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顺流与逆流的规律(1 / 1)

李嘉诚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在做生意时不是心血**地东抓一把、西抓一把,而是善于找规律、抓规律。如果给规律换一种称谓的话,那就是趋势、潮流。历史的演进、企业的兴衰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皆有其大潮流与小潮流之分。

所谓大潮流大趋势,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必须花费一段较长的时间观测,才能看出它的动向。而小潮流,则是显示在眼前刚刚发生过的具体行动。由于它是如此接近我们,以致我们经常只注意它的存在,却忽略了整个事态的发展大势。这就是人们常常容易犯的过错:只注意小节而忽视大体。李嘉诚也犯过错,但他是从来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李嘉诚的超人才智集中显示在股市。可以说,李嘉诚的扩张史,是一部中小地产商借助股市杠杆急剧扩张的历史。

作为李嘉诚搏击股市的基本定则,李嘉诚高出低进方面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1972年,股市大旺,股民疯狂,成交活跃,恒指急攀。李嘉诚借此大好时机,令长实骑牛上市。长实股票每股溢价1港元公开发售,上市不到24小时,股票就升值1倍多。李嘉诚第一步迈进股市就是典型的“高出”。

接着,1973年大股灾,恒生指数到1974年12月10日跌至最低点150点的水平。1975年3月,股市跌后初愈,开始缓慢回升,深受股灾之害的投资者仍“谈股色变”,视股票为洪水猛兽。

就在这个时期,眼光独到的李嘉诚,依据当时低迷不起的市价,每股作价3.4港元,由长实发行2000万新股。李嘉诚宣布放弃两年的股息,既讨了股东的欢心,又为自己赢得实利——股市渐旺,升势一直持续到1982年香港信心危机爆发前。长实股升幅惊人,李嘉诚赢得的实利远胜于当年牺牲的股息,这就是“低进”。

1985年1月,李嘉诚收购港灯,他抓住卖家置地急于脱手减债的心理,以比一天前收盘价低1港元的折让价——即每股6.4港元,收购了港灯34%的股权。仅此一项,便为和黄股东节省了4.5亿港元。

6个月后,港灯市价已涨到8.2港元一股,李嘉诚又出售港灯一成股权套现,净赚2.8亿港元。低进高出,两头赚钱。

再如巍城公司开发天水围的浩大地皮之事。由于香港当局的“惩罚性”决议,开发计划濒临流产,众股东纷纷萌生退出之意。

人弃之物我取之物,人退之时我进之时。看好天水围发展前景的李嘉诚,从其他股东手中折价购入股权。于是便催生了嘉湖山庄大型屋村的宏伟规划。长实是两大股东中最大的赢家。

低进高出无异于一次冒险游戏,关键是眼光要准,看不准会倒大霉。股市的兴旺与衰微,大都与政治经济因素有直接关系,大致有一定的规律性。把握这一规律并不容易。要研究和掌握这个规律,就要密切关注整个国际间的时事势态。

李嘉诚投资英国,几乎与投资加拿大同步进行。1986年,他斥资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股权。李嘉诚随机应变,见好就收。半年后抛出股票,盈利1.2亿港元。

1987年,李嘉诚与总经理马世民协商后,以闪电般的速度投资3.72亿美元,买进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权。李嘉诚又于1990年趁高抛股,净赚近1亿美元。

1989年,李嘉诚、马世民成功收购了英国Quadrant集团的蜂窝式流动电话业务,使其成为和黄通讯拓展欧美市场的据点。

李嘉诚投资英国的几次大行动,充分显示他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不拘一格的处事作风。收购成功,则可控得其公司;收购难度太大,则见好就收,以赢利为目的。

李嘉诚用全局性战略眼光,区分大潮流与小潮流,逆小潮流而上,顺大潮流而下,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

只有聪明睿智的人洞悉到今天不是昨天,知道要承担不可逆转的改变,尽管今天没有破译的方法,他们也不会凝固于痛苦与自我折磨之中,不会天天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不会天天计算眼前的利弊,因他们知道每日积极地面对、思考及冲破问题,是构成丰盛人生的重要环节,及为人生累积最有价值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