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陈情一表司马泪,换得自保不违心(1 / 1)

不安分的历史 孙浩 1019 字 2个月前

李密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所写的《陈情表》流传于后世,被传颂为孝道的典范。古人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由此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可谓是感人肺腑。然而以孝敬祖母而闻名的李密,在陈情一表的背后也掩盖着不愿违心出仕的心境。李密以一个亡国之臣的姿态对出仕新朝不能不有所顾忌,况且司马氏以屠杀篡夺得取天下,初仕蜀汉的李密对已故的河山更是念念不忘,再仕西晋使他内心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他的内心躁乱而纠结,最终以祖母年迈体衰的理由安然地换回了自由之身。

乱世出能臣,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自幼便境遇不佳,与祖母相依为命,因故对祖母十分孝顺,更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李密才华横溢,尤以文学见长,曾任蜀汉尚书郎。然而好景不长,蜀汉灭于西晋。成了亡国之臣的李密心中倍感痛惜,更为司马氏残暴地夺取政权深感鄙夷,一时之间李密躁乱的心绪难以收拾。而西晋的统治阶级因笼络人才,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李密百感交集,既不想违心出任,亦不能因此被降罪而无法奉养祖母,于是便有了称颂于古今的《陈情表》。他的才华溢于言表且动之以情,司马氏最终为其真情所打动点头允诺,李密以他的智慧换得了几年自由。

李密自幼家境不佳,刚出生6个月便丧父,4岁母亲又被逼改嫁,他是由祖母刘氏抚养长大的。虽在年少的时候体弱多病,但是他却特别好学。那时候他从师于谯周先生,从而博览群书,“君子精敏、小人鬼黠”的蜀中人之智慧,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李密的文学才华与能言善辩的机智。幼年的困顿对于李密是坏事也是好事,便有了“却也并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的结论。成年的李密当过蜀汉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并且曾经多次出使东吴,他迅捷的辩才展露无遗。然而好景不长,灭蜀之战,汉中被破,出降,蜀汉灭亡,李密便也成了亡国之臣。征西将军邓艾急于稳定人心,招降纳叛,欲聘李密为主簿,李密自是力辞不受,因为邓艾集团的骄横早已让他胆寒。邓艾刚到成都之时是“蜀人称焉”,结果却是蜀人“有识者笑之”。后晋武帝诏征李密为“太子洗马”,诏书连下几次,郡县不断地催促。然而当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风烛残年,更亦有不愿出仕另事君主的心思,于是他上表以祖母年迈为由叙述自己无法应命的原因。这就是为后人所熟识的《陈情表》,它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流传,影响深远。虽然李密在他祖母百年之后还是履行了承诺出仕为官,但是这也表明了李密的重情重义、不慕富贵的正直秉性,他以他的智慧与才能,更以自己的肺腑孝心得到了世人的肯定。

后世人读李密的《陈情表》,大都只能看到李密的尽孝之心。当然百善孝为先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主题,李密的孝行,宛如石上流水,涓滴而下,将石头刻出了水的姿势。也正是“先尽孝,后尽忠”感人肺腑的语句使得司马氏为其真情所打动而落泪,非但没有追究他违抗圣命的罪过,反而为其孝敬之情所动容,由此可以看出李密的才华不是浪得虚名的。审视过这段历史的人才会懂得李密身为一个亡国之臣的心境是多么凄惨,他曾尽心事于蜀汉,亡国的打击,以及新主肆意的杀戮在李密的心中留下了不可挥洒的浓愁,他本就无心出仕事于西晋。

《陈情表》全文用了29个“臣”字,其中有27个“臣”字均是李密自称。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普适逻辑之下,这极大地使晋武帝感到舒心,从而消散了李密对出仕一再推脱的积怨。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在孝道与国忠之间,在亲情与君臣之情之间,李密曲折但又哀怨,《陈情表》达成了一种“无咎”的圆通态势,并且让自己那种不愿出仕的真实想法隐匿其中。这岂止是“千古散文绝唱”,实乃一个人子研苦胆为墨的“黑书”。李密是充满智慧的,当然他所书写的《陈情表》也是句句肺腑真言,动之以情的。但是区区一份“陈情”,不但可以让自己避开抗旨的死罪的危险,还能让君王的铁石心肠受到深深的感动,这并不仅仅是他文笔的魔力,更是他那高超的令人深思的处世智慧。

透过李密,我们首先要看到他身上的种种品质。他身上有两种“心”是我们做人所要基本怀有的:第一就是感人肺腑的孝心,孝道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真情所在。第二便是忠心,李密的本心是不事二主的,迫于威逼,更考虑到年迈的祖母因而没有以身殉国,但是他内在的气节是高尚的,值得我们后人所称赞的。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同一件事情两个资历不同的人去做便会得到两种结果,称心的结果总是需要在办事的风格和诉求的语言上有一些异于常人的智慧。如果没有人生的智慧,人的才能也就分不出三六九等了,所以学识和经验的积累是亘古不变的成长途径。因为人生需要智慧,生命贵于成长。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古文观止》