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雷区(1 / 1)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家长们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将来能青出于蓝胜于蓝,有比自己更高的学问,更好的名声,更优的待遇。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很多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教育规律,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过早的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剥夺了孩子幸福快乐的童年。这就步入了教育的雷区。小宝今年才4岁,可是他一点没有体会到童年的快乐。每天放学回家,除了必须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妈妈还要求弹两个小时的钢琴。对小宝来说,作业倒是很少,可是弹两个小时的钢琴真是难熬。周末,更是没有一点休息时间。星期六,妈妈带他去数学老师家里学奥数,其实他根本就不想学;星期天,妈妈又带他去美术老师家里学画画,坐下就是一上午,小宝一点兴趣也没有。本应该拥有和同龄人一样快乐的童年生活,却被无情剥夺了。小宝渐渐沉默了,像一个小老头一样,没有一点生气。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不惜一切。他们聘师教孩子写字、认字,弹钢琴,还让孩子参加什么特长班、兴趣班之类的培训结构。然而这些智力开发真的管用吗?有必要吗?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为的对孩子进行过早的智力开发,并不能取得提高智商的预期效果。

2007年,美国心理学家对“以学习知识为主导”和“以社会交往为主导”的学前班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在6岁之前,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比后者认识更多的单词和数字,但是到了6岁,这一优势却消失了,与此同时,在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上,前一组孩子也明显低于后一组孩子了。于是,他们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人为的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把智商提高,但是当人为干预消失后,这些被提高的智商基本上又会降回来。”因此,过早的智力开发,并不是很多家长想象的那么好。而且过早的智力开发对孩子还有很多的坏处。

(1)影响孩子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建立

一个孩子学习的好坏,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他能否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思考能力的形成,并不总是通过知识性学习来获得的。可以说,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才是思考力形成的主要原因。如果让孩子过早接触文字和数字这样抽象的符号,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更多地集中在这些抽象的事物上,而很少对身边的世界进行接触和了解,从而缺少理解、归纳和判断的能力。

(2)阻碍孩子认识客观世界

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天生就会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兴趣,他们会尽可能去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事物。当孩子还没有对身边的世界进行足够的观察和体验时,就过早地实施抽象知识学习,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对感官世界的关注转向对抽象符号的关注,这种人为的转向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在真实世界中的体验和思考的机会。

(3)过早的智力学习,会影响其他能力的正常发展

孩子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过于强调某方面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很难得到好的发展。过早进行智力学习,孩子的其他能力,比如运动协调、言语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和损害。而这些能力对于孩子将来的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

(4)实际感觉经验不足,引**感等方面的问题

家长过早让孩子学习抽象知识,容易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如:好奇心、创造力、想象力等潜在素质。实验表明,孩子的这些潜在素质,往往会通过大量的游戏和活动中取得。如果在童年时期,孩子没有发展这些素质,那么长大后若要重新培养这些素质,就会事倍功半。而且这些素质的缺失,引发一系列情感问题,如冷淡、孤僻、缺少同情心等。

过早的智力开发,归根结底是家长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那么要怎样才能走出“望子成龙”的误区呢?

(1)尊重孩子客观发育规律

孩子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感官经验、获得简单归纳概念的能力之后,才能具备正确判断的基础,理解事物内在的联系。如果不尊重这一客观规律,在孩子还没有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时,就给他强行灌入抽象性的知识,就算他当时记住了,也根本吸收不了,因为他没有从本质上理解问题。如果给孩子灌输的知识太多,他不仅吸收不了,还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反过来,让孩子在对客观世界有了充分体验后,再进行抽象知识的学习,那么孩子学起来就会变得很容易也更有兴趣。

(2)尊重孩子的选择

自由是培养孩子的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自由不仅是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还包括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一些家长则不然,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明明孩子喜欢体育,偏要孩子学习音乐;明明孩子喜欢美术,却强迫孩子学文学。家长的意愿是好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但别忘了,你强加给孩子的东西只是你想当然的东西,或许并不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孩子的路归根结底是他自己去走,而不是你去帮他走,一味的强迫孩子,只会适得其反。所以,不妨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其自由发展,或许会更好。

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违背了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会适得其反。有的时候,不妨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去创造自己的未来或许会更好。

排雷日记

孩子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贪玩、自我约束力差等天性,家长如果不考虑孩子的这些阶段性特点,盲目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不但不能实现家长“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还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断送了孩子的前程。与其强迫孩子去做他不愿意的事,倒不如扬长避短,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加以适当引导,这样一定为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