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在历史上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并且使我国古典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古往今来,太多的人欣赏陶渊明那种寄意田园、超脱尘世的处世哲学,更仰慕他淡泊名利、恬静自然、无人比拟的艺术风格。陶渊明年少时便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仕为官13年。这13年,是他为了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愿望而不断进行尝试、不断地经历失望并且终至绝望的13年。一首《归去来兮辞》,表明他与上层统治者的彻底决裂,不与那些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当然也就结束了他为了仕途而奔波彷徨的命运,义无反顾地让自己走上了归隐田园的道路。
陶渊明有着“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傲骨。在《归园田居》中,诗人歌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他的壮志无法得以施展,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与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这一切使陶渊明变得躁乱不堪,最终绝望。因“质性自然”,“本爱丘山”,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最终选择了辞职归隐田园。他抛离了尘世的繁杂,回归了自然。后人总结:“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年幼之时家庭衰微,9岁丧父,生活窘迫。受时代思潮还有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触并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在官场摸爬滚打13年看到了统治阶层的不公和黑暗,看见了权力之争,看见了欲望驱使下人性的残暴,更领略了为了争夺权力的血腥杀戮。这些种种匪夷所思的现象,使他感到无奈与痛楚。他感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陶渊明13年的仕宦生活,最终以自辞彭泽县令而终止。最后以一首《归去来兮辞》表明了自己与上层统治者的彻底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辞官归里后的陶渊明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为他所居住的门前栽有5棵柳树,固又被人称之为五柳先生。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普通的劳动人民生活日益接近且息息相关。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日后田园诗的创作积累了素材,他的诗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为后人所称颂。
多年来的为官经历让他的思想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他逐渐形成隐逸的品格。先前的雄才大志被打击得所剩无几,他也结束了对仕途的努力和曾经那些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彷徨,最终毫不留恋地走上了归隐田园的道路。开始转向农田的躬耕,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以追求心灵的宁静和澹泊。最终他达到了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在诗歌创作上独树一帜,开创了田园诗这个诗歌的新境地。
陶渊明的内心世界非常地丰富,在他的豁达的人生观之中也深藏着沉郁底色,在超然之中也静流着自己的凝重**。他的这种淡泊便是魏晋风度的绚烂之极。在他的意识里,道只是表象,儒才是本源。他是一种中国历史文化的果实。陶渊明的隐逸,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陶渊明疏远了他的世界,而是他的世界遗弃了他。自始至终,陶渊明就难以适应他的现实世界,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他所生活的时代着实是一个乱世,他选择了自己对现实的拒绝。拒绝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勇气。陶渊明经过自己的行动拒绝了一个物质的世界,也拒绝了一个他无法适从的世界,他把自己的立足点落在了自己内心的田园。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改天换地的英雄,我们也同样需要滋润灵魂的诗人。有时给予也是一种强加的苦难,把纷扰的社会强加于他并不会给他带来欣喜,而更多的是搅乱了一个原本平静的心和玷污了一个原本纯洁的灵魂。陶渊明重新回到他热爱的大地,即便生活贫苦,但是他的心里是满足的。
在我们的身边,如同陶渊明怀有一身傲骨的人数不胜数。人的一生最快乐的事无非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人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心灵的选择。人生的路上充满了荆棘和**,当我们的追求与困难和**发生了碰撞,一些人便会因为恐惧困难而放弃了追求,还有一些人面对**时丧失了理智,被利益牵着鼻子走,真正剩下的这些人才是怀揣梦想的人。他们执著于追求,为的只是自己那颗宁静的心,他们不畏惧强权,不贪慕名利,执著坦**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使人们敬仰。
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
——清·沈德潜
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