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深谙人性,广为下属谋利益(1 / 1)

和大肆索贿受贿,富可敌国,却依然能够在皇帝面前如此得宠而不被其他官员弹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在自己发财的时候不忘自己的下属,通过为下属谋求利益的方法将他们笼络为自己的爪牙,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俗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自己建立功业的时候,也要让身边的人有所收获,这是儒家思想对人的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事实也正是如此,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一个人除了自己得到好处之外,也不能忘记施予别人,否则难免会受到别人的埋怨或者报复。和深谙这个道理,他在结党营私时,牢牢地记住了这一原则,这对于他收买人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性都是自私的,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每一个人最先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巴结和的这些人,他们更是为了追名逐利而来。和只是作为他们飞黄腾达的敲门砖,而只要自己能够进入仕途,就能在短时间聚敛巨额的财富。

和是一个深谙人性之人,他清楚围绕在自己身边的这些人的真实意图,因此为了留住他们,和特别注意为这些人谋求利益。如果自己不给这些人一些好处,那么他们就会如一盘散沙,不仅不会帮助自己,相反还有可能与自己作对。虽然这些人远远不是和的对手,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和自然不敢大意。因此,为了将身边的这些人长久地留住,和给他们想要的职位或者机会,让他们看到希望,让这些人对自己更加地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在这一点上,和可谓是做得得心应手。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想到外面去游玩一番,因此决定第五次南巡。这个消息被和知晓后,他赶紧给自己刚刚提拔的泗阳县令国泰写了一封密信,告诉他皇上此次到江南将会祭祀孔庙,并且一定会途经泗阳县,还将皇上大概会经过的地点告诉了国泰。和要求国泰在此地精心地筹建一处行宫,借此讨得皇帝的欢心,还说皇上如果心理好,就会让国泰官升几级。

国泰接到和的密信,顿时喜形于色,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和有意地提拔自己,叫他怎么不感激涕零?于是,国泰马上筹集资金,并且召集全县最能干的能工巧匠,在泗阳县城五十里外和指定的地方兴建了一座行宫,专门等待乾隆的到来。

乾隆一路上游山玩水,心情十分畅快。他先到孔庙祭祀孔子,向世人表明他是尊师重道之人,然后一路向南。经过泗阳县的时候,发现了一座优美别致的行宫,乾隆的眼睛挪不开了,他非常高兴。和见此情景,知道自己精心的安排已经奏效了,于是趁机在乾隆面前将国泰称赞了一番,说国泰对乾隆感恩戴德,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孝心,特意在此地为皇上建了一座行宫盼望皇上能够驾临。乾隆也很想在行宫里住段时间,但是碍于情面,自己不好开口,听到和这样说,就开心地命令随从一起入住行宫。

这座行宫建得相当别致,亭台轩榭清幽可人,与皇宫大院相比少了一些俗气。乾隆在居住期间感觉神清气爽,有一种身处世外桃源之感。乾隆在高兴之时,特别提出要见国泰。于是,在和的安排下,国泰见到了乾隆。由于早有准备,因此对乾隆的每一个问题国泰都回答得头头是道。国泰把泗阳县说得民富安康,还奉承乾隆,说这些都是皇上治理有方。国泰回答问题时,冷静沉着,条理清晰,和也在一旁帮腔,两人都夸赞乾隆是万世明君,这让一向喜欢听奉承之词的乾隆更是心花怒放,他一高兴,马上下旨擢升国泰为道台。国泰官升几级,自然口呼万岁,同时对和也是感恩戴德,又在私下里给和送去了许多金银。

和凭借自己在皇帝面前的优势,为自己的下属谋取了巨大的利益,自然让下属对他言听计从,绝无二心。一些听说国泰在和的精心安排下就擢升为道台的官员备感兴奋,他们也迫切地希望这样的好事赶紧落在自己头上,因此更加卖力地为和服务,使出各种手段向和靠拢,“和家班底”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