公贵族、大臣的财产等。虽然在名义上崇文门税关和其他税关一起列于户部名下,但是实际上它依然隶属于内务府,由内廷直接控制。所以说,崇文门税关是一个很好捞钱的官职,皇帝让谁当上崇文门税务监督,谁就有可能大发其财。正因为如此,和才会千方百计地把持这个职位不肯放手。

由于头脑灵活,办事机灵又善于理财,乾隆帝需要的金银珠宝和都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因此,乾隆对和十分满意,对于这棵“摇钱树”,乾隆越到晚年越离不开。当时国家的财政大权,几乎都由和一人掌握,国家重大的财政开支也由其把持。和在财政事务上的独断专行达到了极点,他不断侵吞国家资财,为自己聚敛财富大开方便之门。

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奢华的开销有增无减,皇室的正常收入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奢华。因此,乾隆一没有钱就开口问和要,和则要想尽办法,保证将聚敛来的财富用来满足乾隆的穷奢极欲。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和精心准备,尽情挥霍,借机也想大捞一把。乾隆表面上要求政府官员节俭办事,不要过分铺张,可是在和的“巧妙”安排下,一切“无不新办”。为了给乾隆贺寿,自皇宫的西华门一直到西郊的圆明园,所有的楼台都经过了特别的装饰,并且这些庆典所需的物品也大多由南京、苏州等地筹办,极尽奢华。尽管操办这次生日庆典需要花费很多的银两,但是却不用国库开支。因为和规定地方各省凡是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要有所进献,而京城官员也要捐献俸禄,那些商人们筹集的款项就更不必多说了,仅仅两淮盐商就捐献出了四百万两白银作为赞助。不需耗费国库银两便把寿宴办得如此风光,对和的敛财之术,乾隆自是十分欣赏的。

和不但善于给乾隆帝招财进宝,满足其巨大的消费,同时还是一个善于理财的精明的“管家”,满脑子都是生财之道,颇有一些发家致富的本事。作为乾隆的财务总管,他还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守财奴”。和治家的原则是开源节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开财源,他是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只要能够赚到钱,他什么手段都可以使出来。

或许是小时候那段难忘的经历,让和将金钱看得相当重要。和家里每日进出的银两他都必须心中有数,一一过问。和家里的花费开支,都不动用和的私人钱财,而由下人自己独立承担。因此,与和一样,这些下人也想尽办法四处捞钱,盘剥别人。和家的用人众多,这些人却根本没有得到什么奖赏,甚至连晚饭也不过是稀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