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医的道理,心藏神,肝藏血,而肾则是藏精的。一个人是否有精神、说话有没有底气,主要看他的肾脏强健与否。肾脏作为我们人身体中流砥柱,如果不健康,则关系到整个人的精力以及气色,甚至会包括生育问题、女人的月经问题。假如人体肾脏的压力过大,身体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水气一旦多了,人的负担就会随之加大,工作起来当然就没有什么精神了,身体不生病那就奇怪了!
肾脏,按现代医学而言,是掌管人体水分的调节,并具有将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经过**排出体外的强大功能。但是,在中医医学的领域中,肾脏是包含着生命的原动力,即生殖力的源泉。因此,同现代医学中的副肾机能是非常接近的。副肾,作为小型的内分泌器官,是控制人体内脏机能的非常重要的组织系统。因为其所处的地位重要性,所以此一机能倘若发生丁点异常,便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比如:脸部皮肤带黑、失去光泽,口干舌燥、喉咙重痛,站起身时头晕、食欲减退,特别是心窝处有无力感,下痢、容易疲劳,背、脚内侧冰冷,脚底、脚尖发热,还有就是有倦怠感,腰痛、精力衰退,精神衰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等。
肾作为人体健康、生命的源泉,必然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衰弱。若出现了以上所述的各种症状,不妨刺激一下肾经上的穴位,以谋求各种症状的改善。
肾经的起步,位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然后出行于舟骨粗隆下,接着沿内躁后,分出一条支脉然后进入足跟;沿小腿内侧后缘经过上行,过胭窝到内侧,至大腿内的后侧,通过脊柱,然后归属于肾,接着络于**。直行的经脉方面,则是从肾上行,通过肝、脾,然后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人体舌根部。另有一支脉则是从肺中分出,络心脏,注入胸中,然后交于手厥阴心包经。当人体肾经发生异常变动的时候,就会出现类似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憔悴、黝黑无泽的症状,而且还有咳嗽痰唾带血,喘息有声,以及刚坐下来又想站起来,两目视物的时候模糊不清,同时肾气虚,还容易发生恐惧。肾经上一共有27个穴位,其中的涌泉、太溪、复溜都是本经中非常重要的穴位。
1.涌泉穴
“涌泉”,本意是指水由下向上冒出,但是形状不高喷,则称之为“涌泉”。因此,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而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的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会显示出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按摩涌泉穴的话,能够有效辅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还有妇女病、老年人的哮喘、肾脏病等病症,此外还对治疗自汗、健忘、失眠、多寐、眩晕、焦躁、畏冷等症状大有裨益。
当然,我们利用刺激涌泉穴进行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但是,归结起来无外乎两类:第一,是用药物进行烘烤、熏洗;第二,则是用灸疗、膏贴,是用各种按摩手法或其他的物理性方法。下面介绍两个常用的方法。
(1)在睡前进行端坐,以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穴和足底部,分别10次,要实现满面搓,以让感觉发烫发热为宜;在搓完后,再以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穴10下,以感觉酸痛为度,然后两脚互换。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朋友月经期间、高血压患者,都是不宜练此法的。
(2)即以热水加陈醋浸泡双侧涌泉穴。热水的温度,当然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陈醋,每天于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在平时临睡前,以热水泡泡脚,再用手指按压涌泉穴,非常有助于性功能的改善,还能提升睡眠质量。
2.太溪穴
太溪穴是在足内侧,内踝后方,是内踝尖与跟键之间的凹陷处,作为足少阴肾经之“输”穴,是中国古代医籍中经常记述的“回阳九穴”之一,具有非常明显的补肾作用。太溪穴对于人体的很多慢性病,尤其有治疗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胧炎、踝关节扭伤等病症,对于咽喉肿痛、齿痛肿、耳聋耳鸣、视力减退、咳嗽、气喘、手足畏寒、月经不调、遗精、遗尿等症,都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一般情况下,我们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然后可以使用**或光滑的木棒进行按揉,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对于高血压、肾炎患者,按揉此穴后,可以让高血压有一定的程度的缓解,且对尿蛋白有一定治疗效果。对于手脚怕冷或发凉的病人,经常在睡前按摩太溪穴,以每天反复刺激的情况进行作用,慢慢会感觉到暖和。
3.复溜穴
“复溜”,即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位于在太溪穴直上2厘米的地方。这个穴位对于治疗疲血和炎症有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无论对**炎、**炎、前列腺炎等病症,以及因流产留下的各种后遗症,都可以选择此穴进行治疗。有针灸专家称,针刺此穴能有效滋肾阴,效果非常好,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几乎相当。所以,怕热、口干、夜间烦躁难眠的患者,可谓又多了个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